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荒誕喜劇皮囊下的情與傷

20

《宇宙探索編輯部》拍攝於2020年12月,於2023年4月1日公映。在這個過程里,影片獲得了一些獎項,積累了一定的口碑,為公映做了足夠充分的準備。眼下在豆瓣所獲的8.5評分,使其有望成為2023年迄今為止得分最高的國產電影。,濃郁的上世紀80年代氣質,電影看不出主要故事情節所發生的時代與年份,但從《流浪地球》(2019年2月公映)導演郭帆帶人去編輯部購買被鋸壞的太空服當道具這一細節推算,《宇宙探索編輯部》所設置的年代背景,應在2015年之後——再精準一點兒推算,中後期故事大概發生在2020年。之所以特別關注《宇宙探索編輯部》的時間背景,是因為整部影片極難看到屬於近十年來的畫面信息,讓觀眾很難找到當下感。,反之,《宇宙探索編輯部》洋溢的濃郁的上世紀80年代氣質,則很容易被捕捉並感染到觀眾,這種氣質被刻意強調了。從片頭《宇宙探索》編輯部主編唐志軍接受採訪時的粗糙電視畫面,到唐志軍帶隊去鳥燒窩村尋找外星人,以及對整個編輯部辦公室內部場景的刻畫,影片故意或者說巧妙地將新世紀之後的場景與事件等等,統統屏蔽於影像與故事之外——破敗的編輯部辦公室,荒涼的鳥燒窩村,原始的深山樹林,這三個主要的故事發生地,都被置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氛圍中。,資料显示:《宇宙探索編輯部》導演孔大山出生於1989年,編劇王一通出生於1991年。相差兩歲的兩位主創,顯然有着非常相近的成長經歷與審美趣味。影片開誠布公地宣告了《太空探索》《讀者》等雜誌對過去年輕人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因此,觀眾如果從影片當中感受到了由認真、執着、單純、熱烈、深沉等複雜元素構成的情懷主義,那麼不要懷疑,這正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獨特的標誌與符號。,用“古樸”的喜劇性取悅觀眾,影片在劇情與宣發當中,都有意無意地強調了劇中人“神經病大聚會”的行動屬性。這是用當下眼光所進行的一種定義,是拉攏與取悅當下觀眾的一種手法和策略。這是一個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做法。在經歷了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自媒體、智媒體的輪番教育轟炸后,這一二十年來人們所掌握的信息與觀念,早已遠超新世紀之前的人——對於是否存在外星人這一問題的認知,懷疑早已勝過相信。但在此前一個全民“氣功熱、特異功能熱、UFO熱”的時代,很多人對外星人存有執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楊皓宇飾演的唐志軍,以無可挑剔的表演,集合了諸多那個時代狂熱喜愛外星人話題的科幻愛好者的特徵。他有一套來自別人但自成體系的科學理論,也有一套屬於自己將狂想與現實相聯繫的獨創認知。石獅子口中無痕消失的石珠,被他與這一時間段發生在各地的其他怪事強行關聯起來。這些缺乏科學邏輯的猜測與推斷,當然會讓觀眾懷疑:他究竟是《宇宙探索》的主編,還是每天只沉浸於大腦瘋狂想象的“瘋子”?因而,唐志軍越嚴肅,觀眾便越想樂。這也構成了電影最主要的喜劇元素。,《宇宙探索編輯部》的喜劇色彩如此濃烈,但只有心領神會的觀眾,才能絲毫不丟信息地全部接收到。這些觀眾,曾經有過同樣的好奇心併為此付出過心力與關注度,年紀輕輕的時候曾為人類未來和地球文明哀傷過,但同時多多少少也被傳遍世界的假新聞愚弄過。