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_從冷門走向熱門,中國“小眾”博物館的“變身三計”

20

時值暑假,北京市民劉佳雯帶著兒子第三次参觀了中國電影博物館。“雖然位置稍遠,但孩子對電影很感興趣,就多來了幾趟。”劉佳雯對記者說,她和兒子都算是“探館達人”,除了常去大型綜合類博物館,近幾年也越來越鍾情專精某一領域的“小眾”博物館。,劉佳雯母子並非個例。2016年至2020年,中國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館,截至2020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已達5788家。隨着越來越多博物館建成和開放,擁有更多選擇的民眾開始嘗試走進展陳特定種類展品的博物館,不少專門類博物館也在通過一系列“招數”“變身”,推動展品及其背後的故事從冷門走向熱門。,“變身”第一計:打破專業壁壘,在業內人士看來,一些“小眾”博物館前些年不為大眾熟知,部分原因在於其專業門檻。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張勁碩長期從事科普工作,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國家動物博物館是屬於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管理的科研部門,因研究需要對外開放時間相對較晚,所以最初大眾對該館並不熟悉。但隨着近年來科普話題熱度走高,動物博物館逐漸吸引了一批家長帶孩子入館参觀學習。,“我們館很早就有了夜間開放活動。疫情前每月還有科普講堂,在愛鳥周等時間節點還會組織孩子們自己觀察動物,不止教授知識,也會傳授研究方法。”張勁碩說,專門類博物館發揮展品、人才等方面的專門優勢,能激活社會教育功能,補充學校教育,而家長也為此愈加頻繁地帶孩子造訪博物館,感受知識的魅力。,在打破專業壁壘這件事上,不少專門類博物館也在釐清自身定位。以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為例,其展品體現的科學研究方法符合青少年在一定年齡普遍具有的求知探索心理。張勁碩認為,對動植物的研究來自於博物學,這一學科所需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對年輕一代了解世間萬物聯繫有很大幫助,也更能吸引青少年觀眾。,“變身”第二計:打通傳播渠道,無論是電影、汽車等大眾消費品,還是動植物、地質等自然科學,“小眾”博物館所囊括的生動知識常能吸引到人們關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融媒體中心主任張辰亮是一位科普“網紅”,靠闢謠“水猴子”等奇特生物謠言擁有眾多粉絲,他近期製作的國家動物博物館探訪視頻給該館帶來不少年輕訪客。,近年來,不少像張勁碩、張辰亮這樣的專業人士致力於把博物館專業知識“打包”傳播,吸引觀眾前來“打卡”。,比如,通過在網上對雲南象群北移南歸、杭州金錢豹出逃等熱點事件進行解讀,科普博主們成功讓更多人對動植物的生存習性和環境產生興趣,進而帶動人們走進相關專業博物館,帶起一波關注自然科學的熱潮。,“除了線上,線下的溝通渠道也很重要。我從剛剛到國家動物博物館工作開始,就去小學上科普課,已經堅持了12年。”張勁碩說。,越來越多博物館領域的專業“大咖”也在加入科普行列。張勁碩介紹,北京天文館館長、中國古動物館館長、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館長等都加入了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通過更多融合線上線下的宣講,吸引人們走進博物館擁抱科學。,“變身”第三計:打造文化“名片”,數據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國博物館的年度参觀人數由7億人次增長至12億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億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觀眾數量由每年2.2億人次增長至2.9億人次,“博物館熱”正持續升溫。,“小眾”博物館如何借勢而起?不難發現,已有越來越多專門類博物館尋求差異化發展,致力於成為所在城市或某一領域的文化名片。,在世界遺產之城泉州,該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展列着古代海船、宗教石刻與外銷瓷器,展現着宋元時期的輝煌航海成就;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則通過歷代反映運河主題的古籍文獻、書畫、碑刻等文物展品,展現運河兩岸風土人情與自然變遷。,“博物館行業已經意識到,應通過展品講述所在地域的故事,而非像過去那樣千篇一律展示同一類展品,成功的專門類博物館可以成為當地的文化‘名片’。”張勁碩說。,未來,隨着民眾精神生活需求的上升,越來越多專門類博物館將走入人們視野。“博物館應有自己的性格和氣質。”張勁碩認為,帶有“個性”的專門類博物館將為塑造城市的文化提供助力,成為一座城市的“起居室”和“會客廳”。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