-
29
2023.05
“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瞭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瞭然於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蘇軾《與謝民師書》,為文論史上的經典之作。元符三年(1100),蘇軾從儋州內調,途經廣州,為謝舉廉(民師)作此書札。孔子云:“辭達而已矣。”《與謝民師書》貫穿了蘇軾對於為文理念的總結。“言止於達意”,洞...
-
26
2023.05
5月21日,音樂兒童劇《恐龍凶巴巴·永遠的恐龍爸爸》劇組在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雲中藝社舉辦了親子戲劇沙龍公益活動,70餘組來自回天地區的家庭參加此活動。現場,導演、編舞及3位演員和小朋友們進行深入的互動交流、分享排練趣事,帶領大小觀眾們進入奇異有趣的“恐龍樂園”。,,在活動中,導演王俊婷就故事情節、劇目亮點...
-
26
2023.05
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23日在北京揭曉。張譯憑藉《我和我的祖國》獲第十八屆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他在現場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我和我的祖國》對於我們演員來講,我反正是佔了大便宜,感謝那個時代,為我們新中國科技戰線默默無聞犧牲貢獻的英雄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這部電影。,這次獲獎,被張譯看作...
-
05-26
我的家鄉潮汕地區,有食“點心”的習慣。,按清代金奎五《最窩先生文集》卷之七記載:“點心。此以晨羞謂點心。蓋謂非盛饌而點於心耳。東人獨以日中飯為點心誤矣。如俚書好頓點心。亦非為午飯也。”點心指的是非正餐的小食,為的是充饑。,潮汕地區一般有親戚、...
-
05-26
國家典籍博物館於5月16日開幕的“同心護珍寶聚力續華章”展覽便是項目支持下古籍保護成果的一個縮影。展覽分為“古韻新生:各地精品薈萃”“講好河川故事:輿圖”“鏤於金石:探源古文字”“世界記憶:樣式雷圖檔”四個部分,精選了35種39件已經修復完善的珍貴古籍予...
-
05-25
近日,在《文史哲》雜誌與《中華讀書報》聯袂開展的2022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活動中,新“南”“北”寫作的興起成為文學類唯一入選話題。,繼以雙雪濤、班宇、鄭執等作者為代表的“新東北文學”開始走向公眾並逐漸經典化之後,以黃錦樹、黎紫書、陳春成...
-
05-25
提起唐詩《楓橋夜泊》,恐怕大家都不會陌生。這首詩中說:深夜裡,月亮已經落下,烏鴉在啼叫,此時寒氣滿天,旅人對着江邊的楓樹和漁火滿懷着憂愁入眠。姑蘇城外寂寞清靜的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響的鐘聲傳到了客船里。此詩精確而細膩地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
-
05-25
我第一次吃楊梅已是20歲出頭的年齡了。也許你會說,楊梅非稀有,也不名貴,怎麼會到這個年齡才吃到呢?倘若站在我那個時代,就會覺得是最正常的事了。我家在錢塘江南岸,圍墾出的全是沙地,只能種棉麻。偶爾植幾株楊樹、柳樹、苦楝樹。至於果樹,極個別人...
-
05-16
由辛爽執導的12集生活懸疑劇《漫長的季節》,在騰訊視頻收官,大多數角色的命運都各有令人唏噓感慨之處,唯有沈墨的大爺沈棟樑的“下線”贏得了一片叫好。該劇對沈棟樑的“壞”刻畫得非常真實,演員又把這個壞人塑造得很生動,以至於不少網友在追劇過程中將角...
-
05-13
一支串帶火一座城,山東淄博憑藉著“烤爐+小餅+蘸料”的燒烤三件套火爆出圈。作為吃貨最愛,燒烤在朋友圈聚會出鏡率極高,成為不可或缺的飲食文化之一。燒烤歷史悠久,考古發掘的烤串相關文物讓你想象不到。讓我們跟着古人去“擼串”,一起領略燒烤經久不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