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唐的長安、洛陽”到“大明的北京、南京”,近年來,馬伯庸的多部歷史小說牢牢佔據暢銷榜前列,並陸續改編為影視作品,引爆了一個個話題。,日前,馬伯庸登上上海宣傳文化人才高端論壇的講台,從以華山醫院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大醫》講起,娓娓述說歷史寫作的波瀾壯闊、風雲際會。,深度不敢說,廣度一定要有,解放周末:你出生於內蒙古赤峰,長在廣西桂林,在上海讀的大學,現在成了上海女婿。上海之於你的成長與寫作,刻下了怎樣的印記?,馬伯庸:我的文學創作之旅可以說是從上海正式啟程的。,我在上海讀大學的時候,市面上已經出現了第一代網吧,但上網費不便宜,一個小時要12元。我基本上是早上不吃飯,省出一周的早餐錢,然後在周末上一個小時的網。那時,很多人選擇去網絡聊天室,我卻喜歡上文學論壇。在幾個小眾文學論壇里,有很多人寫的好作品,我都是拿着一個3.5英寸軟盤把文章拷貝下來,拿到學校機房裡慢慢地看,越看越覺得很新鮮。那個時候的網絡寫作可能很粗糙,但相較於以前的嚴肅文學讀物,更有一種勃勃的生命力。,有一次,我的軟盤不知何故壞了,打開后只出現了一半的文字,底下全是亂碼。想着要再過一周才能看到後面的情節,我特別沮喪。沒想到,我無意間碰到了鍵盤,word上接着出現了幾個字。咦,好像我也可以往下寫嘛?於是,我就試着寫了幾段,發現還挺像樣。,所以後來我的習慣就改變了:不再是從網上下載文章,拿到學校機房裡去看,而是在學校機房裡寫一個禮拜,打出一堆文字,周末再去網吧上傳到文學論壇里,等下一個星期再來看回帖。,解放周末:你的第一部知名作品《風起隴西》就是這樣寫出來的?去年,同名電視劇登上了央視,你現在如何評價自己這部早期作品?,馬伯庸:《風起隴西》是我大學快畢業的時候寫的。當時要寫畢業論文,寫得非常頭疼,想着轉移一下壓力,就寫了《風起隴西》,本質上它是一個逃避的產物。,我從小就喜歡三國的評書、三國的電視劇,喜歡玩三國的遊戲。一開始,喜歡的都是趙雲、關羽、張遼這些名將;等到年紀大一點,開始喜歡文士、謀士,像諸葛亮、荀彧、陸遜等,興趣點逐漸從武將的廝殺轉變到了文臣的智謀。那時候玩三國遊戲比較多,加之又讀了大量間諜小說,就來了靈感:如果把三國和間諜元素結合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子?現在這個創意可能不新鮮了,但在2004年的時候好像還沒有先例。,其實仔細想一想,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背後,一定有着非常紮實的情報基礎。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中如何知道天下大事?曹操怎麼知道袁紹的糧草屯在烏巢?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如何知道曹軍的種種動向?背後都有間諜的身影,只不過現存史料沒有記載罷了。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小人物從被遺忘的歷史中拽出來,賦予他們新生。,回頭來看,《風起隴西》作為我的第一部正式作品是不成熟的,有很多缺憾之處,很多細節沒有考慮到。比如,我把漢中描寫成一個如同黃土高原的地方,與實際情形不符。有漢中的朋友向我抗議,說他們那裡號稱“小江南”。得知情況后,我特意去實地考察了一圈,知道自己犯了錯誤,趕緊在再版時作了修正。,但創作《風起隴西》的經歷也給我揭示了一個方法論,告訴我如何在歷史的縫隙中尋找創作空間,如何在大時代下描寫小人物,以及在不違背歷史大事實的前提下,怎樣創作一個虛構故事。首要的是盡量多讀書,靈感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需要厚積薄發。你攝取了足夠多的營養,才有可能迸發出火花。小說家一定要是雜家,深度不敢說,廣度一定要有,否則寫不出三教九流,寫不出紅塵世情。,從底層發力,再向上發揚,解放周末:前些日子播出的《顯微鏡下的大明》,是你首次擔任編劇的電視劇。作家是不是很容易成為編劇?,馬伯庸:我寫完劇本之後,對於編劇的尊重和敬畏更深了一層。