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從“眼前山水”到“胸中丘壑”,中西繪畫如何“不斷線”?

20

中國畫重寫意,西畫重寫實;中國畫重神韻,西畫重形似;中國畫含蓄、內斂、中和,西畫開放、強烈、直接……一直以來,中國畫能不能借鑒西畫、如何“洋為中用”成為美術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究竟有何本質區別?背後反映了各自怎樣的哲學?中國畫如何在傳承與創新中堅守自己的“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輝近日接受專訪,對此進行解讀。,記者:中國畫有哪些獨特性?與西方繪畫有何本質區別?,陳輝:中國畫在世界藝術史上較為獨特。從哲學上來說,任何文化形態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中國畫受道家、儒家思想等的影響。道家強調“師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張以自然為師、到自然中去體會靈感。中國古代山水畫家習慣通過卧居、遊歷,感受四季朝暮,來表現“胸中丘壑”,畫的是感受和印象,而非西畫中的物理性、客觀性的風景。,儒家思想強調一個人的修為、思想厚度及生命閱歷決定了“畫品”,“畫如其人”,即畫的格調與意境。這些因素導致我們在認識論上與西方不同,中國畫是一種“由內向外”的表達,先強調內心的修為和感受,通過觀察自然形成一種意識,再去表現物像。,而西畫受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數”等理論影響,更強調物像的科學性與精準性,注重黃金分割等比例結構,追求理性的美感。,從具體表現手法上來說,中國畫與西畫有五點不同。,一是透視,中國畫的透視是二維的、平移式的,西方講究焦點透視、近大遠小;,二是色彩,西畫的色彩追求真實客觀,中國畫的色彩是主觀的,是一種從生活中提煉出來高於生活的悟性,再去營造畫面;,三是造型,中國畫以線造型為主,西畫以面造型為主,如通過冷暖色塊形成交界線;,四是空間,西畫把物像表現得較為立體,例如畫人物會科學地分析受光面、高光、明暗交界線、投影等,中國畫相對是平面的,在二維空間里的表現方式更自由;,五是材料,西方的油畫是畫在油畫布上的,油彩可以覆蓋、修改與添加,中國畫主要在宣紙上用筆墨表現,是一種“減法”,一筆定成敗。沒有經過千錘百鍊,畫中國畫還是很有難度的。,記者:您曾用水墨表現威尼斯水城、羅馬老街、瑞士小鎮等,中國水墨畫能為這些西方建築或風景賦予怎樣的神韻?,陳輝:水墨這種繪畫語言有很多優勢。它是黑白的,自帶歷史的滄桑感與厚重感,很好地契合了這些西方古建築的特質;它是多變的,在表現羅馬柱的斷垣殘壁時,可以用一種較悲愴的筆觸,而在繪製威尼斯水城時,中國水墨畫中水特有的流動性、意韻性及墨分五色的變化,能賦予威尼斯水城一種中國江南小橋流水的感覺,像一首抒情詩。,另外,中國水墨畫的表現手法相對西方油畫而言較為靈活。油畫講究真實再現,而水墨畫則可以“移花接木”,將幾個不同空間的畫面調配在一起,任意組合,能呈現一種歷史的穿越。,記者:您曾借鑒西畫中的比例、構成等視覺要素,創新了中國當代水墨畫的表現形式,您認為中國畫與西畫該如何相互借鑒、相得益彰?中國畫如何在傳承與創新中堅守自己的“魂”?,陳輝:中國畫相較於西畫的高妙之處在於它是一種感悟之下的提煉。我們常說,“畫得像不難,畫得神韻兼備才難”,正如齊白石所言,“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中國畫講究以道觀象,“道”指個人的修為、積累與境界,不同閱歷的人畫出來的東西肯定不一樣。,所以,中國畫重氣韻的特點不能丟,這是它的命脈。在堅守這個命脈的基礎上,我認為西畫可供中國畫借鑒的有兩點。首先是視覺衝擊力,2003年我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看了關於明清時期的中國畫和西方油畫的一個對比展,中國畫需要很近距離地觀賞,而西方油畫在二三十米開外便能抓人眼球,從那時起,我便琢磨,畫面的視覺衝擊力可以成為中國畫改良的一個方面。當然,這與兩者的淵源有關。古代的中國畫常畫於手絹或扇面,本就是供文人墨客互相品鑒、感受心境之用,而西畫常見於殿堂,且油畫本就是一種很強烈的語言,所以中國畫在公共空間陳列時是處於弱勢的。,其次是光影,中國畫很少表現光影,但其實光線的加入可讓畫面產生空靈感、空間感與神秘感。我嘗試在中國畫中加入光影,其實是受荷蘭畫家倫勃朗啟發,他很善於中心用光,兩邊慢慢減弱。這也很像舞台劇,主要演員一出來,肯定有追光,其他人慢慢弱化,這樣能讓畫面有主次關係,有層次,有節奏。,記者:您是繼龐薰琹、吳冠中、袁運甫、杜大愷、劉巨德等人後中國學院派第四代提倡中西融合的中國畫畫家,“中西融合”在中國美術界經歷了怎樣的歷程?,陳輝: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美術界基本屬於“徐蔣體系”(徐悲鴻和蔣兆和),主張現實主義,所以龐薰琹關於中西融合的主張在當時沒有被廣泛地採納,屬於“另一條路”。他希望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與西方的現代藝術結合。但當時西方的藝術比較受排斥,直到“85思潮”(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出現的一種美術思潮)后,西方的藝術才慢慢進來。,吳冠中、袁運甫、杜大愷、劉巨德等人一直都秉承着龐薰琹的藝術思想體系下的創作方式,包括吳冠中提出的“油畫的民族化,中國畫的現代化”及“風箏不斷線”理論(藝術家和人民不能斷線,傳統和現代不能斷線,東方和西方不能斷線,寫生和創作不能斷線),也是我們如今融合創作的重要支撐。,所幸他們當初沒有放棄、沒有自我懷疑,今天看來,中西融合這條路是非常成功的。未來中西交流一定更加廣泛,畫水墨畫的西方藝術家也越來越多,中國如果能多出一些像吳冠中這樣的大家,中國畫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一定會越來越大。,記者:您曾說,“中國當代水墨畫應該具有世界性的語言。”這句話如何理解?,陳輝:中國當代水墨畫應具有世界性的語言,首先要有中國文化的內涵。藝術家所畫的東西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觀眾。藝術家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只有具備本土情結,畫出的東西才會刻骨銘心。同時,中國畫這種以意韻來表達的方式要保留,這是它走向世界的優勢。在世界藝術的大花園裡,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中國畫要保持其獨特性。,其次,繪畫像音樂、舞蹈一樣,是一種世界語言,不需要翻譯便能打動觀眾。無論是如詩歌般的賞心悅目的美,還是反映苦難的震撼心靈的美,一個藝術家的性格與經歷鑄就了其獨一無二的風格,堅持自己的本色就好。,再次,作品一定要有當代性。作品要承載當代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狀態及共同關注的問題,如社會問題、環境問題、都市生活,還有中國的小康生活及农民生活狀態的改變等,都可以用中國畫的特殊語境去表現。,陳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專家,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等。代表作品有《中國文化》《皖南迷境異幻時》《什剎海印象》等,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相關單位收藏。個人藝術履歷、作品及學術觀點入編國家重點文獻《中國現代美術史》。出版多本學術專著及個人畫集。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