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
2023.02
2月4日晚,農曆正月十四,指揮家譚利華執棒北京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為首都觀眾獻上“鬧元宵”新春音樂會。,,率先登場的是施萬春作曲的《節日序曲》,該曲創作於1960年,完稿於1976年,在交響樂編製中加入三支嗩吶使得濃濃中國風撲面而來,熱烈歡快的音樂語言,烘托出濃郁的普天同慶、萬民歡騰的節日氣氛。緊接着...
-
06
2023.02
近代上海的崛起,向來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謎團,為何這個地處帝國邊緣的小縣城,能在短短數十年裡迅速蛻變為全中國乃至東亞的經濟中心,曾讓無數人為之好奇。1843年的開埠是最顯而易見的因素,隨後逃避太平天國戰亂的江南地主又帶來了大量資本,當然也離不開此前國內貿易和航運的長期積累。現在,社會史學者趙世瑜又帶來了...
-
02
2023.02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群芳開夜宴,給賈寶玉祝壽。怡紅院的丫頭們湊了三兩二錢銀子,交給園子里小廚房柳家的備辦果菜。都有什麼東西呢?書上說:那四十個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窯的,不過只有小茶碟大,裏面不過是山南海北,中原外國,或干或鮮,或水或陸,天下所有的酒饌果菜。,這“或干或鮮,或水或陸,天下所有的酒饌果...
-
02-01
今年春節,許多年輕人選擇在博物館里“過大年”。首都博物館推出《畫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館館藏明清道釋人物畫像展》,帶領觀眾體驗“春節大吉 瑞兔拜年”“紙藝體驗——爆竹聲聲辭舊歲”;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舉辦“張燈結綵過兔年”新春燈彩...
-
02-01
吉祥一詞出自《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中國人對於吉祥是情有獨鐘的。吉祥二字代表了福瑞喜慶、順遂如意,是所有美好願望的統稱。幾千年來,吉祥背後所蘊含的是古人對於理想生活的誠摯嚮往,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文化表達方式。,古人...
-
02-01
2022年去而未遠,2023年新春的鐘聲敲響。這是一場道別,也是一種重逢——在改變中與曾經的自己道別,也在改變中與新的自己重逢。歲末年初,我們該如何回顧、如何記憶,又當如何展望、如何求索?這一年,“每個人都不容易”,在這“不容易”的歲月,又有什麼是我...
-
01-30
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從上線至今熱度持續攀升,至截稿B站播放量已經突破1.6億,在春節期間推出的第五集故事《小滿》以剪紙與定格動畫為形式依託,置於自然聲景中的音樂主題下,以紅色為背景色,呈現出極強的中國韻味。該片探討了兒童如何與兒時恐懼共存...
-
01-26
千龍網訊 1月21日至27日,北京圖書大廈將開啟“書香春節模式”,推出“書香賀歲 開卷迎春”春節特色主題活動,為廣大市民朋友奉上溫暖書香年。,春節期間,北京圖書大廈準備了《變量5-在中國這艘大船上》《父父子子》《煙霞里》等眾多新書。正值寒假期間,為滿...
-
01-18
取百合、柿子、橘,寓意“百事大吉”。百合也可用柏樹枝代替。此吉祥圖案常見於畫稿和瓷器上等,是明清時期常見的歲朝圖題材。,《莊子·人間世》中記載“吉祥”一詞:“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吉祥止止”是指喜慶好事的徵兆不斷出現。幾千年來,吉祥背...
-
01-16
“陽羡許彥於綏安山行,遇一書生,年十七八,卧路側,雲腳痛,求寄鵝籠中。彥以為戲言,書生便入籠,籠亦不更廣,書生亦不更小。宛然與雙鵝並坐,鵝亦不驚。彥負籠而去,都不覺重……”,在南朝梁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志怪故事,陽羡的許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