在被唐志軍逗笑的同時,很多觀眾其實也通過暗暗地嘲笑自己,得到了一種愉悅的快感——這快感因為摻雜了太多的純真元素而顯得分外珍貴。這份珍貴足以促使觀眾在觀影之後衝上評分平台給電影打出高分。,況且,主創為了照顧更多的喜劇片愛好者,還對影片“古樸”的喜劇性進行了“無厘頭”升級。唐志軍用520這個網民特別熟悉的数字“結緣”騙子,打開了騙子家中的冰櫃,看見了被製作得拙劣無比的硅膠質感外星人遺體,並得到了一根可以不斷變長的枯黑“外星人大腿骨”。這一情節很容易讓人想到周星馳在電影《美人魚》開頭的惡搞。《宇宙探索編輯部》製造出來的這份更易懂的喜劇情節,效果是明顯的。但相對於其主要的喜劇手段,這一情節顯然可以被歸類於“附贈品”行列。,“喜劇、文藝、悲劇”的巧妙嫁接,《宇宙探索編輯部》被定位成“科幻喜劇”。但與商業屬性很強的《獨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很不一樣,濃重的文藝氛圍以及故事的悲劇內核,與《宇宙探索編輯部》的喜劇風格分層存在。影片的“喜劇、文藝、悲劇”,既可以獨立出來欣賞與分析,也可以看到其不着痕迹的內在肌肉與神經牽扯。“偽紀錄片”的拍攝手段,通過對“真實”這一觀感印象的強調,無形中填平了“喜劇、文藝、悲劇”三者之間的隔閡,使得影片顯得完整、一體,讓“科幻喜劇”少有地走出了分裂感,讓人笑也讓人沉思。,《宇宙探索編輯部》的文藝成分,主要通過《路邊野餐》式的表達呈現,一言不合就讀詩,調節了影片的節奏,讓觀眾在大笑之餘,也得以暫時沉靜。《星際穿越》讓狄蘭·托馬斯的詩《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流行一時,《宇宙探索編輯部》里的詩,也同樣具有類似狄蘭·托馬斯詩作的爆裂、決絕、宏大、悲涼等情緒。該片發布的一組詩歌海報,集合了電影中出現的詩歌片段,如“一望無際的夢裡/用碗里的米壘牆/烏雲寫滿咒語/遮住眾生疲憊的骨頭”等。這些詩句不是電影的“附贈品”,它們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這部電影的創作起源。而詩作的全部意境疊加在一起,恰好也是整部電影喜劇皮囊下真實的情感特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宇宙探索編輯部》是近年來把這一創作理念貫徹得很忠實的國產喜劇片之一。唐志軍在外甥婚禮上的發言,以及他那首準備朗誦但卻因為悲傷而一個字沒能讀出口的詩,揭示了影片的悲劇內核——女兒因為抑鬱症而自殺。隨着這一情節的展露,唐志軍的喃喃自語、走神、瘋癲、狂想等,有了不一樣的解釋。他對外星人的尋找,也有了別樣的寄託,一個太空愛好者的形象,與一個承受生活與情感之苦的父親形象,此時得到了吻合。,於是,緊隨其後的浩渺宇宙景象的連番展現,便在有了視覺震撼的同時,也具有了啟迪意義,如同法國超現實主義詩人雅克·普萊維爾所寫的詩句那樣,“清晨在蒙蘇利公園/公園在巴黎/巴黎是地上一座城/地球是天上一顆星”。對於個體的渺小、生命的價值、存在的意義等等,觀眾都會從自身出發,展開一段沒有標準答案卻能令人釋然的思考之旅。,談到科幻片,人們往往用有野心與否來對主創進行評價,但《宇宙探索編輯部》是部沒有野心的電影,只是在真誠、用心、全情投入地講述與表達,並能獲得喜愛者的共鳴。但缺乏強情節的轉折與衝撞,以及不同年代人之間的記憶隔閡,會使它較難成為賣座的電影。這是影片致力於時代氛圍、情懷錶達與記憶喚醒所帶來的結果。好處是完成度很高,缺憾是商業回報不足。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