並不是說你會寫小說就一定能當編劇,也不是說你會講故事就能寫出來。實際上,從故事到劇本之間,有很長的路要走。,長久以來,我都有意識地把影視劇的鏡頭技法放進小說中。所以很多人會問我:“是不是為了方便以後影視化改編,才把小說寫得特別有畫面感?”我想說,這是兩碼事。畫面感是我從影視劇里學來的,但不代表它就是劇本。寫得再有畫面感,到了劇本階段還是得把一切推翻重來。,我自己感覺,作家做編劇,一定要“放得下、退得出”。,“放得下”,強調的是一定要放下自己作為作家的表達慾望。小說通常是一個人寫的,是孤軍奮戰。只要一台電腦,然後把門關好,把自己腦海中想寫的東西寫出來就行。但電視劇是集體作業,劇本只是工業流程中的一環,後面還有導演、表演、剪輯、特效、錄音等一系列環節。這個時候,編劇就不能過於堅持個人的東西,有時候需要做出妥協。,“退得出”,指的是作家做編劇會有一個風險:當慣編劇之後,再回過頭來當作家,搞不好就回不來了。習慣了鏡頭語言,對於文學語言來說,也是一件有風險的事。,解放周末:有觀眾關心,《顯微鏡下的大明》除了已推出的“絲絹案”,還會拍續集嗎?,馬伯庸:“絲絹案”算是我做的一個嘗試,打個樣。接下來的5個故事會由其他編劇接手,繼續開發,而且會有更多優秀的創作者來合作完成作品的影視化。我還是要回去寫小說了。,解放周末:除了劇本改編,你最近還有什麼其他計劃?,馬伯庸:我之前在微博連載了一部小說,因為太忙就暫停了,但計劃是今年要寫完。這是我去廣州南越王博物館得來的靈感,一個漢代的美食故事,講一個小人物因為對美食的執着,最後改變了整個天下格局。,解放周末:你似乎很偏愛歷史中的小人物?,馬伯庸:這種大時代下的小人物以及小人物的執着,是最讓我感動,也讓我心動的。,英雄人物可以引領潮流,但歷史的推動力還是來自普通人。因為種種原因,史書上關於普通人的記載很少。絕大多數人的喜怒哀樂和他們的訴求、經歷,都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所以我堅持的一個創作原則就是,希望能夠寫出一些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和生活狀態。,小人物看似對時代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如果千千萬萬的人匯聚在一起,便會成為時代潮流。我現在喜歡看的,也是各種關乎普通人喜怒哀樂的書,從底層發力,再向上發揚,深入到基層去弄清楚原初的驅動力,看清人們的生活如何影響時代的變遷。,尋找適用於主題和故事的文體,解放周末:包括網劇、短視頻在內,很多工具和產品都在搶奪眼球。你擔心讀文學、看小說的人越來越少嗎?,馬伯庸:我始終認為,人類對於閱讀的需求是剛需,不以社會的進步、技術的發展為轉移。不管在什麼年代,喜歡看書的人還是會找書來看。,我們可能認為現在大家都開始看視頻,沒什麼人看小說了。其實,這個世界上喜歡閱讀的人始終是相對少數的,這在任何年代都一樣。反倒是現在獲取小說、文字的方式更加多元,讀書其實更方便了。除了實體書,我們還會去讀电子書、去聽有聲書。,影像會給人一個確定的形象,將我們的體驗固定化。舉個例子,金庸寫小龍女非常漂亮,我在中學讀到《神鵰俠侶》時,就覺得小龍女長得像我們班的班花;而我隔壁班的一個同學,覺得小龍女長得像他們班的班花。每個人都把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形象投射在小龍女身上。後來看了李若彤演的那版《神鵰俠侶》之後,我們心中小龍女形象的不確定性被消除了,電視劇讓我們相信小龍女就是李若彤那個樣子。這的確是一種限制。,解放周末:面對日益多樣化的挑戰,面對讀者日益挑剔的眼光,作家需要作出什麼改變?,馬伯庸:我很關注我的書讀者是一口氣看完,還是分兩三天看完,或者根本看不下去。對於敘事的流暢度和閱讀的動力,我很在意。,這大概是我寫《古董局中局》的時候開始的。這個作品和我之前寫的不一樣,它算是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暢銷書。我寫它的時候放棄了自己熟悉的文風,刻意用了一種說書人的口語化表達,所以你會看到裏面的話特別順、特別溜。它不是傳統的文學表達,更像是一個人的口述史。這是我的一個嘗試。,我原來太過於雕琢句子的複雜程度和巧妙程度了。當我明確了想要寫一本暢銷書的時候,口語化對於降低閱讀門檻就顯得很重要。