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一次以水為引、以藝術為名的實驗

20

展覽:水之迴響,展期:2023年4月15日至7月18日,地點:銀川當代美術館,從穿到越是個難題,也是個方法。以“水”為引,以藝術為名進行的這樣一場實驗,的確大膽又讓人興奮。,作為黃河沿岸的西部重要中心城市,銀川古有七十二連湖,今為塞上之湖城,可以說自古便與“水”有着不解之緣。銀川當代美術館恰好坐落於黃河之濱,設計靈感更是源於千百年來黃河地質變化形成的岩石褶皺肌理。種種因緣際會之下,“水之迴響”展覽的舉辦顯得愈發順理成章。,本次展覽分為“對話”和“臨水”兩個板塊。“對話”板塊圍繞“皮影”和“剪紙”這兩種黃河流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引發古與今的交流與碰撞。“臨水”則以水為對象和主題,彙集多位藝術家的不同媒介作品,為觀眾帶來綜合的藝術體驗。“對話”和“臨水”從不同維度挖掘由黃河衍生出的水文化意涵,也構建了展覽的問題意識和內在邏輯。兩個板塊實際上引出了兩組關鍵詞——激活與創造、個體與和鳴。,關於第一組關鍵詞,激活的是傳統,創造的是當代。黃河是悠久古老的,同時又是萬古長新的。古自不必說,新是因為它千萬年來始終奔騰不息,展現出一種強有力的自我更新能力。這正是包括黃河文化在內的所有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的必要能力。面對中華民族古老而優秀的文化遺存,我們需要做的不單是將其視為過去的象徵精心保護,更應思考如何在今天的語境中將之重新激活。本次展覽即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在展覽中我們既能夠看到黃河文化孕育出的經典傳統藝術——皮影,比如國家級非遺傳承大師汪天穩的“汪氏皮影”作品,以及民間工藝大師、“剪花娘子”庫淑蘭的作品;也能夠看到基於傳統理念、語言、技法創作的當代藝術作品,比如藝術家鄔建安的《九重天》,90后剪紙藝術家陳粉丸的《低頭看太陽》和《太陽鳥》。同樣是皮影材料,在汪天穩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基於古典技藝創作的鮮活形象,在鄔建安的作品中則是古老神秘而又鮮活蓬勃的生命張力。同樣是剪紙手法,庫淑蘭的作品能讓人感受到鄉土的厚重與豐盈,陳粉丸的作品則呈現了細膩的情感和另類的時尚。在這種別樣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了傳統在當代的形狀,感受到了文化遺產被激活的生命力。,關於第二組關鍵詞,個體指藝術家的獨特生命體驗,和鳴則是不同藝術作品在同一個場域中碰撞出的旋律和迴響。水是激發靈感的絕佳對象,有人臨流賦詩,有人臨江興嘆,有人臨水照花,也有人臨池揮翰……每一位藝術家的創作,都是不同個體特殊經驗的外在顯化。陳琦關於水的三件作品——《自然》《萬物》和《失聯》,以水印版畫的方式表現水在液體、汽化時的不同樣態,富於韻律的波瀾和若隱若現的光感背後是作者關於生命哲學的思考。陳淑霞的《後山》以油畫語言追求中國山水的視覺觀感和意象,在如捲軸畫般徐徐展開的作品中,關於自然和時間的精神性體驗慢慢向實體空間彌散。王紹強的《岩花漸漸》和《山抹微雲》系列一如既往地呈現出宏闊與浩渺的圖像特徵。在他的作品里,水性、空氣、時間這些永恆的話題被緊密聯結在一起,引發人們關於古與今的深度思考……,更為難得的是,展覽以黃河為出發點擴展至對其本質水的關注,又從水的物質特性引申到其精神內涵和象徵意義,進而聯繫到它在當代社會中有質而無形的各種“化身”——數據、公式、算法、編碼等各種語言。陳抱陽的《未被證偽》以與黃河密切相關的《山海經》神話故事為靈感,將雕塑、實物與增強現實技術相結合,在古典神話與現代科技的碰撞中,帶領觀眾進入魔幻般的虛擬世界。蔡雅玲的《水之迴響》與本次展覽的主題同名,展現出一位優秀女性藝術家的敏銳與細膩。她從受黃河滋養的獨特生命經驗出發,以風鈴為媒介,在奏響自己記憶中黃河聲音的同時,也希望引發觀眾對於黃河的內心感受,並引導人們重視這條母親河面臨的生態問題。,總之,展覽以極為豐富的藝術媒介給觀眾帶來了沉浸式可感、可嘆、可悟的藝術體驗。從繪畫、攝影等靜態作品,到有聲影像、新媒體藝術等視聽作品,再到地景裝置、交互藝術等綜合性作品,觀者能夠在全方位的感官體驗和精神觸動中接受“水”的洗禮。,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曾有過西部大發現的熱潮,而今天我們以藝術的方式重新聚焦黃河及其所承載的水文化,不啻於一次新的探索。正如“水之迴響”展的主旨文字所言:“展覽是以黃河流域的文化藝術為切入點,以一條穿越時空的水係為主線,試圖通過藝術語言的表達和作品的呈現,此動彼應,得到黃河文化精神內涵的感應和反饋。”水之迴響,既是傳統文化與精神的迴響,更是傳統與現代、當下與未來穿越中的和鳴。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