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站平台《Q2347-660 》万里铁道线上,有多少个日夜,铁路科技工作者努力探索、反复试验,只为列车跑得更快、开得更稳;有多少个寒暑,铁路建设者在钢筋水泥间为新线路、新站房来回奔忙,挥洒汗水;有多少个春节,铁路公安干警巡逻走访,守护平安站车,助力万家团圆……他们是“最美铁路人”,是新时代铁路奋斗者的榜样。凤凰联盟2号站
正是他们的坚守,让铁路安全运营,让旅客出行顺畅;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愈发闪光。
领跑“中国速度” 打造“智慧大脑”
2020年末,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引发社会关注。以时速250公里CR300型复兴号动车组成功研发投用为标志,“红神龙”“金凤凰”“蓝暖男”“绿巨人”,从时速160公里到350公里,全系列复兴号动车组投入使用,中国高铁技术持续领跑世界。
复兴号高速奔跑的背后,有一个名叫张波的铁路科研工作者。
张波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研究员。2012年底,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启动。张波担任铁科院集团公司复兴号总体技术及核心系统研发项目团队牵头人。
研发复兴号,首要任务是制订总体技术条件。张波回忆,当时至少有807项关键技术的运用条件、基本性能等要素需要通盘考虑。为完成这项艰巨任务,他带领团队深入多家铁路单位调研,仅专项研讨会就召开了100多次,技术资料摞起来有1人多高,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完成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设计蓝图。
为测试首列中国标准动车组性能,张波和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静态、低速和正线高速试验。一次低温试验中,张波和试验人员从气温30多摄氏度的室外披着棉衣冲进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箱更换部件。出来时,两人头发已经结霜,冻得直打哆嗦。正是铁路科研工作者这样的毅力和执着成就了复兴号这一国之重器,塑造了中国高铁这一亮丽名片。
到2020年12月,全路1036组复兴号安全优质运行了8.36亿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2万多圈。二号站注册
谈到复兴号,张波满脸骄傲:“复兴号在我们这一代铁路科技工作者手中诞生,是我一生的荣耀。”
按时自动开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停车……很多人惊叹于京张高铁列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列车自动驾驶,陈志强这个“最强大脑”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志强是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有高铁列车“大脑”和“中枢神经”之称的列控系统正是陈志强及其团队的主攻方向。
2007年,为了摆脱少数几个国家对高铁列控技术的垄断,实现高铁列控系统“中国造”,陈志强与团队在瑞典进行了一年多的科研攻关。
他们通宵达旦研究方案、设计软件、编码调试,完成了100多万行各类代码编写,仅设计与测试文档就装满了5大箱,终于研发出具有中国自主品牌、适应中国高铁发展需要的C3系统。
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中国标准的C3系统正式亮相。陈志强站在首发列车上为C3系统保驾护航。C3系统如同“智慧大脑”,指挥和控制着列车一路风驰电掣穿山越岭,顺利抵达广州北站。陈志强欣喜地向指挥部报告:“C3系统全程运行稳定,列车安全正点到达!”从此,中国高铁列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时间在陈志强看来不仅是岁月流转,更是创新创造的不断升级。2016年,陈志强和团队研发的C2+ATO系统在莞惠城际铁路成功应用,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自动驾驶;2018年,C3+ATO系统在京哈高铁辽宁段稳定运行,完成了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自动驾驶全球首秀。
如今,我国2/3的高铁列车都装载了陈志强团队研发的列控系统。中国高铁列控技术正在向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迈进。
建功“千年大计” 守护平安车站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作为雄安新区首个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一经投用就受到社会各界频频点赞。或许很多人不会想到,建设这座智能车站的是一位身材纤瘦的女将,她就是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雄安站项目部总工程师吴亚东。