這本書出版后,很多老讀者會問:怎麼跟你的風格不一樣,是不是有人代筆?但把書放在家裡,很多讀者的爸媽拿過去會一口氣看完。你看,這樣寫可以觸及更多的讀者。,不過,後來我又及時拉回來了。因為語言的門檻降低了,首先損失掉的就是信息量。口語的信息量是不夠的,尤其對於細節的描寫。雖然寫的時候很暢快,但這種暢快是很危險的。習慣了口語寫作之後,想回到正常寫作是一件很難的事。就好像天天寫口水詞,忽然讓你寫一個高雅的東西,整個人都會找不着感覺。,所以,我更執着於尋找適用於主題和故事的文體。像《古董局中局》,接近民間的故事用口語化的傳達比較合適;《長安十二時辰》是一個非常迅速的“反恐”故事,就盡量用短句子,用精準的描寫來製造出一種節奏感和速度感,而不是過度地鋪陳氛圍;在《兩京十五日》中,我就把速度和文字的厚重感放回到明代的那種感覺;再後來到《長安的荔枝》,又回到盛唐的那種雍容。每一部小說的文體、文筆都會變化。,正在經歷世事,才能成為作家,解放周末:你有什麼特殊的寫作習慣嗎?,馬伯庸:可能是因為當過一段時間的上班族,我的習慣是白天寫作,跟上班一樣朝九晚五,回家之後就進入休息狀態。另外,我在有點吵的地方寫作似乎更有效率。有一次去杭州西溪,朋友給我提供了一幢別墅,屋裡開着空調,放着音樂,有茶有酒,結果三天下來一個字都沒寫。等我準備回北京,提前三個小時到蕭山機場,坐在登機橋前卻文思泉涌,一口氣寫了三四千字。,解放周末:持續保持高質量的產出,你有何秘訣?,馬伯庸: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說我高產。仔細算下來,從2017年到現在,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兩京十五日》,再到《大醫》,真正的長篇只有三部,字數加在一起也就100多萬字。在這幾本書的中間,我寫了幾個短篇,那字數就更少了。平均下來大概一年就一本書出版。跟很多作家相比,我已經算是低產了。,至於說寫作秘訣,我覺得重要的是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當一個人足夠成熟之後,他可能就不想創作了。就好比一個老禪師,已經人淡如水,看清一切,還有什麼可說的?只有看不破世界,才有想表達的東西;只有正在經歷世事,有憤怒、有情緒、有遺憾、有興奮,才能成為作家。從某種程度上說,作家是靠荷爾蒙寫作的。如果沒有激情,那就寫什麼都沒勁了。,解放周末: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怎樣的寫作者?,馬伯庸:我是一個沒有什麼天分的寫作者。當年的文學論壇里,有很多人比我厲害,包括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作家寫出來的東西,我想去模仿都模仿不來。,寫一本書,天才和努力之間的比例應該是30分比70分。如果有人是天才,30分可以拿滿,但特別懶、不願意寫,那最多只能拿到30分。天分決定你的上限,決定最高能拿多少分,而勤奮決定你的下限。我的優點是比較勤勞,能始終保持輸出的狀態。我沒辦法一出手就寫出那種精妙的句子,那就一點一點寫、一點一點攢,爭取用自己的方法真誠地表達出來。,解放周末:有沒有想過拓寬寫作的題材?,馬伯庸:我擅長的還是歷史懸疑、歷史解構這方面。我也願意通過自己比較有特色的表達方式,吸引一批志趣相投的人,做好市場細分。,寫作不是一個迎合讀者的過程,而是作者展現自我、找到朋友的過程。我寫小說,就是把我想到的、我感興趣的東西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分享給大家的過程。分享是作者的本能,完成作品是作家的本分,至於其他就屬於“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了。,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獨特情節,解放周末:聽說你不僅愛讀史書,還喜歡看老報紙?,馬伯庸:《大醫》的故事發生在清末民初,那個時候已經有報紙了,比如《申報》。那時,為了查找線索,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大概看一個月或者幾周不等的《申報》。