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節來臨,“賽龍舟”這一傳統重要活動都必不可少。龍舟競渡歷史悠久:從嶺南出水的數百年“老龍”、江浙出土的唐代龍舟,到戰國時期青銅器的“競渡紋”、史前陶器陶片的龍舟圖案,再到歷代丹青的描摹,眾多珍貴文物都記錄了百舸爭流的盛況,見證了這一源遠流長的民俗風情。,“老龍”出水重現江湖,隨着水泵的開啟,藏龍地的水位漸漸下降……已經有591歲的鹽步老龍舟緩緩從水中浮起,抖落一身淤泥,重出江湖。日前,鹽步老龍起龍儀式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舉行。,鹽步老龍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船身為坤甸木,全長36.8米
(不含龍頭、龍尾
),座位68個,重約4噸。據《南海縣誌》記載,河東、河中
(今鹽步
)、河西三個社區,被稱為“三河”,鹽步老龍就是由“三河”鄉民共同出資建造的。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老龍不斷修補,劈波斬浪至今。,端午節扒龍舟在嶺南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民間習俗,廣州荔灣泮塘是擁有九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年齡”最大的“仁威”號龍舟已四百多歲了。在廣州番禺崇德村也有一條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坤甸木龍舟,至今仍在使用。每年龍舟競渡之後,人們便將龍舟深埋於河沙之下。,除了一直使用的老龍舟,在嶺南珠江三角洲還有發掘出土的龍舟。1977年,番禺縣鍾村鎮大洲村發現一艘古船體,立即報知廣州文管處進行挖掘,出土時實測發現:這艘船長43.6米,寬4米,船最高處為0.62米。船艙內還發掘出銅鏡、銅錢、簪子、耳勺以及明末清初的陶瓷器,船舷外部彩繪龍鱗,用紅黃黑三色組成,被稱作大洲龍船,由此推斷這條船建造時為清初順治十八年(1661年)。,考古人員從出土的古船結構分析,該船原來有三層樓閣,甚至古代有人曾經在上面表演雜技、歌舞。在當地,龍舟有“賽龍”和“游龍”之分,“賽龍”重在競划速;“游龍”一般體積較大,裝飾華麗,該船應不是用於競渡的船,而是一條紀念性的“游龍”。,唐代龍舟見證昔日盛景,除了嶺南,我國各地都有源遠流長的龍舟競渡活動,古代典籍不乏記載,但作為實物而保存下來的龍船則極為罕見,兩艘出土的唐代龍舟就是這一悠遠民俗的見證。,在江蘇揚州博物館陳列着一艘唐代競渡船——龍舟。這件文物1960年3月出土於揚州邗江區今施橋夾江內,船長13.65米,寬0.75米,內深0.56米,使用整根大楠木刳成,船兩頭微翹,以檀香膠合併釘補木板,樹根為船尾,樹梢為船頭。,據唐代史籍記載,揚州風俗,每年端午節要在江邊支流上舉行“競渡採蓮龍舟之戲”,觀眾數萬,熱鬧非凡。揚州造船業發達、歷史悠久,早在西漢時期,揚州就設立了官辦造船場,唐代更是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揚州造的龍舟很多地方都使用,還進貢京師。,浙江寧波慶安會館是全國首家海事民俗博物館,這裏的“鎮館之寶”是一艘唐代龍舟,1973年在寧波和義路唐代造船場舊址出土。,這條龍舟由一根巨大的紅松木製作而成,總長11.5米,船寬0.95米,船深0.35米。依據船體的各種要素來分析,製作該舟時,並未從裝載量功能上考慮,而是從追求速度的角度來設計賽艇,因此這條木舟應為龍舟。船首位置開的幾個孔洞中,中間一孔應為蒿孔,后四孔是龍舟上安裝龍首等裝飾部件的卯孔。整艘船的排水量1.862噸,根據每個競渡者的體重大約120斤來計算,兩兩交叉相坐,當時的龍舟可以承載17人,船身還留有一定的儲備浮力,這是唐朝寧波賽龍舟民俗的見證者。,龍舟是史前時代的遺俗,關於端午節賽龍舟的起源,民間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女、屈原等很多說法。今天我們最為熟知的是紀念屈原說,屈原“忠而被謗”自沉汨羅江,楚地百姓這天划舟破浪衝擊,或跳入激流,象徵打撈屈原遺體的情景。,其實,划龍舟可以追溯到原始時代。聞一多先生《端午考》中認為,南方河湖密集,龍舟競渡是史前圖騰社會的遺俗,源於古代百越地區對龍圖騰的信仰和崇拜。早在屈原投江千餘年前,划龍舟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龍與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是古人膜拜水神和龍神的祭祀活動,避免水旱之災,祈求風調雨順。雖始於祭祀神靈,後來卻升華為對屈原品格和精神的敬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從中原到嶺南的文物上就已經出現“競渡紋”的圖案裝飾。1976年12月,在寧波市鄞州區出土了一件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的“羽人競渡紋銅鉞”,這是目前國內以“競渡紋”為紋飾的首件文物。龍舟上坐四人,頭戴高高的羽冠,雙手持槳作奮力划船狀,動作整齊劃一,把競渡的場面描繪得生動形象。,中國港口博物館藏有一件戰國時期的“船紋青銅缶”,缶的腹部中間飾有弧形邊框為舟,四組羽人競渡,手舞足蹈。這件青銅缶雖然在廣西合浦出土,但裝飾的紋飾與寧波出土的羽人競渡紋銅鉞非常相似。