从来到雄安的第一天,吴亚东就在迎接挑战:2年工期要建设一座面积相当于6个北京站的站房。为了高质量建设雄安站,吴亚东必须与时间赛跑。施工中,吴亚东大胆使用跳仓法,对分格尺寸进行突破,将仓格最大尺寸增加7米,优质高效完成了14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工期节约56天,创造了铁路建设的“雄安速度”。为建好候车厅清水混凝土立柱,吴亚东和团队从钢筋加工到模板拼装再到混凝土配制浇筑,经过上千次反复试验研制出新型清水模板体系,成就了192根被誉为“素颜女神”的开花柱。
为了实现“桥上跑火车,桥下候车厅”的设计,吴亚东与设计团队打造新型吸声墙,将吸声材料和站台墙合二为一,达到了理想的降噪效果。该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将我国铁路站房降噪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700多个日日夜夜,吴亚东都在为雄安站奔波。有人问她,一个女同志这么拼值吗?吴亚东讲了一个故事。2020年深冬的一天,她在项目部收到一个包裹,是一个雄安本地人为她买的围巾和手套。里面的一封信写道:“感谢你们来建设我的家乡,今年冬天特别冷,围巾和手套你在工地用得上。”这样的理解与支持正是吴亚东建设雄安站最大的底气、最强的后盾。
上海虹桥站是我国最繁忙的火车站之一,处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客运汽车站相连。在这个高铁大站里,民警周荣亮是个“名人”。2018年,周荣亮调任上海铁路公安局上海铁路公安处虹桥站派出所副所长,主抓治安工作,立志“降伏”那些扰乱车站秩序的不法分子。他带领民警明察暗访,对“刺头”露头就盯、违法就抓,成功打掉多个犯罪团伙。周荣亮深知,抓人不是目的,教化人才能保证长治久安,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不少不法分子痛改前非。
从地下一层到地上三层,每一层东西长400多米、南北长160多米……周荣亮每天都要在上海虹桥站站区内来来回回地巡逻。站内哪个位置有巡逻民警、保安有多少名、巡逻车有几台、义警巡逻的区域在哪里,他都门儿清。在周荣亮的带领下,上海虹桥站报警数量同比下降了80%。
2019年,上海虹桥站接到江苏无锡一家医院的器官转运求助电话。周荣亮带领民警事先多次实地模拟测算,精心选择空铁转运的最佳路线和高铁车次,把转运的每个步骤都精确到秒,让45分钟的换乘在10分钟内完成,创造了器官转运的 “中国纪录”,成功挽救了一名12岁女孩。
为病患搭建“生命驼峰线”,为车站密织“防护网”。从警16年来,周荣亮在车站建立义警巡逻队力量、创办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真正做到了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挺起钢铁脊梁 情注英雄城市
2020年1月23日,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一天。当天,武汉站因新冠肺炎疫情关闭离汉通道。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武汉多地实行交通管制,运量大、速度快、人员接触少的铁路运输成为了防疫人员和物资的主要“绿色通道”。在这样的关键时期,由33名同志组成的武汉站“头雁”党团员突击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风险最大、任务最紧的地方勇敢战斗,成为转运物资和服务医护人员的“纽带”。
76天里,曾经的客运员、值班员变成了与病毒赛跑的搬运工,到站的抗疫物资全靠肩扛手搬。手提不动,就抱在胸前;抱不动,就扛在肩上;扛不动,就两三个人一起抬。
2020年2月1日一大早,600多箱医疗物资紧急运抵武汉站。列车刚刚停稳,队长彭开伟马上带领20多名队员,从车厢到站台分成两列连起“人力传输带”,接力抢卸物资。身材娇小的胡雪婷一次次搬起25公斤重的箱子装上小车,累得满头大汗却不吭一声。16分钟后,突击队员就将整整4节车厢物资全部卸完。23分钟后,6辆汽车装运完毕疾驰而去,支援抗疫一线。而这,只是“头雁”党团员突击队76天工作的一个片段。
有人这样问过突击队队员贾青青:“生命究竟有多重?”她的回答是100多吨。因为这是她与突击队队员每天负责转运医疗物资的重量。这100多吨医疗物资是生命的补给,生存的希望。
除了搬运物资外,突击队队员还无数次在站台上迎候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协助医疗队搬运行李,为医疗队规划出站路线,方便他们从最便捷的通道出站,以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到达接站车辆处,为战“疫”赢得了宝贵时间。
76天,从雨雪纷飞到春暖花开,奋战不息的76个日夜,“头雁”党团员突击队圆满完成500多趟动车组、1万多名医护人员、3万余箱防疫物资的转运任务,没出过一次差错。在抗击疫情、保卫运输的战场上,他们无愧“头雁”之名。
29
2021.01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1950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