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全運會正在陝西舉行,107年前這樣的全國性體育盛會在北京天壇也曾舉辦過。北京天壇以明清兩代皇家祭天而著稱,少為人知的是,她同時也是中國近代運動會的發源地和承辦地之一。上世紀初,天壇曾開創性地承辦了多次不同級別的體育賽事,在社會上掀起體育運動高潮。,昔日皇家禁苑面臨轉型,清帝退位后,頤和園、天壇等昔日皇家園林面臨功能轉型問題,天壇、地壇、先農壇等甚至一度閑置變成荒地。1912年3月,晚清典禮院正式將天壇移交北洋政府內務部,1912年7月,農林部向國務院申請將天壇改為模範農田獲得批准,但並沒有改變荒涼的狀況。9月,報紙報道天壇附近因為地處荒僻,成為搶劫等犯罪案件多發地,警察多方偵查,抓獲7名罪犯。,1912年10月,“雙十節”來臨之前,北洋政府計劃將天壇作為國慶大典的舉辦地,后因荒廢情況嚴重來不及修整,改在“琉璃廠內搭棚舉行”,但京師議事總會決定從10月10日至10月12日將天壇開放3天,供市民遊覽,“往天壇觀者約五六萬人”,天壇的大型典禮和休閒遊覽功能由此逐漸被人們關注。,1913年1月,曾率領南京新軍起義的徐紹楨提議將天壇改為“最大之禮拜堂,嗣後凡值歲首第一月第一禮拜由大總統率同僚及國民前往舉行祭天之禮,其他禮拜日概聽國民隨時瞻拜,至祭天之日仍配以孔子。”同時建議將天壇空地改作公園、商場,供“國民往來遊玩,符禮拜休息之旨”。1913年1月,農曆大年初一至初十,天壇開放10日供市民遊覽。同年2月,南北統一紀念會在天壇舉辦。,肅穆天壇首辦運動會,首屆華北運動會的舉辦,為天壇成為近代北京體育文化勝地奠定了基礎。1913年5月26日,首屆華北運動會在天壇舉行,內務部指定天壇齋宮以北的空地為運動場,“警察總廳撥派工役數十名代為整治”。來自北京、山西、河北、天津等地的32所學校參加了比賽,“學生運動者計二百五十七人,觀者約一萬二千人。”時任大總統的袁世凱專門為運動會製備了兩座銀杯作為獎品。,首屆華北運動會是近代北京舉辦的第一次大規模運動會,同時也是1914年以前我國北方地區舉辦的規模最大的運動會,在近代北京甚至全國體育運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13年第5期《教育界》對運動會評價頗高:“京師為首善之處,學校林立然未嘗聞有聯合運動會之舉,今民國成立教育方針雖未有正當之規定,然於尚武精神不可不為提倡,此次聯合運動聞成績頗有可觀。”,1914年5月18日至19日,第二屆華北運動會仍在天壇舉辦。本次運動會有兩個主要目標,第一是選拔全國運動會參賽運動員,第二是為接下來舉辦的全國運動會測試場地。,天壇大門的高架牌樓“綴以松枝鮮花”,並專門設售券處,供市民購券觀賽。運動場分東西兩部分。會場實行男女分坐,男觀眾統一坐南邊,女觀眾統一坐北邊。運動場中間擺設了各種獎品,供觀眾参觀,政府專門安排了軍警維持會場秩序。來自北京、天津和河北的27所學校參加了運動會,但因陰雨天氣,觀眾數量不多,“男賓不過千餘,女賓不過百餘人”。本次運動會一大亮點是新增了網球、籃球、排球、足球、棒球5個球類表演項目。,1914年5月20日,第一屆北京教育運動會在天壇舉行。本次運動會在全國運動會開始前一天舉行,比賽項目主要為棍棒、徒手、球杆、舞蹈、槍操、啞鈴等團體操表演,聲勢頗為壯觀,為全國運動會增添了氛圍。青年會、民國大學、匯文大學、北京師範學校、高等師範附屬中學、陸軍軍需學校、公立第九小學、公立二十九小學8個團體參加了比賽,團體操演項目參加總人數近800人次。各團體表演節目十分緊湊,每個表演節目長度為10分鐘、15分鐘、20分鐘不等。,1914年全國運動會前,天壇運動場已經成功舉辦了首屆華北運動會、第二屆華北運動會、第一屆北京教育運動會等較大規模的體育賽事。,各界籌辦全運會,1914年全國運動會的舉辦,是天壇躍升為近代中國體育文化勝地的標誌性事件。運動會舉辦時間為1914年5月21日至22日,這是封建王朝退出歷史舞台後的第一次全國運動會。,在之前的歷次運動會承辦過程中,天壇逐步完善了專門的體育場。1914年全運會前,中央政府特別撥款對天壇體育場進行了修整和擴建,新建網球場、籃球場各2塊,排球場、足球場、棒球場各1塊,並於運動場東西兩半部分的中間建成了500個觀眾座席,加上周邊座席合計可以容納900餘名觀眾,這在20世紀初的歷史環境下可謂國內少有。1914年5月20日《順天時報》報道稱,該會場之建築費約2000銀元,“其宏富較年前更完美”。修建過程中,外交部、陸軍部、司法部、農商部、教育部等均直接撥款,其中外交部撥款500元,陸軍部捐洋300元,教育、司法、農商三部各捐洋百元,很多政要也以個人名義捐款。