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北影節策展人沙丹:“北京展映”數量少了,但觀眾熱情漲了

20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已經於8月13日開幕,對於本屆電影節“北京展映”單元的策展人沙丹來說,過去的兩個月,自己的團隊就像是一部加足了馬力的機器,在跟時間賽跑,“我們前前後後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最終完成了任務。”,時間短場次少,觀影熱情反而被激發出來,沙丹透露,今年5月份,北京遭遇新一波疫情,而那時正是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始籌備的時候。到了六月份,情況逐漸明朗,今年北影節將會如期舉辦。對於展映單元來說,剩下的時間非常緊迫,尤其是要對接今年剛在國際知名電影節上出現的影片,更是需要爭分奪秒地去爭取。“今年是第十二屆,十二年是一個輪迴。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年份。做好今年的工作,展望未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8月10日12時,“北京展映”單元的影片開票,沙丹就在開票現場,當看到觀眾搶票的熱情時,他被感動了,“作為一個電影節的策展人,能看到觀眾如此認可我們選擇的片子,我的內心既自豪又感動!”,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北影節“北京展映”單元的影片數量為135部,比往年有所減少。展映的影院過去有30多家,今年為18家。展映的周期以往為16天左右,今年縮短為10天。“總體來說,今年展映單元放映的場次是去年的一半。”,雖然放映的場次少了,但沙丹發現,觀眾看片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少。“展映時間短,場次少,觀眾的熱情反而被激發出來。”他以中國電影資料館為例,電影節期間,中國電影資料館從早到晚都有排片。開票當天,中國電影資料館的整體上座率就達到了80%,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数字!另一家北影節展映影院百老匯電影中心(萬國城店)的負責人告訴沙丹,這家影院只有5場電影沒有售罄。“這說明,只要有好的電影,觀眾就一定會有熱情!”,今年北影節展映單元亮點多多,聊起今年北影節展映單元的亮點,沙丹如數家珍。,“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今年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和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都挪到了8月份舉辦。”為此,北影節特別設置了“光影浪潮 香港電影新動力”單元,帶領觀眾追憶流金歲月,領略港片風采。這個單元里既有經典老片《少林寺》《黃飛鴻》,也有首次在內地亮相的新片《殺出個黃昏》《我的非凡父母》,“今年還邀請郭富城先生擔任北影節宣傳推廣大使,他也是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形象大使,年度兩個電影節的雙大使。”,今年“北京展映”單元的另一個亮點是展映了希臘國寶級導演安哲羅普洛斯的14部作品,“今年是他逝世10周年,我們通過希臘電影中心和安哲羅普洛斯夫人的授權,拿到了版權。這些影片中,既有《霧中風景》《永恆的一日》這樣的經典,也有像《流浪藝人》《鸛鳥踟躇》從來沒有在北京放映過的作品。”,作為一名策展人,沙丹在選片時,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我們做電影節,不能只是單單為一些小眾電影服務,我們更要面對包羅萬象的中國電影產業。比如通過展映的作品,讓觀眾感受到一種文化上的意義。剛剛修復完成的1982年版的經典電影《茶館》,由謝添執導,於是之、藍天野、黃宗洛、英若誠等演出。“今年是人藝建院70周年,放映這部電影,有多重意義。首先是修復的意義,其次是致敬的意義。致敬經典,致敬人藝,也致敬北京這座城市。”沙丹透露,該片展映時,將會有北京人藝的演員來到現場,跟觀眾們互動交流,“大家會看到電影和戲劇之間的傳承關係,看到代表中國戲劇最高峰的北京人藝這塊金字招牌是怎麼傳下來的。”,越來越多的外國電影把首映放在北影節上,越來越多的外國電影公司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我們的觀眾越來越多,我們的市場蘊含着極大的能量,吸引很多外國電影把北京國際電影節作為國際首映和亞洲首映的第一站,這是對北影節的認可,也是對北京這座城市的認可。”,比如日本導演沖田修一的新作《魚之子》在本屆北影節上進行“亞洲首映”。今年第7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阿爾卡拉斯》也在北影節上首映。本屆北影節最火的一部電影非日本動畫電影《航海王:紅髮歌姬》莫屬。這是《航海王》系列的第15部劇場版,該片8月6日剛在日本公映,很快就出現在了北影節上,一票難求。,“這些外國影片為什麼把北影節作為放映的首選?這是對這北京這個城市背後的國家力量以及市場潛力的認可。我們做電影節,很重要一點是要去推動電影產業的發展,幫助這些外國電影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回首這些年北影節的選片過程,沙丹自豪地說,北影節在面向政策、產業、電影人、影迷這四個方面做得非常均衡,“我覺得這是北京這座城市的底氣所在,造就了這座全國電影產業中最集聚的城市,也是全國電影人的家。”,“你有沒有發現,今年北影節中沒有‘驚喜首映’這個單元了,因為今年北影節是國內第一個大型國際電影盛會,幾乎所有的電影都是首映,所以就不需要再有‘驚喜首映’這個名字。每部電影都是驚喜,這就是底氣。”沙丹笑着說道。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