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是小寒,一年之中倒數第二個節氣。字面上看,小寒、大寒,與小暑、大暑相對,是因這時天氣寒冷而得名的。然而正是這天寒地凍的時候,在古人眼中,陽氣已經有所顯露。《易乾鑿度》中說,“天氣三微而成著,三著而成體”,鄭玄對此舉例說:“冬至陽始生,積十五日至小寒為一著,至大寒為二著,至立春為三著,凡四十五日而成一節。”上古時候對於小寒的物候的觀察,也特別關注那些能夠代表陽氣增長的物候。,雁北鄉,鵲始巢,雉始雊,小寒的三個物候生機勃勃,根據《逸周書·時訓解》與《禮記·月令》的記載,小寒有三個共同物候:,一候“雁北鄉”,意為小寒開始的第一日到第五日,大雁開始向北方飛去。一般認為“鄉”即是向,“北鄉”即“北向”之意。但古人也認為雁的家鄉在北方,事實上大雁的產卵地也在北方,這種看法或許不是巧合。小寒時節多與臘月重疊,臘月之後便是新年,遊子有返鄉的願望。而與此同時,在古人眼中,大雁在小寒時節的遷徙,其實也是在啟程返鄉。,由於雁足傳書的傳說,在音書不通的年代,北往的大雁尤其寄託着羈旅者的情思。傳為才女蔡文姬淪落匈奴時期所作的《胡笳十八拍》中就說“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音。”向南稱為“征”,向北稱為“歸”,雁旅行向南方,捎去她思念故鄉的琴曲,一得到漢地的消息,便北歸回家,將消息帶回給她。因為小寒時節大雁北歸,所以北宋的學者劉攽在小寒這天寫詩給濟州的朋友,便說“小寒漸有北歸雁,話與飛翰同一過”(《寄王濟州》),彷彿這詩是雁捎去的一般。,二候“鵲始巢”,鵲開始修築鳥巢,為繁衍做準備。說到小寒二候“鵲始巢”,就不得不說到《詩經·召南·鵲巢》中“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的詩句。鵲有它的巢,而鳲鳩(大杜鵑,一名布谷鳥)居住在其中。作為一種寄生性鳥類,鳲鳩會將卵產在身形比自己更小的鳥類的巢穴中,“鳩占鵲巢”這個成語就出自於此,多用作貶義。杜甫的《杜鵑》說這種鳥“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仍為喂其子,禮若奉至尊”,有諷喻的意思在其中。但是,《詩經》時代的詩人並不將這當成一種罪惡的行為來認識,而是用這一現象引出一個熱鬧非凡的貴族女子出嫁場景,盛大的車隊伴隨着她行進。《齊詩》對此的解釋是:“鵲以復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鳩因成事,天性如此也。”兩者的物性本就如此。鳩來到了鵲的家裡,鳩這種鳥和所居巢穴中的鵲樣子不同,卻彷彿生活在一個家庭里,在上古詩人眼中如同兩個家庭因為嫁娶重新組合,開啟一段新的生活,是婚姻的象徵,富有喜氣。雖然都是中國的文學作品,同一個自然界中的動物現象,卻可以用來比附兩種完全不同的人類行為,呈現完全不同的情感色彩。,三候“雉始雊”,雉是山雞,雊意為鳴叫,指雉雞在這一時期開始鳴叫求偶。王維《渭川田家》中的“雉雊麥苗秀”,寫的是初夏時節,麥苗秀穗,雉的鳴聲讓畫面更加靈動。小寒時節不似初夏,天寒地凍,雉雞的鳴聲顯得更有生機。在中國古代的天人感應思想中,雉雊也被視為具有某種靈性。《逸周書》說,“雉不始雊,國大水”,認為如果小寒時節第十一至十五天,野雞沒有開始鳴叫,那麼第二年會有洪水災難。並且,雉雊也講究場合。《尚書》中《高宗肜日》《高宗之訓》兩篇,就與商王武丁時期的一次雉雊事件有關。武丁時期的某次祭祀中,一隻雉雞站在鼎的耳上鳴叫,雉雞突然出現在祭祀場合,還停留在尊貴的禮器上,這被武丁認為是某種不祥的徵兆。在武丁即位以前,在從仲丁到盤庚遷殷這段時期,商朝經歷了“九世之亂”,王族不斷為王位而爭奪,原有的繼承製度遭到很大的破壞,也難怪武丁在祭祀中見到雉雊,深感不安。祖己見狀,趁機向武丁進諫。根據《尚書大傳》所述,“祖己曰:‘雉者野鳥也,不當升鼎。今升鼎者,欲為用也。遠方將有來朝者乎?’故武丁內反諸己,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編髮重譯至者六國。”