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古人也好吃“甜食”

20

奶茶、蛋糕、糖果、冰淇淋、巧克力、甜甜圈……生活中,甜蜜的誘惑總是無處不在,讓人難以抵抗。自從人類發明了糖,它就以各種方式影響着人類。,那麼,你知道古人的甜食來源有哪些?中國的甜味食物如何發展?其對歷史發展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登峰造極”的中國糖,在網絡平台曾紅極一時的“高粱飴”,其實有着很深的歷史淵源。有記載以來,中國最早的糖出現在西周時期,它就叫作飴。,飴糖是一種以米、澱粉和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黏稠狀,俗稱麥芽糖。在《詩經》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意思是周的原野是如此肥沃,本該是苦味的堇菜和荼菜也和飴一樣甜。這裏指的就是用發芽的米麥熬出來的甜味液體。,這一時期,南方楚人食甜的記載較多。在屈原的《招魂》中,“粔籹蜜餌”描述的就是用蜜、餳同米面煎熬所製成的甜味糕點。《招魂》還有“胹鱉炮羔,有柘漿些”,東漢王逸做註釋稱“取諸蔗之汁為漿飲也”,說的則是甜味飲料。,東周時期,中國出現了種植甘蔗的記載。隨着甘蔗種植和蔗糖提煉方法的進步,蔗糖逐漸代替飴糖,成為了更主要的甜味來源。,公元前4世紀,中國有了對甘蔗初步加工的記載。但當時的蔗糖加工工藝十分粗糙,到了漢代,甘蔗的加工提取已經趨近完善,至東漢,就有關於糖中有“沙”一樣口感的小顆粒的記載,砂糖的雛形出現了。,唐代是我國製糖的一個大發展時期。一方面,冰糖的生產技術趨於成熟。另一方面,在吸收了印度的製糖技術后,中國提煉砂糖的技術迅速發展成熟。,宋代時,“糖霜”一詞已屢見於文人著作,如蘇軾《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詩云:“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糖霜即綿白糖,在當時已被廣泛食用。這一時期,蜜餞的品種也已十分豐富,不僅有《夢粱錄》中記載的“十色蜜餞”,更誕生了至今仍備受人們喜愛的冰糖葫蘆。,到了明代,中國工匠發明的“黃泥法”讓糖的成色進一步變白。在《糖史》中,季羡林認為,這是手工製糖脫色技術的“登峰造極”。這也是梵文中“白糖”一詞“cini”,本意為“中國的”的原因。,這之後,中國的蔗糖業走向專業化。糖在中國人手中也有了更多的花樣,糖被做成各種糕點和零食:烏梅糖、糖恭弘=叶 恭弘子、花花糖、糖糕、蜂糖糕、糖粥等甜味食物出現在百姓的食譜之中。,“食糖區”從北到南的轉移,與今天“南甜北咸”的觀感不同,北宋的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提到,當時中國的口味分佈是“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這說明中國古代的甜食分佈也是根據時代發展不斷流變的。,在蔗糖產生前,人們主要依靠蜂蜜和飴糖作為菜肴的調味料。而蜂蜜與飴糖生產的自然環境限制較小,南北差異並不明顯。早期北方地區經濟發展更具優勢,飴糖的原料小麥在北方發展較早且地位較高,因此,早期北方食甜程度高。,而蔗糖的出現與普及則改變了這個狀況。蔗糖的原材料甘蔗對環境區位要求較高,只適宜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種植。宋代以來,中國甘蔗產區主要集中在四川、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靠原產地,意味着更低廉的食材獲取成本。在交通物流不發達的年代,這些作物的生長和產出基本決定着甜食的分佈格局。,南宋時期,臨安一帶的甜食發展尤其突出。當時,官府貴家中設有四司六局,其中蜜煎局專掌糖蜜花果、咸酸勸酒之事。街市上的食店、點心店以及粉食店等皆有諸多糖、蜜小食。食店所賣蜜餞有12種之多,又有沿街叫賣的“麻糖、芝麻糖、豆兒黃糖、楊梅糖、荊芥糖”等,各色糖果應有盡有。,明清以來,東南地區經濟發達,能更早、更普遍地享用到各類甜食,也更有可能開發出包含甜味的複合菜肴。,張岱在關於地方特產的總結中提到“蘇州則帶骨鮑螺、山查丁、山查糕、松子糖、白圓、橄欖脯”,儘是甜食。東坡肉相傳為蘇軾在杭州任上所做的菜肴,其在明清時已經成為浙菜的代表,而正宗的東坡肉講究用紹興花雕和冰糖熬汁,以別於一般的紅燒豬肉。所以,《清稗類鈔》中也認為“蘇人嗜糖”。,因此,南方經濟的發展是甜食開發的重要支撐,中國經濟重心的東移南遷,實際上也是促成唐宋時期“南咸北甜”向明清以來“南甜北咸”轉變的重要原因之一。,甜味具有“致命誘惑”,在西方,直到公元8世紀以後,甘蔗與蔗糖的生產工藝才被歐洲人所熟知。由於歐洲不具備種植甘蔗的地理、氣候條件,蔗糖獲取只能長期依賴與東方的貿易,因此,糖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在當時的歐洲,糖並不是作為消遣的食物,而是作為一種處方葯,由專業藥劑師進行配製。而非藥用的糖只有王室或貴族等特權階級才能享用。除此之外,據《英國詩歌史》記載,在15世紀的英國,用糖雕成的工藝品還成了教會、學校以及貴族權威的一種象徵。,隨着新航路的開闢,歐洲在殖民地的製糖業開始迅速發展。1420年,葡萄牙人把甘蔗帶到了馬德拉群島后,甘蔗種植園就開始在美洲迅速增加。,17世紀中恭弘=叶 恭弘,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加勒比海地區種植甘蔗。奴隸販子把非洲黑人搶到手后,經過海運賣給北美的種植園主。然後再把白糖倒賣回歐洲,在歐洲高價賣了白糖,購買槍支后再賣到非洲,並換取奴隸。這樣一來,結合了歐洲資本、非洲勞動力、美洲土地的甘蔗就成為“國際性作物”,成了全球化早期“三角貿易”的組成部分。到18世紀初,美洲大陸已經成了巨大的蔗糖工廠。,此後,隨着“種植園經濟”發展,蔗糖產量大大提高,價格也隨之下降。蔗糖的零售價在1630年到1680年間降低了一半。隨之而來的是蔗糖消費規模的劇增。在18世紀的前40年,英國的蔗糖消費增長了4倍以上,之後的40年裡又翻了兩番。從1663年到1775年,英格蘭的蔗糖消費增長了將近20倍。在1660年之後,蔗糖從最初的奢侈品、珍稀品,變成了一種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大眾生活品。,有學者認為,“甜味的誘惑”是歐洲殖民運動的重要動因之一。由此催生出的“三角貿易”讓歐洲人積累了大量財富,進而為歐洲的工業革命提供了原始資本,它直接推動了跨越洲際的人口大遷徙,改變了加勒比海地區乃至美洲地區的人口構成。,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糖從當初的珍稀品變成了如今的“限製品”,“低糖”“無糖”反而成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的表現。隨着時代發展,人類與糖的關係也正產生着新的變化。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