,天壇全運會籌辦的其他環節也得到了官方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交通部雖未直接捐款,但允諾“運動員來京時火車減價四成,滿二十人以上者且許由鐵路局特掛二等車一輛,仍按三等六成價以示優待”。運動會還獲得官方樂隊的支持,“場中有總統府軍樂隊及步軍統領衙門軍樂隊,二隊依次奏樂,音韻鏗鏘”。軍樂隊的助威增加了運動會的儀式感,場景十分壯觀。,航校飛機空中助威開先例,天壇全運會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96名運動員參加,分東西南北四支隊伍進行競賽:黃河以北各省為北方隊,江蘇、浙江、江西和安徽組成東方隊,湖北、湖南、四川和貴州為西方隊,廣東、廣西、福建及雲南合組南方隊。運動會項目有田徑、足球、籃球、排球、棒球、網球6個大項,細分為23個分項。田徑項目計量單位為英語國家的“碼”,而非當時奧運會通行的計量單位“米”。,在具體競賽項目上,主辦方設置了100碼、220碼、440碼、880碼、1英里、5英里、120碼高欄、220碼低欄、跳高、跳遠、撐竿跳、鐵球、鐵餅、半英里接力跑、1英里接力跑、五項運動及十項運動,合計17個項目。籃球、排球是當今世界流行的幾大球類運動,其被列為天壇全運會比賽項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大球類運動20世紀初已經在中國開始流行。,天壇全運會還沒有金銀銅獎牌制度,每項比賽獲獎选手稱呼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每項比賽取前三名折算為3分、2分、1分,最終按照分數進行排名。最終北方隊、東方隊、西方隊分別獲得第一、二、三名。北方隊有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運動員,佔據主場優勢。運動會沒有設置女子項目,僅有男子項目。,天壇全運會的舉辦推出了國內最早一批運動明星,如清華學校學生黃元道,一人進入六個項目的前三名,更是獲得110碼高欄、220碼低欄和10項運動三個項目的第一。通州協和書院學生李如松獲得4個項目的前三名,110碼、220碼、440碼三個項目第一名。黃元道和李如松兩人因成績優秀,1915年代表中國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遠東運動會。,運動會還有一個“彩蛋”——成立不久的南苑航校在空中助威。為了迎接本次全國運動會,南苑航空學校於5月21日和22日下午,在會場上空盤旋飛行,“賓客咸起仰視鼓掌歡迎,該艇飛繞數匝乃沖高飛去”,“擲下紙花無數,游者爭拾之”。駕駛飛機在空中對某一活動進行助威,這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屬於首次。,天壇全運會參會人數眾多,在當時可謂京城盛會,熱鬧非凡。有竹枝詞描述:“車水馬龍數歸程,十里京華笑語傾。”《順天時報》報道:“時逢初夏,地屬圜丘,添來美景,影翻五色之旗,奪得錦標,聲動萬人之掌,此非天壇之運動大會乎!”《申報》報道:“第一日中外士女蒞會参觀者約計有一萬五千餘人之多,會場所設頭等座、優待座、普通座均異常擁擠,至不能容。”運動會第二天“為最終之決賽,以致各界士女及外賓等蒞會参觀者較前尤眾”。,功能轉換背後是文化轉型,清末民初,天壇從皇家封建祭祀場所演變為現代運動會舉辦地,功能轉換背後蘊含了這一空間的文化轉型,封建專制的標籤漸漸淡化,現代文明的氣質不斷增強。,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代新式體育運動引入中國,並逐漸在國人中發展,這其中各類運動賽事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提倡現代體育運動,舉辦運動賽會對於近代中國具有重要意義,正如當時報刊對天壇全運會的讚譽之詞:“集一國之青年,為競技之盛舉。會員既人人奮厲,會場亦井井有條,誠可發揚尚武精神而一洗‘東亞病夫’之謂矣。”舉辦運動會,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近代中國對現代文明和民族強盛的追求。
27
2021.09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409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