祖己將雉升鼎而雊解釋為遠國即將來朝,開解武丁,激勵武丁反省自身,師法古代賢王,果然在三年後形成了《詩經·商頌·玄鳥》中“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的中興局面。雖說武丁將天人感應之說轉化為奮發圖強的內驅力,今天看來迷信思想顯然仍是不足取的。武丁驚惶不定,是因為雉雊出現在鼎上,若是鄉野一片肅殺時,忽然聽到野鳥求偶的鳴叫聲,當然是一種賞心樂事。,“雁北鄉”“鵲始巢”“雉始雊”這三個生機勃勃的物候,與“臨”卦相對應。臨卦本身以澤上有地為形象,意味大吉大利。易學中有“卦氣”之說,就是從六十四卦中選取了代表性的十二卦,十二卦各有六爻,恰好可以對應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根據《卦氣七十二候圖》,在小寒以前,大雪到冬至的這段時間對應着“復”卦,一個陽爻上有六陰爻,意味着一陽來複,雖然近乎極陰,但有一縷陽氣正在從下生長。而小寒到大寒這段時間對應“臨”卦,上有四陰爻,下有二陽爻,與“復”卦對比,陽氣更進一步增長。臨卦接下來就是“泰”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陽開泰,預示着春的到來。,梅花先趁小寒開,簌簌的花信風撫慰了多少人心,小寒時節,鳥類返鄉的返鄉,求偶的求偶,喜氣洋洋。而在植物界,則悄悄吹起了“花信風”。“二十四番花信風”,許多詩人曾直接或間接地用過這一句,指對應二十四種花期而來的風。那麼,到底這二十四種花期是什麼,從何時起,何時止?說法便莫衷一是。其實本來中國各地氣候差異很大,不同地區的同一種花,絕無在同時間開放的道理。一種流行最廣的說法,出自《蠡海集·氣候類》,是從小寒算起,直至穀雨,一共四個月,每月二氣六候,四個月共計一百二十日,二十四候,都以一花之風信應之,就成了“二十四番花信風”。,小寒時節的花信,“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梅花。“梅花先趁小寒開”,這是南宋女作家朱淑真的詩句。古今關於“花信”的說法,大多將梅花置於首位。其實養花的人都知道,開花的時機,與植物生長的環境、栽種手法和當年氣候都關係密切,梅花實際開放的時間,未必就早於山茶、水仙。但“花信風”特意以梅花為首,想來是由於梅花在花卉中品格極高,深受文人雅士喜愛的緣故。,古今愛梅詩人,以陸遊為最。“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陸放翁一生愛梅成痴,一生所作詩篇中,尋梅、賞梅、惜梅之作眾多,大有與梅花互為知己之意,自稱“吾生也似梅花淡,燕未歸來蝶不知”。他有一首《游前山》詩:“兀兀無歡意,閒遊未擬回。屐聲驚雉起,風信報梅開。山雪堆僧衲,溪流動蟄雷。平生一桐帽,自惜犯塵埃。”兀兀不樂,杖藜閒遊至前山,不想折返。踏踏的木屐聲,驚擾了山中棲息的雉雞,不禁鳴叫飛起。而簌簌的花信風,帶着沁人心脾的幽香,送來了山中梅花綻放的消息。彼時陸遊孤寂的心靈,必定是被如期綻放的梅花撫慰了吧。,若是沒有梅花,小寒時節也還可以賞雪。文人賞雪,則不得不作詩。只作詩,似又太容易,於是又發展出種種高難玩法。這其中就有所謂“禁體詩”,始於宋代歐陽修《雪》詩自注,事迹又見於蘇東坡《聚星堂雪》小序,當時歐陽修在潁州,出了一個詠雪題目,“禁體物語”,也就是說禁止出現那些常見的用來比附雪之樣態的字眼,那就是玉、月、梨、梅、練、絮、白、舞等字。蘇東坡評價歐陽公留下的《雪》詩,“於艱難中特出奇麗,爾來四十餘年莫有繼者”。而又因為蘇東坡的擬作中有句雲“白戰不許持寸鐵”,禁體又得名“白戰體”。大約三百年後,一個小寒的前夕,元末明初的學者陶宗儀也寫了一首詠雪的“禁體詩”,題為《十一月廿七日雪賦禁體詩一首》:“九冥裁剪密還稀,驢背旗亭索酒時。剡水懷人乘逸興,梁園授簡騁妍詞。小寒紀節欣相遇,瑞兆占年定可期。莫塑獅兒供一笑,掃來煮茗快幽思。”終究還是寫得很平常,幸好這雪下得巧,恰逢小寒時節,使他順利湊出兩句對仗的吉祥話來。