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號站平台_《中國歷史的體溫》:用開闊之地承載歷史的重量

    春天是讀書天,風從陽台拐個彎吹進室內,與身體髮膚接觸的瞬間,涼中帶暖,且攜帶了春草與春樹的氣味,令人心曠神怡,要不“春風拂面”這4個字,怎會常被用來形容愉悅與舒服?,讀的是散文家穆濤先生所著《中國歷史的體溫》。內容風格明顯是“大散文”,但字里行間時而蹦出一兩句“俏皮話”,又在提示讀者,這是拐過彎的表達方...
  • 鳳凰聯盟2號站_在插畫中回味“心靈讀本”之美

    《讀者》雜誌創辦於1981年,40餘年來在海內外讀者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一期期的雜誌中,插圖與文字交相輝映,沉澱出了獨特的藝術風貌。3月16日,“傳承文化美學,建設書香社會——《讀者》雜誌插圖藝術作品展”首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展出了從歷年雜誌插圖中精選出來的250餘幅藝術精品。,展廳...
  • 鳳凰聯盟2號站_“友誼衰退”如何成為一種現代病?

    你是否記得,上一次和自己親密的朋友互訴衷腸是在什麼時候?,也許,以“社恐”作為理由封閉內心的你,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習慣於孤獨了,儘管有家人和朋友陪伴左右。近兩個月來,英國《衛報》就接連推出了一系列以“友誼”為主題的欄目文章。很多作者都認為,“習得性孤獨”已經成為了一種現代社會不可忽視的群體心理。與之相對應...
  • 03-17
    從落日餘暉到璀璨星河,浦東美術館鏡廳“定格”浦江夜景,近期成為小紅書平台上一大分享熱點。隨着春暖花開白晝漸長,上海博物館、龍美術館西岸館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增設夜場,為大眾提供了有別於白天的觀賞體驗。夜間另一種文化休閑的可能,甚至有...
  • 03-11
    3月10日是鋼琴家傅聰89歲誕辰。10日晚,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盛原將獻演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以傅聰生前演繹過的經典之作向他致敬。,在音樂會前夕,盛原接受了記者專訪,講述了傅聰對他的影響。,矜持中透着簡單的可愛,解放周末:你曾說,你與傅聰先生之間...
  • 03-11
    最憶是江南,我們憶的路徑在哪裡?以環太湖流域區位為核心的江南地區,歷史上先進的生產方式,總是伴生着高品質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方式,最終形成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共同體和家園情懷。我們今天十分迷戀的江南文化,其豐厚的底色,也就是沉澱在高品質的日常生...
  • 03-06
    展覽: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展期:2023年1月16日-4月2日,地點:故宮博物院,進士,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最高一級的功名。考取進士是天下所有渴望為國貢獻才華的讀書人的奮鬥目標。進士科自隋代始立,后演化成唯一的科目,歷經千餘年,為國家選拔人...
  • 03-06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號,逛博物館已成為不少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一些小眾的博物館,雖然館藏和名氣不及“大IP”博物館,但有着各自的精緻和看點。最近一年全國新開的博物館中,有的展示“國禮”之尊,有的呈現城牆之厚重,有的復原朝代之風雅。這些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