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_“掌握京味兒,才能演好北京戲”

20

千龍網訊 一塊驚堂木,兩位說書人,北京人藝新一期劇本朗讀《北京大爺》的開場,先跟觀眾聊起了天,從“北京大爺”的“爺”字怎麼讀到北京話的特點,從什麼人用bb機、大哥大等到上世紀90年代的生活情境,這個開場為接下來的作品朗讀做足了鋪墊,同時也給了人耳目一新的觀賞感。,

北京人藝供圖 李春光攝,3月5日、6日,北京人藝開年第一場劇本朗讀活動在實驗劇場舉辦,熟悉的京味兒經典《北京大爺》,一眾青年演員的呈現,除了形式上的創新,更重要的是呈現北京話的“老味道”。“翻開北京人藝歷史上的劇作選,有很多老戲是瑰寶。”導演楊佳音介紹,《北京大爺》是北京人藝極具代表性的京味兒戲,1995年上演時,林連昆、韓善續等藝術家們為觀眾打造了一個難忘的戲劇記憶。作品精巧的戲劇結構,考究的台詞語言,堪稱劇本朗讀的“範本”之作。這也是第五次執導劇本朗讀的楊佳音對這部作品情有獨鐘的原因。通過“味道上更足一些,樣式上詼諧一些”,讓劇本朗讀傳遞出這部作品所承載的北京語言、北京文化和北京精神。,北京戲是北京人藝的特色之一,演好北京戲也是北京人藝演員的看家本領。用一部地地道道的京味兒作品《北京大爺》來訓練青年演員的北京話,讓更多的觀眾去欣賞北京話的美,是此次劇本朗讀的雙重目標。“為什麼作為一種方言,北京話能讓全國的觀眾津津樂道,就是因為它好聽,悅耳,背後又有氣度和味道。”作為京籍導演,楊佳音覺得需要去強調這種語言的特點,這也是為什麼一部生活化的戲,需要導演和演員在台詞細節上下功夫的原因。“我們的年輕演員即便是北京人,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握正確的北京話。還有不少外埠的演員,也需要儘快掌握這種京味兒,才能演好我們的北京戲,傳承下去老先生留給我們的屬於人藝的演劇方法。”,

北京人藝供圖 李春光攝,從開場的輕鬆幽默,到演出過程中隨處可見的交流判斷,舞台上進行劇本朗讀的演員並沒有被手中的劇本所束縛,相反以各種豐富的實現形式來強化聲音的感染力。郭為、張曄子、劉奕、聞博、李雪歌、魏嘉誠、陳紅旭、周佳鈺、張鑫名、梁國棟這些青年演員在舞台上雖然沒有動作,但卻表現出強烈的人物性格,將這一出生動鮮活的生活場景,再現於舞台之上。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