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劉天池:學表演,到底是在學什麼?

20

多年前,劉天池因為在張藝謀電影《活着》中飾演啞女鳳霞一角而出道;後來赴日本四季劇團學習;學成歸來后,她不僅出演了眾多影視話劇,還成為了一名表演指導老師,並創辦了劉天池表演工坊。在擔任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副教授同時,她還在《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等綜藝節目中擔任表演指導,培養出不少行業中堅力量和新生代職業演員。,9月11日,成立五年的劉天池表演工坊,舉辦了主題為“請開始你的表演!”的年度開放日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內容,讓到場嘉賓和觀眾體驗到了與表演藝術為伴的充實感受。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劉天池談到了對表演藝術和演藝行業現狀的態度,呼籲整個行業更加尊重職業精神,尊重表演藝術,尊重認真從業者,以及她對藝術、生活和人生的種種思考。在她看來,“表演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教育,則是激發這項奇妙能力的老師。在老師的引領下,保有好奇心、想象力、行動力的人,能發掘不一樣的內心,然後懷揣發現驚奇的喜悅,通向更廣闊的人生境地。”,練好“武功”幫助年輕演員應對“戰場”,記者:你是中央戲劇學院的教師,為什麼還要在學校之外創辦這樣一個表演教學工坊呢?,劉天池:表演不是學了四年就學完了,就能都掌握了。四年的學校學習其實僅僅是入門。專業院校四年的完整教學體系,是把一個普通人訓練成具備創作能力的演員,讓他能夠掌握一些打開自己身體的方法,具備演員的一些基本技能,懂得建立角色的心理狀態。但現在很多學校的教學,培養出的是半成品。學生們到外面拍戲時,由於拍攝現場的時間問題,還有一些主創的能力問題,導致很多年輕學生在“武功”還沒有嫻熟的時候,就已經被扔到了“戰場”上,那一定是“丟盔卸甲”的狀態。面對年輕演員們的這種困境,我跟我的好朋友也是後來的合伙人李梅說,我們做一個工作室,來延續一個“第5年教學”的概念吧。當學生們在“戰場”上“丟盔卸甲”了,我們去幫助他把學習的慾望、技能,整合到一個嫻熟的狀態,去應對各種各樣的“戰場”,他的信心才會增強起來。所以在2016年,我們做了工作室。,記者:工作室會對演員進行什麼樣的訓練呢?,劉天池:我在表演上一直堅持這樣一個原則:英雄可以不論出處,但是想成英雄,就得有點武功招數。所以我們工作室會對年輕演員進行“魔鬼式”專業訓練。我告訴這些孩子,在課堂上被我們老師打壓,遠遠好於你們到了拍攝現場被別人打壓。而且別人打壓你們,我會心疼。因為我們老師一方面是訓練者,同時也一定是保護者。但現場的一些導演或者工作人員,很可能直接就會對演員冷眼,或者言語上夾槍帶棒。打鐵還需自身硬,年輕演員要是想吃這碗飯,就應該把自己的專業弄好。對演員這個群體,我一方面希望這個群體能夠茁壯成長起來,同時又深知並心疼這個群體。其實演員比較脆弱,任何人都可以對他們評頭論足、指指點點,所以他們要承受的壓力很大。作為老師,我真心希望幫助年輕演員們趕緊成長起來,這樣才能讓這個行業走向正軌,這是我們工作室要做的事情。我經常說,“你是想當一個老師,還是成為一個老師?這是不一樣的。”當一個老師很容易,但成為一個老師並不容易。你要做到在你的整個場域把別人燃燒起來,把知識傳遞給一群年輕的孩子。,記者:演員和其他行業不同,有時可能一個沒什麼表演經驗的人,能得到很多人的喜歡,而一個非常有經驗的成熟演員,卻可能會面對各種質疑,甚至會對自己的演技產生懷疑。那麼演技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呢?,劉天池:表演、演技,其實跟一個人的生活經歷和閱歷是直接掛鈎的。在一個演員的藝術生命長河中,他的生活經歷、素質修養、眼界視野,只有一層一層地提升,才有可能隨着年齡的增長,駕馭更加複雜的角色。角色越複雜,演員的精神追求也就越強大。演員如果自己的閱歷和探究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不夠,碰到複雜的角色就完了。作為一個演員,要在情感的熔爐里大鍊鋼鐵,平時也要去滋養自己,而不是只用以前在學校學的“幾板斧”去應付。所以演員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職業,而且是跟自己的生活粘連得最為緊密的一項職業。作為演員,如果不抱住生活的根,就會騰空了,不知道去向哪了。而你對生活體驗的越深,你所扮演的角色就會越豐富。,角色為王幫助演藝行業整體提升,記者:你認為演員和明星有什麼不一樣呢?,劉天池:我們成立工坊的時候,也正是演藝圈亂象叢生的混亂時期,出現了很多流量明星,他們帶着大量的粉絲,背後依靠着資本的力量。他們來了以後,使原本學表演的一幫年輕演員被擠下去了。