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中國兒藝復排經典劇《報童》九月上演

20

中國兒藝復排經典兒童劇《報童》將於9月25日首演,以9場演出陪孩子們歡度國慶節。,兒童劇《報童》以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製造的“皖南事變”事件為背景,描寫了重慶《新華日報》的一群小報童,在周恩來總理的教育、關懷下,在鬥爭中迅速成長的故事。這是一部集體創作的作品,由當年任中國兒藝演員隊隊長的邵沖飛、兒童劇導演朱漪、劇作家王正、評論家林克歡共同創作。該劇的題材雖然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但整部作品卻是通過塑造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來展開的。該劇在1978年首演后,便得到了廣泛好評與熱切關注。,新版《報童》的導演由國家一級導演焦剛擔任。他在建組會上表示,前期準備中,看着主創和老中青三代演員兢兢業業地工作,非常感動。“一個劇院的風骨需要挺立着,一個劇院的精神需要傳承着。我們將一起踏踏實實地做一部有風骨、有精神、有傳承的戲,把我們的真情實感和專業素養傳遞到每一位大小觀眾的心中。”,為了讓《報童》這部經典作品既不失“年代感”,又能煥發新的生機,劇組彙集了眾多實力主創。國家一級演員薛白擔任該劇的表演指導,同時她也是電影版《報童》中“臘月”的扮演者。作為曾經《報童》的參与者和見證者,薛白從老一代藝術家的身上學習到了很多經驗和精神,她也希望將這些傳承給新一代的青年演員。,《報童》的故事離不開報紙和報社,因此該劇的整體舞美就由幾張巨大的報紙和鉛字印刷的鉛塊兒來構建。國家一級舞美設計馮磊希望《報童》整個舞美的設計能緊扣“《新華日報》創刊”主題,從報紙中來,到報紙中去。談到報紙這個元素,馮磊認為報紙實際上就是當時中國人的覺醒之窗,是思想覺醒的一個代表,是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代表,是中國人追求真理和自由的表達窗口。同時它也把那個時代的精神傳遞到了現代。,此次創排的《報童》集結了中國兒藝老中青三代演員陣容,不僅有勳章滿身的表演藝術家,也有充滿活力的青年演員,更有兼具創造力和經驗性的劇院表演隊伍的中堅力量。,從藝40餘年的劉曉明自1980年來到中國兒藝,創作了眾多經典角色。此次擔任周恩來的扮演者,卻令他充滿壓力。劉曉明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即使在家的時候,也要拉上家人和他一起對戲。同為江蘇人,劉曉明還專程向老家人校正自己的口音,力圖從內到外,在每個細節做到盡善盡美。,劇中石雷的扮演者宋建霖,在中國兒藝已經是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優秀演員。他坦言每次進入劇組,都會抱着謙遜的心態。“《報童》這部作品承載了老一代藝術家們的成就和輝煌,我們所有演員也會秉承着傳承藝術的精神,心懷敬畏感和使命感,演好劇中的每一個角色,不辜負老藝術家的心血和領導的期望。”,中國兒藝院長馮俐表示,《報童》復排於建黨百年之際。“不論是對於這部作品,還是那段歷史、那群人物,我們每個人都心懷深深的敬意,要在全過程所有細節上兢兢業業。同時,我們也充滿勇氣和信心,面對曾經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我們今天的主創、演員在理念、能力、經驗上都有自己的優勢,能令這部經典兒童劇在四十多年後的舞台上再次感動觀眾。”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