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中軸線不僅是北京的建築軸線,也是文化的軸線。晚清、民國年間,北京正陽門以南的天橋成為古都文化地標之一。其實在古都中軸線的悠久發展史上,有過元、清兩座時代不同的南北“天橋”,萬寧橋才是北京中軸線上最早的“天橋”。,此天橋非彼天橋,最早將元、清兩代“天橋”混而為一的,是民國年間的方濟川。他撰寫的《天橋納涼詩》記錄了晚清、民國年間北京南城天橋地區的繁盛景象。其中提到:“水心亭上耽醇酒,歌舞台前聽鄭聲。豈是長安人盡醉,不知大廈近將傾。”又稱:“五百年前一石橋,今來此處也魂銷。酒茶樓畔笙歌醉,車馬叢中粉黛嬌。”,方濟川在詩中注稱元人著有《題天橋詞》:“莫道斜街風物好,到此處,便魂銷。”又於序中斷言“橋在北京南門內,為元代妓舫遊河必經之地”,直接將清代天橋的歷史追溯到五百年以前,即始於元代的石橋。這一說法,1951年再經文化學者張次溪載入其編纂的《人民首都的天橋》一書,此後廣泛流傳,多謂“北京的天橋,始建於元代”。,後人競相徵引“元人《題天橋詞》”,以表明北京南城天橋歷史之悠久、文化之深厚。然而正如姜緯堂先生所言,此“元人”究竟為誰,所謂“天橋詞”載於何處,卻從未見考證。方濟川詩中的摘引,當出自元代詩人許有壬的《飲海子舟中答人招飲斜街》:,柳梢煙重滴春嬌,傍天橋,住蘭橈。吹暖香雲,何處一聲簫。天上廣寒宮闕近,金晃朗,翠岧嶢。誰家花外酒旗高,故相招,盡飄搖。我政(正)悠然,雲水永今朝。休道斜街風物好,才去此,便塵囂。,方濟川以許有壬詞中提及“傍天橋,住蘭橈”,故在自己贊詠天橋的《天橋納涼詩》中籠統注為“元人《題天橋詞》”。他將原詞末句“休道斜街風物好,才去此,便塵囂”,誤錄為“莫道斜街風物好,到此處,便魂銷”,應是歌賦之時憑記憶夾注,所謂“詩無達詁,文無達詮”,不必深究。但許有壬詞中所說的元代“天橋”,是否就是晚清以來繁盛一時的城南天橋,卻值得探討。,許有壬是元代著名文學家,其《飲海子舟中答人招飲斜街》生動描繪了元代傍依“天橋”的海子附近柳綠春嬌、簫笙宛轉,一派鶯歌燕舞的繁華景象。方濟川或以其詞中稱友人“招飲斜街”,而清代天橋之北亦恰有以煙花柳巷聞名的楊梅竹斜街,遂將二者誤而為一。然而此元代“天橋”,非彼之清代“天橋”;此元代“斜街”,亦非彼之清代“斜街”。,“天橋”位於海子上,元初劉秉忠設計元大都的街巷大道時,基本上南北、東西方向取直,僅有鐘鼓樓以西依原來水岸地勢形成著名的斜街,亦即沿用至今的什剎海東岸鼓樓西大街。許有壬詞題已明謂“飲海子舟中”,指出其聚飲地點為“海子”。,海子即元代大運河修通以後的積水潭,明代《長安客話》稱其“汪洋如海,故名海子,俗呼海子套”。元代狀元宋本曾作有《海子詩》:“渡橋西望似江鄉,隔岸樓台罨畫妝。十頃玻璃秋影碧,照人騎馬入宮牆。”可見其地距離元代皇宮之近。許有壬詞中的“廣寒宮”,指的也正是元內廷瓊華島上的廣寒殿。,廣寒殿始於金代,元世祖至元初年重修,因地處海子之南,金碧輝煌,觸目可及,故許有壬在詞中感嘆“天上廣寒宮闕近,金晃朗,翠岧嶢”。可見許有壬所說的“天橋”,顯然就在大都城北的海子附近,與清代位於正陽門以南的天橋毫不相干。,事實上,許有壬所說這座北京史上最早的元代“天橋”,就是今古都中軸線上赫赫有名的萬寧橋,亦名海子橋。,清代《日下舊聞考》引元代《析津志》有記:“萬寧橋,在元(玄)武池東,名澄清閘,至元中建,在海子東。至元后復用石重修,雖更名萬寧,人惟以海子橋名之。”海子橋又稱越橋、月橋,俗稱三座橋,明代以後還有北安橋、地安橋、後門橋等稱呼。元禮部尚書馬祖常所作《海子橋》詩稱“南望蓬萊觀,行人隔苑牆”,又謂“宮樹飄秋恭弘=叶 恭弘,江船認石樑”。