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陳彥:永遠懷念25歲前在鄉村城鎮的生命實踐

20

小說的開頭是一幕來自貓頭鷹視角的舞台劇,它目睹了一棵長在兩家地畔子中間的百年老樹被連根挖起,隨即被販賣到都市,不知去向……著名作家陳彥新作《星空與半棵樹》的故事,由此開始。,作為擁有半棵樹產權的溫如風,踏上了尋找自尊與公義的道路;而熱愛觀測星空的小鎮公務員安北斗,被安排了“觀照”溫如風的工作。在一場巨大的時代變革與演進中,我們既仰望星空,又努力去傾聽小人物的訴說。,從舞台到更大的“舞台”,從“舞台三部曲”到《星空與半棵樹》,陳彥說,在寫《喜劇》的過程中,就已經萌發了《星空與半棵樹》的寫作慾念,這個“轉向”是自然發生的。“一切從生活出發,也努力表達着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生態主義與象徵主義的情愫。”陳彥說。,中青報·中青網:你的創作有了一個怎樣的轉向?,陳彥:《星空與半棵樹》是有別於“舞台三部曲”的一個新長篇,有別指的是它所用的材料和敘述的方法有別。《裝台》《主角》《喜劇》是從舞台人生的角度,拉開社會的更多面向,看似聚焦演藝人生,其實也是在講述人間百態。而《星空與半棵樹》是從鄉村、城鎮、都市,农民、公務員、職員,家庭、家族、婚姻、愛情,科學、自然、經濟、社會等多個層面,去打開一個豐富的現實世界,充分展示我所想書寫的廣闊的現實人生。,中青報·中青網:從某種程度來說,《星空與半棵樹》無論從標題還是內容,都是“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結合。當你聽說半棵樹的故事後,為什麼想到和星空一起寫?“半棵樹”與“星空”的象徵意義是什麼?,陳彥:是的,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本身就是哲學的兩面,仰望星空正是為了更好地腳踏實地,而要做好腳踏實地,又必須仰望星空,從而找到腳踏實地的理由,否則,腳踏實地可能會踏得毫無價值。只有遼闊的視野與較高開放度的思維,才可能養護好我們的腳踏實地。,當我第一次聽到由半棵樹歸屬權所引發的一連串矛盾時,腦子中立即出現了一個十分微末的東西與一個十分博大的東西之間的辯證關係,二者的對照所打開的是十分廣闊的現實和精神空間。如果眼光只停留在半棵樹上,小說可能寫得很窄、很小、很閉鎖,也就毫無意義。,無論“星空”還是“半棵樹”,都是在努力洞穿人與自然、人與人際、人與自身的複雜結構與精神隱秘。“半棵樹”與“星空”,其自身就象徵著小與大、窄與寬、薄與厚、輕與重,夏蟲、山泉與雷鳴、驚濤之間的複雜而辯證的諸種關係。而在這些關係中,蘊藏着理解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的隱秘通道。,中青報·中青網:安北斗迷戀星空,溫如風為“半棵樹”的權利問題訴求不歇,如何理解他倆最終“殊途同歸”?,陳彥:溫如風是一個勤勞的农民,他愛家庭、愛老婆、愛孩子,風裡來雨里去,就是為了過好小康人家的生活。他也是一個有文化的农民,他的小康生活包括做人的尊嚴,是個面子和裡子都要的人。因此,他就顯得“軸”一些,在半棵樹的權屬上有點分寸不讓的感覺。,可話又說回來,面對孫鐵鎚這樣的村霸,沒有溫如風這樣的“一根筋”也不行。公平、公道、正義是需要有人去呼喚的,溫如風就是那個死不回頭的呼喚者。可能有點討厭,但他有自己的邏輯與道理。,安北斗始終就為他的“半棵樹”所有權“耽誤着青春”,倆人是同學,又是“貓抓老鼠”的“對手”,但其本質屬性仍是殊途同歸的“道友”——在維護公平、公正和人的尊嚴上,他們身份不同,處境也異,但觀念是相通的。安北斗情願放棄自己的前途守護溫如風,體現的正是作為基層公務員的責任擔當。,中青報·中青網:小說中安北斗、南歸雁是基層公務員,可以看見他們的不易、無奈與堅守。現在有大量大學生正走向基層,他們也許有着同樣的志向和同樣的迷茫,你對他們有什麼想說的嗎?,陳彥:安北斗是最基層的一個小公務員,他在上大學時愛上了天文學,喜歡仰望星空。他所工作的小鎮,由於遠離城市,也的確是一個十分有利的星空觀測點。因此,他始終沒有丟棄這個愛好,並且還在浩瀚星空中,希望有一顆屬於自己的小行星發現,以及命名權,這是他仰望星空的巨大抱負與理想。,然而,腳下要做的具體工作又充滿了雞毛蒜皮的鄉土與灶火氣。地上的事都沒搞明白,還仰望什麼星空?這甚至遭到了包括老婆在內的諸多世俗的嘲弄與唾棄。小老百姓溫如風半棵樹的權利追訴問題,又讓他全面負責。理想與現實、腳下與遠方的濃烈詩意與厚重生活,便交織出無盡的浪漫、無助、焦灼,甚至荒誕,可他又始終堅韌地維護着一個小老百姓利益訴求的上達通道。,南歸雁也是一個基層公務員,他懷揣巨大抱負,力圖有所作為,想把一個鎮“點亮起來”,開發旅遊,但事與願違,想幹事反倒沒有干成事,最終在反覆試錯中獲得生命與精神的螺旋式上升。當他重新歸來時,星空與半棵樹的啟示,讓他對腳下的土地有了更加實際的把握,也有了發展生態旅遊的新思考和新選擇。這是一個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奮發有為、不畏艱難、與時俱進且最終有所作為的青年幹部形象。,基層是最鍛煉人的地方。一個有志於投身時代和社會事業的人,應該了解中國社會基層,那裡能獲得漂浮在上面永遠也獲得不了的東西。我永遠懷念自己25歲前在鄉村、城鎮的生命實踐與記憶。,中青報·中青網:書中有許多關於星空/宇宙的知識,你是一個天文愛好者嗎?你從星空中獲得了什麼?,陳彥:我算是一個天文愛好者。天文學的根本是觀測,科學的根本是實驗。仰望星空其實就是觀測。人類由對星空的好奇與觀測,知道了自己渺小的方位,從而也知道了宇宙的無邊無岸,並從恆星、行星、太陽系、銀河系這樣一些無窮大的構造中,懂得了萬有引力、相互作用、相互制衡、彼此成就也彼此吞噬的秘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