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中間人,我站在黑暗與光明中間”,不久前熱映的《革命者》將一個有信仰有溫度的李大釗還原得栩栩如生。電影上映的同時,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於賡哲也在B站上開設講述李大釗的課程,並結合電影中的不少橋段來解讀歷史和人物,彈幕刷屏中網友紛紛點贊——“大教授的課這麼有溫度”。,據統計,目前在B站上活躍的UP主已經達到了220萬,月投稿量達到了770萬,去年6月B站正式上線了知識區,活躍用戶近一個億。隨着B站影響力的增大,不少高校教師在這裏成功“破圈”:粉絲超過1546萬的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羅翔、有着“哲學王子”之稱的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德峰、集物理學家和經濟學家於一身的陳平教授,網絡成為他們傳播知識的重要舞台。,對此,業內人士表示,B站既可以不斷填補社會網絡中的結構洞從而獲得信息和資源優勢,又憑藉包羅萬象、個性張揚對Z世代有着強大吸引力,高校教師因此在學校的三尺講台之外找到一種打破傳統師生關係的發聲、傳遞知識的渠道,並驅使着他們去尋找新的思路將知識更好地傳遞給受眾。另一方面,網友們在學習中則需要更自覺、有定力地在碎片化訊息中進行選擇和思考。,“不一樣的專業課”深受Z世代用戶追捧,高校教師在B站為何可以火出圈?這類老師的課件,內容或者風格,都極大滿足B站主要用戶——Z世代的心理需求。今年的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年度峰會上,嗶哩嗶哩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穀雨表示,B站里活躍着中國大概一半的年輕人,用戶的平均年齡僅為22.8歲,這個群體比上一輩人更願意接受新鮮元素,新傳播形式、新觀點、別樣風格對於他們來說更有吸引力。,“大家不是在等我,是在等待哲學”,王德峰在網絡上一節課的開場白,也詮釋了他“破圈”成功的真正原因,哲學可以成為當下人的精神養料。西方哲學中的主體面對客體、中國哲學中的天人合一如何去理解?王德峰通過舉例西方人用刀叉吃飯是“技術”、中國人用筷子吃飯是“藝術”,將難懂的哲學原理變成通俗易懂的小知識,化繁為簡,風趣幽默。,相對論、黑洞、引力等知識對於Z世代來說艱澀難懂,但在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趙崢的B站課程中,則變成了一個段子——“地球上的一對雙胞胎兄弟,一個在地面,一個坐火箭星際旅行。回來以後,飛行員的年齡好像變化不大,地面上的同胞兄弟卻已經成了老頭,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這類授課方式頗受Z世代的青睞。,《我的爸爸》 《十六年前的回憶》等課文早已將李大釗這位烈士的形象深刻地印在Z世代的腦海中。於賡哲在課程中通過李大釗和妻子趙紉蘭之間相濡以沫的片段,來介紹這位歷史人物鮮為人知的另一身份——中國最早女性解放的實踐者,由此解讀出Z世代更願意聆聽的“別樣的內容”。,融入B站氛圍的教師轉變思路成趨勢,自2018年開始,多位學者逐漸在B站、快手、抖音等新流量平台上“破圈”,2020年的疫情讓這一現象變得更加普及。和傳統的課堂不同,教師在三尺講台之外找到另一種更加平等的發聲渠道,收穫了一批“雲學生”。,如何融入B站氛圍?部分UP主捕捉到了Z世代耳熟能詳的熱點話題,於賡哲藉助熱映電影中的片段,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校教授尤靜波則將授課內容和當下流行樂壇的熱點人物結合。,部分UP主在授課內容和條理性上做改變。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經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中文系課堂上的經典篇目。B站上的年輕人來學習,想聆聽的不僅是父子情深,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在B站課程中對那個年代的父親的權威、父子兩代人複雜的親情關係進行分析,讓大家耳目一新。伴着倪文尖的解讀,網友在彈幕上回憶自己與親人交往的點滴,有自責也有對親子關係的反思。有網友表示,這節課是文學上的洗禮也是人生境界上的升華。,倪文尖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他在大學的《語文名篇研習》課上也講過《背影》,此次他給B站錄製視頻課程時,為了更好地面對想象中更多元的聽眾,在內容的結構化和條理性上做了調整, “在講課中讓自己更興奮,動作也更誇張一些,節奏也比當面授課更快一些,而收穫的反饋也更多更有意思——很多網友感慨,看了視頻更理解父親了”。,此外,也有部分教師的授課內容或風格與充斥着碎片化、二次元、娛樂化等元素的流量平台格格不入。鑒於流量平台上的知識內容的生產邏輯有別於傳統課堂,教師們不得不轉變思路,甚至需要如產品經理一樣思考授課內容,以更加寬容和開放的心態來授課,並接受彈幕上的評論甚至質疑。,學者提醒碎片化、簡化知識代替不了系統學習,相比傳統課堂,B站的課程更類似一種短平快的知識傳播方式,善於把握受眾心理,讓受眾更容易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找到所需要的點。網絡平台的授課能否取代傳統課堂?在業內人士看來,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何在?正如倪文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說: “大學課堂上的知識的架構是系統性的,而B站更多是隨機性和碎片化的,B站課程確實是很好的補充,但不能完全取代課堂授課。”所以說,當化身網友的學生登錄B站,通過搜尋感興趣的關鍵詞看直播學習,一般是難以系統性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上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嚴三九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傳統課堂上不僅知識系統性更強,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一問一答、組建興趣小組等多種方式教學相長,並以此激勵學生深度思考。同時,教師在B站上授課面對的聽眾更多元性,不得不將複雜的專業術語變得通俗,簡化了知識,對於學術的嚴謹性也有極大的挑戰。,專家同時指出,網絡學習對於學生的自覺性有着更高的要求。Z世代的創造和自我表達能力十分優越,他們前一秒可以是課堂上接受老師長篇大論的乖乖學生,后一秒就成了彈幕迭出、無拘無束地發表個性見解的網友,B站給了他們脫離傳統課堂場域的機會。但是,如果真要在B站學習而非簡單休閑娛樂,那就得首先調整為學習者的心態和姿態, “需要自覺地、有定力地去作出選擇和判斷”。
10
2021.08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377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