,錯位的“七草粥”,算是小寒特色的飲食文化之一,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十二月節,十二月又稱為臘月。不像清明的青團,夏至的面,冬至的餃子,小寒似乎少有特別規定必須要在這一天吃的食物。傳說南京地區有在小寒時吃菜飯的習俗,廣東一些地區會吃糯米飯,但起源已很難考證。小寒節俗在今天不是特別突出,這可能是因為古時候在小寒前後經常會遇到兩個異常隆重有儀式感的節日,就是臘祭與臘八節。,上古時代,每到十二月就會舉行重大的祭祀,這就是臘祭。臘祭與夏伏日的伏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兩祭,合稱“伏臘”。,臘祭,“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曰臘”,雖然命名不同,性質是相同的,都是用這一年富饒的收穫去報答祖先與眾多神明,“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禮記·郊特牲》)。“臘”的本意是干肉,趁天氣寒冷乾燥時,可以方便地將牲畜的肉類臘制,保存下來。另一種說法見於《風俗通》,稱臘與獵相通,可能與田獵文化有關,那麼在祭祀中會使用肉類,也是可以想象的了。除了需要準備用作犧牲的肉類,另一個不可缺少的是酒。北齊的魏收有一首《臘節》詩:“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酒在祭祀中本來就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詩人眼中,到了這個寒冷的時候,酒不僅是用來在儀式中表達個人對祖先神明的誠意,更是一種可以溫暖脾胃,振奮精神的安慰品。,根據《說文解字》,在漢代,臘祭通常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舉行。但如果冬至這天就是戌日,那麼就在冬至后第二個戌日舉行。因此具體的日期是浮動的。雖然《禮記·郊特牲》有“天子大蜡八”的寫法,但這時還不是後世的臘八節。根據鄭玄為《禮記·郊特牲》的註解,“天子大蜡八”意為在周天子的蜡祭上祭祀的神有八種,既包括神農后稷,也包括祛除害獸的貓虎神和掌管蟲害的昆蟲神,都與農事有關,也會祭祀包括灶神在內的家神。儺祭也是漢代臘祭儀式的一部分,舞者會佩戴儺面,以舞蹈儀式扮演傳說角色,藉此驅邪。據《後漢書·禮儀志》載“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冬季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現流行疾病,古人在醫藥方面還不夠昌明的前提下,寄希望於這樣的古老儀式活動,希望藉助超越的力量保佑健康。今天,儺面與儺舞已經成為了具有獨特之美的文化遺產。,到了南朝,《荊楚歲時記》的記載中,臘祭的日期發生了改變,變成了“十二月初八日為臘日”,日期與後世的臘八節就變成了同一天。臘日最主要的活動變成了“村人並系細腰鼓,戴胡公頭,作金剛力士以逐疫,沐浴轉除罪障”。從“金剛力士”一詞中,似乎已經可以看出佛教流行中國的影響。並且在儀式上更加重視儺祭的部分,可能由於南朝隨着人口南北遷徙,出現了較多的流行病,平均壽命不永,因此尤其重視健康。“其日,並以豚酒祭灶神”,對於灶神的祭祀也在南朝得以延續。,最初,《荊楚歲時記》記載的冬至會食用赤豆粥,是為了利用民俗中赤豆的驅邪法力來“禳疫”。但隨後的臘祭中則沒有食粥相關的說法。一般認為臘八粥的習俗是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響,與釋迦牟尼在苦行中生命垂危時,被牧女施捨的乳糜(一種類似牛奶飯的食物)所救,之後成道的傳說有關。不少地區至今都有在臘月初八日食粥、施粥,尤其是八寶粥的風俗。摻入雜糧、果脯的粥,營養比單純的白粥稍稍豐富,作為一種可以豐儉由人、普遍置辦的節慶食物,逐漸取代了原本臘祭中肉、酒作為祭品的地位。