也不是說特別去記錄什麼細節,而就是想感受當時的氛圍,看當時的人在報紙上說了什麼。包括看當時的社論,了解大家都在關心哪些家國大事,再看看讀者來信,看人們是怎麼生活、表達的。,讀多了這些老報紙之後,就跟玩VR遊戲一樣,會進入那個環境中,這種感覺就會反映到我的小說中。我一直認為,寫歷史小說最難的地方在於你要說服讀者,要把讀者拉進你所創建的世界里來,要讓他們相信你說的東西是真的。,這樣做,我正好鍛煉了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能看進枯燥的歷史文獻;二是我能從中發現好玩的點子,並通過接地氣的方式講給大家聽。我的責任就是當好橋樑,把有價值的東西轉化出來,變成一個好看的故事,讓大家對中國歷史、對上海故事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我希望,讀者能從我的作品中了解前人的生活規則、道德習慣等。越是了解得多,越會珍惜現在的生活,尊重五湖四海的生活習慣,從而開闊眼界,避免故步自封。,解放周末:除了“讀萬卷書”,對作家來說,“行萬里路”同樣重要。,馬伯庸:我有一個信念,即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獨特情節。這個情節放在其他時間、其他背景,故事邏輯就不會成立。而要找到這樣一個風格的故事,就需要做大量的實地調研。很多時候,是我站在那之後,靈感才會爆發出來。像《大醫》的故事發生在上海,所以這幾年我花了大量時間在上海走訪採風,尋找資料。,我寫過很多關於三國的作品,但之前一直無法理解諸葛亮為什麼要把自己葬在定軍山。當我爬到定軍山山頂時,霎時有了一個感覺。因為站在定軍山上,可以俯瞰整個勉縣。諸葛亮北伐的屯田之處、練兵之處、打造軍械之處、辦公場所,站在山上都能看到。諸葛亮要求葬在定軍山,是因為他舍不得自己付出半生心血的事業,希望死後能注視着後繼者把自己的事業進行下去。,這個猜想沒有任何史料佐證,寫成論文恐怕是通不過的。但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是一個合理的解釋,符合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物形象與性格。,解放周末:要讓作品的生命力更長久,還需要注意些什麼?,馬伯庸:我有一個大的寫作原則,叫“大勢不虛,小事不拘”。在反映歷史勢頭的大事件上,盡量去保持歷史原貌,不改變當時的歷史;在小的方面,我會作一些虛構,但這些虛構也不是憑空杜撰的,而是要符合歷史邏輯。,從創作方法論來講,也可以叫“兩邊真實,中間虛構”。在最上層,大的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都盡量保持它的真實性;在中間層,我虛構一些人物,塑造他們的個性、經歷;但在最底層,這些人物具體做的事情又都是真實的。,以《大醫》為例,1910年的醫生是在怎樣的衛生狀況、醫療水平下展開工作的?當時有沒有血型的概念?麻醉怎麼做?感冒了,人們吃什麼葯?血管能不能縫合?這些細節要做到足夠真實。三個層面綜合下來之後,歷史大事件是真實的,底層細節是真實的,那麼就算這些人物和經歷是杜撰的,這個故事本身還是會有說服力的。,我還特別喜歡強調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中國傳統小說不太強調時間的顆粒感,我們經常會看到“數日之後”“數月之後”“半日之後”的說法。古人的時間節奏很慢,沒有現代人那種爭分奪秒的生活狀態。但是,我想把時間的顆粒感磨得足夠清晰。我會在小說里用“一炷香的時間”“彈指之間”這種短促的時間概念,把時間標定出來。由此,把古代世界中具有現代性的東西提煉出來展現給讀者看,又不違背我所堅持的歷史邏輯和歷史真實這兩個原則。,解放周末:對於有志於文學創作的人,你有什麼建議嗎?,馬伯庸:一個刪掉的爛文檔勝過十個盤旋在腦海里的好念頭。無論你什麼時候有了創作衝動,無論想法多麼幼稚、粗糙,最好先寫下來。即便慘不忍睹,至少也能給你一個可以修改的基礎。
12
2023.05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6418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