明初狀元曾棨也作有以“海子橋”為名的詩歌,略謂:“鯨海遙通一水長,滄波深處石為梁。平鋪碧甃連馳道,倒瀉銀河入苑牆。晴綠乍添垂柳色,春流時泛落花香。微茫迥隔蓬萊島,不放飛塵入建章。”建章宮為漢武帝劉徹修建的皇家宮苑,這裏借指元代繁華的宮廷建築,形象地再現了元明海子橋別具一格的歷史變遷與人文風景。,海子橋為何譽稱“天橋”,許有壬之所以將元代海子橋譽稱為“天橋”,或與清代城南“天橋”之得名相近,首先在於此橋為元代帝王往來兩都必經的“天子之橋”。元世祖統一中原后,設上都、大都南北兩都,並實行兩都巡幸制度。每年二、三月草長鶯飛之際,元帝率領宗王貴族、文武百官,浩浩蕩盪從大都出發,到塞北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境內)駐夏,處理政務。八、九月秋冷草黃時節,再從上都返回大都過冬。而每年春季元帝自大都北上,出宮最先經過的地方便是海子橋。秋季從上都南返,海子橋則成為其入宮前的最後一站。,西山泉水匯入城北積水潭后,江南船隻可以直接駛入大都城。元世祖御駕途經海子橋時高興地為“通惠河”賜名,以寄託“通暢南北、惠濟天下”之旨。這座橫跨河道南北的“天子之橋”,也由此見證了北京運河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幕。,其二,則是用來形容其橋面高峻,似“天上之橋”。元代海子橋為京杭大運河千里北上的終點所在,地處通惠河連接積水潭的關鍵位置。其時運河新通,千帆雲集,竟日不息。海子橋西側的澄清閘,成為控制運河水量、保證漕運暢通的關鍵設施。元人有詩描寫澄清閘換閘之艱難:“六丁竭力用工夫,不用長虹枕海隅。石齒冷涵雲跡潤,樹頭寒掛月輪孤。”海子橋初為木橋,後來才改為石橋。由於橋下漕船往來頻繁,橋樑距離水面自當留出相當高度。尤其是澄清上閘關閉、下閘開啟時,運河水位下降,海子橋之高峻,更加引人注目。,到元代中後期,由於受水量限制,進入積水潭的漕船越來越少。《析津志》稱為“蓋江南直沽海道來自通州者,多於(齊化門)城外居止,趨之者如歸”。尤其是明初將北城牆南移至德勝門、安定門一線,永樂年間又將原通惠河部分河道圈入皇城,千里漕運的終點碼頭便轉移到城外大通橋、通州、張家灣沿線。元代繁華一時的城北積水潭,此後逐漸衰落。元朝滅亡以後,兩都巡幸制度自然終止。因而明清時期的萬寧橋,雖不失為城北勝跡,但屢經修葺后,不再擁有昔日“天子之橋”“天上之橋”的亮麗風采。元大都北城一代“天橋”的盛名,隨之湮滅。這或也是清代“天橋”興起后,時人將二者混為一談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見,北京歷史上有過兩座著名的“天橋”,一為元代“天橋”,一為清代“天橋”。兩座“天橋”一北一南,前後呼應,在北京城市發展史上都起過重要的歷史作用,成為古都中軸線上兩座最為重要的“文化之橋”。尤其是稱為元代“天橋”的海子橋,已成為古都中軸線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建築,有“古都中軸線上第一橋”之美譽,也將在北京未來的文物保護與社會發展中,發揮出更大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作者:鄭永華 北京市社科院歷史所
18
2022.03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501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