,河南汲縣出土的戰國水陸攻戰紋銅鑒及故宮所藏水陸攻戰紋銅壺,其年代和成都百花潭中學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銅壺大體相同,均為戰國早期文物,既有攻戰場景,也有駕着龍船的划船紋樣,可以說是競渡在戰爭中的表現。,廣西左江流域的峭壁上有四處畫有駕舟擊水、奮力爭先的圖像。這些崖畫經測定為戰國到漢代的作品,其作者為古代駱越人。岩畫中的槳手們動作整齊劃一,其中一船舷邊掛着銅鼓,還有人助興加油,乘者似作歌舞之狀,與後世的端午競舟景象非常相似。,廣西貴港市羅泊灣漢墓出土的銅鼓,上面有頭戴羽冠者划舟船競渡的圖案,他們前後排成一行,做相同的划船動作;雲南晉寧石寨山漢代古墓出土的一面殘銅鼓上,也有舟船競渡的紋樣,圖中的船體狹長平淺,首尾微翹,槳手們作奮力划槳狀;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船紋銅提筒上的龍舟花紋篆刻,描繪了嶺南越人祭祀水神的儀式,說明早在兩千多年前嶺南就已經出現了龍舟競舸的盛況。,以上這些文物裝飾的競渡紋樣反映出當時賽龍舟活動已相當普及,中原文化、百越文化、巴蜀文化都有“羽人競渡”的圖案,反映出龍舟競渡在民俗時空上的廣泛性與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學家在福建曇石山遺址博物館藏一塊彩陶片上也發現了龍舟競渡的圖案。這塊陶片出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霞浦縣黃瓜山遺址,距今4300-3500年。仔細觀察彩陶片上的紋飾圖案可以看出,像是兩艘疾馳的獨木舟齊頭並進。兩舟之上整齊坐着成排的槳手,只見他們兩臂伸出,姿勢整齊一致,似乎正奮力划槳,槳手們腦後的羽冠隨風飄揚,這場景極像端午節“賽龍舟”的熱鬧畫面,是一幅生動簡潔描繪龍舟競渡的寫意畫卷。,此外,也有學者認為,湖南辰溪縣征溪口貝丘遺址出土的一件精美陶簋上,周邊刻畫的是一組“方頭”競渡龍舟。此簋的年代距今約6800年。辰溪先前端午民俗中的“扒龍舟”不同於現在的競渡,是在船頭赤手比試體能武技。扒龍舟需要較寬的船頭,便於人活動。,這不禁讓人推測,辰溪沅水流域的先民,在遠古可能已有扒龍舟的習俗。這也印證了聞一多先生的觀點,划龍舟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晚期的古老遺俗,現在看可能還要早。,丹青彩繪中的端午盛況,歷史上,有很多反映龍舟民俗文化的藝術作品。,1973年,長沙市子彈庫一號楚墓出土一幅戰國時期《人物御龍舟帛畫》,繪有墓主乘龍舟升天的情景,畫中一個腰佩長劍的人物駕馭一條龍舟,龍昂首卷尾,弓身成舟,龍首上又有鳳鳥作飾,舟尾立鶴,龍舟迎風前進。據考古學者推斷,這是一幅“導引靈魂升天”圖,當時楚湘一帶巫術盛行“敬鬼好祀”,認為坐龍舟可以升天。可見戰國時代,龍與龍舟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並與民間信仰產生聯繫。,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着一幅唐代《龍舟競渡圖》,此畫絹本設色的青綠山水作品,縱28.5厘米,橫29.7厘米,傳為唐代畫家李昭道所繪,描繪了宮廷中歡度端午的場面。圖中有華麗的宮廷樓閣,湖水運用留白的形式呈現,遠景為翠綠的山巒,人物雖小但清晰可辨,龍舟生動飄逸,讓人從中窺到唐代龍舟競渡的習俗。,宋代也有以描繪龍舟爭標為內容的畫作。北宋畫家張擇端不但繪製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圖》,還有藏於天津博物館的《金明池爭標圖》。位於東京汴梁城外的金明池是宋太祖命人開挖的人工湖,原用來訓練水軍,後來成了皇室的水上園林。園林中建築全在水上,湖中可賽龍舟、通大船。畫面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北宋皇家園林盛景,有宮殿樓閣,大龍舟上層樓疊起,水上百舸待發,各龍舟左突右進的空間安排,營造出爭標的激烈緊張氛圍。水鞦韆、樂船等則呈現了宋代的水上百戲表演和端午節的熙攘熱鬧氣氛。,南宋李嵩的《天中戲水冊》,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對南宋都城的龍舟競渡遊戲活動作了形象的描繪,表現西湖龍船競渡的場景。圖中的大龍舟為端午節
(又稱天中節
)時帝王游湖所乘,大龍舟,頭、尾、鱗皆雕鏤金飾。,據統計,目前所知元代畫龍舟競渡題材的繪畫長卷有十多幅,有學者認為這些作品多出自元代畫家王振鵬之手,都是白描長卷。其中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的王振鵬
(款
)《金明池奪標圖》卷最有代表性,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英武神俊,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舟上還有數層重檐樓閣,由此窺見古代龍船之精麗。,明清以來,龍舟競渡活動更為普遍。像明代鄭重所繪的《龍舟競渡圖軸》,清代唐岱、丁觀鵬的《十二月令圖軸之五月》作品描繪的是五月龍舟競渡的場面,成為端午節這一民俗盛會的藝術再現。此外,以陶瓷和雕刻等形式展現的龍舟藝術品也不勝枚舉。
26
2023.06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6587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