但是時到今日,每逢臘月,還是有不少人家會預備臘腸、臘肉、酒釀、泡菜、臘八蒜,燉上一鍋熱氣騰騰的羊肉,這裏面還是可以看到上古先民“臘祭”風俗的影子。,雖然說小寒在中國很少有獨特的飲食節俗,但是當中國的節令文化傳向海對岸的日本以後,使日本有了一個錯位的小寒飲食,就是“七草粥”,在粥中加入七種早春野菜。名字與臘八粥很像,時節也相近,但它其實來自中國另一個傳統節日——人日(正月七日)食用“人日七樣菜”的風俗,這個風俗可以上溯至漢代,至今在客家人中還保留着。七樣菜的品目略有所不同。出現這樣的“移花接木”,是因為日本在進入現代以後停用了舊曆,舊曆的風俗全都改為新曆進行。這就導致了一些錯亂,比如新曆的元宵節看不到滿月。相應的,本該在舊曆“人日”食用的七樣菜,也只好改為公曆的1月7日食用。小寒恰好是從公曆的1月5日至7日間算起,經常會與人日重疊。中國的人日七樣菜中有芹,日本的七草中也保留了芹。在日本根據當地物候改編的日本七十二候里,小寒的初候就是“芹乃榮”,則“七草粥”雖然錯位,也算是小寒特色的飲食文化之一了。,寒冷是小寒節氣最大的特點,禦寒變得重要,小寒名為“小”寒,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釋,是“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前人認為,冬寒、夏暑都該是一月之中由小向大變化的,因此將位於月頭的節氣小寒、小暑用“小”來起名,將位於月中的中氣大寒、大暑用“大”來命名。,雖然名為小寒,其實寒一點也不小。北宋的經學家劉敞,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劉攽的哥哥,在一個小寒時節,冷得實在受不了,寫了一首詩來吐槽,開頭第一句就說“陰老疑龍戰”(《同黃子溫小寒》)。這話今天乍看有些難懂,意思卻簡單。“龍戰”是“坤”卦上六爻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坤卦純是陰爻,上六爻意味着純陰發展到了極點,意思就是:今天這根本不是兩根陽爻的小寒天氣,而是冷到了極點的極點,比冷還要冷,簡直讓人懷疑是坤卦上六爻才會有的天氣嘛!——這確實是經學家才會作出的形容了。,俗諺雲“小寒大寒,凍作一團”,寒冷的天氣,才是小寒節氣最大的特點。也正因此,禦寒變得重要。古代的防寒手段還是非常有限。壁爐、火牆雖然設計巧妙,但難得一見。一般人還是只能靠火爐,還有“湯婆子”,黃庭堅說“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戲詠煖足瓶二首其一》),價格不菲。白居易可能是最會取暖的詩人,在家裡搭了個北方民族的青氈帳,效果立竿見影,“硯溫融凍墨,瓶暖變春泉”(《青氈帳二十韻》),還跟朋友劉禹錫寫詩炫耀說“青氈帳暖喜微雪,紅地爐深宜早寒”(《初冬即事呈夢得》)竟以微雪為可喜,以早寒為可宜,渾然忘了還有許多沒有氈帳火爐的人了。到了陽春三月,要將這些禦寒物事收起來,白居易還依依不舍地寫了首《別氈帳火爐》,與它們話別。至於那些沒有氈帳火爐,也買不起湯婆子的人,恐怕只能用接下來指日可待的春天來自我安慰,再忍一忍,再等一等,“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元稹《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畢竟雁、鵲、雉那些鳥類卻都在為天氣轉暖做起準備了,花信風也吹起來了。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作者:吳心怡 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館員
05
2023.01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6027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