這些年輕演員沒有了生存之道,本來“武功”就還沒那麼健全,又開始學別的“歪門邪道”,也跑去維護所謂的粉絲,去上各種視頻平台,想盡一切辦法去市場里做一些什麼,反而把自己原有的表演能力給放下了。其實演員和明星的生產路徑是不一樣的,是兩個不同賽道出來的,但是現在發生了畸形的膠着狀態,導致了這樣的現狀。很多年輕演員本身並不具備明星的能力,自己的表演技術又沒那麼嫻熟,但整個時代的大車輪把他們給裹挾進去了。這樣就讓普通觀眾難受了,因為他們的作品水平參差不齊。好在現在已經開始正本清源了,大家認識到,演員還是要有演員的職業能力的。,記者:到你們工坊來學習表演的,全都是演員嗎?,劉天池:我們工坊之前來了一群從美國學習藝術回來的留學生。他們因為疫情的原因,沒回美國。他們在美國的學校所學的專業並不是專門的表演專業,有學導演的,有學製片的,還有學攝影的,但他們都表示一定要學學表演。這個現象很有意思,這些在國外學習藝術的留學生,他們都意識到,自己雖然是在其他崗位,但表演是作品終極的呈現,所以大家都對表演產生興趣,都應該有所了解。但我們現在的拍攝現場,很多其他工種對表演幾乎是不了解的,或者只停留在道聽途說,然後他們把對表演道聽途說的、特別片面的一些要求,在現場扔給演員,告訴演員“你應該這麼演!”演員就更懵了。所以我覺得,如果想讓一個作品特別好,圍繞着創作本體的所有職能部門的人,尤其是核心創作職能部門的人,都應該對表演有所了解。即使你不一定是一個身體力行的表演者,但你應該知道什麼是表演,否則你說出來的話,或者你參与的意見,都有可能讓年輕演員完全手足無措。,記者:看來影視戲劇行業的各個工種,都應該對表演有一定的認知和了解,才能幫助整個行業提高進步。,劉天池:是的,一部作品的好壞,不是演員一個職業的責任,其他各工種都應該有共同的責任。當年張藝謀導演拍電影《歸來》的時候,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他說:“天池,你跟了我這麼多年,我就想問你,片場誰為王?”我當時腦子里第一個蹦出來的答案是“導演”,我就說:“是你嗎?”他說:“不是。你再想。”我就尬在那裡,不知道說什麼。張藝謀說,片場里,所有人共同認知的“王”,應該是角色。演員也是為角色服務的;導演也是為角色服務的;燈光、布景所有各部門職位角色,都是為角色服務的。所以除了角色之外,大家都不是“王”,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耀武揚威,或者獨樹一幟,而是一定要把角色演好,所有人都是圍繞着角色來工作。我從此以後就記住了這句話:“角色為王”。所以我現在面對很多現象能夠跳出來看,我能夠知道如何保護現場的氛圍,因為角色是王,角色是唯一跟觀眾交流的人。我覺得,如果我們整個行業真的能夠正本清源,真的回到一個原點時,我相信我們的表演就不再是一個玄學,而是一個科學。因為我堅持的不是表演有多麼重要,表演當然很重要,但大家共同去把角色塑造出來,可能會更重要。,服務大眾讓人生變得更美好,記者:現在很多普通人在學習戲劇,學習表演,我看到你們的開放日活動有很多孩子參加,感覺現在戲劇藝術、表演藝術越來越被應用到大眾的生活當中。,劉天池:應用戲劇其實是一個特別大的分支,也是我們工作室從2018年開始去研究和實踐的一個重要場域。我們邀請過英國、美國、挪威等國際老師,來給我們傳輸一些在西方已經很成功的教學方法。應用戲劇的產生,源於二戰之後整個歐洲面臨一種精神上的坍塌,大家覺得生活無望,那時也是先鋒戲劇最旺盛的一個時期。這個時候,有人突然發現,戲劇並不僅僅是單純的專屬藝術家創作的藝術品,戲劇還可以是一種手段、一套工具,可以同時服務於我們生活和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包括我們的無處安放的情感和情緒,能夠在假定的情境下,用比較安全的手段進行一些表達,所以即興戲劇、教育戲劇、戲劇治療等等這些就應運而生了。戲劇有治癒的功能。有些人人格有一些缺陷,或者心理有一些不健康的東西,當他能夠有這樣一個場地去釋放的時候,他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我有一個學員,他是個紀錄片導演,他當時來我們這裏一定要學表演,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我要解決我自己的問題。”他已經意識到表演其實是可以解決他的問題的。他昨天還給我發了很長一段信息,他說:“老師,我最終並不是要做一個演員,但是在戲劇工坊的這段時間,讓我治癒了。”所以我覺得,這也是戲劇非常大的一個功能。表演探討的是人的學科,是人的總和,所以表演也是解開生活領域難題的一把鑰匙。,記者:你們工作室現既有面對專業演員的表演教學,也有面對大眾的戲劇教育?,劉天池:對,我們會嚴格區分開。專業線部分,面對的是藝術門檻裏面需要的專業演藝人才,他們要經過嚴格的“魔鬼式訓練”才能入行。面對大眾的戲劇教育,是通過戲劇和藝術的方式,讓人提高表達能力、適應能力,在生活中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角色。現在我們工作室的戲劇教育主要集中在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對孩子的教育戲劇,另一部分是服務於學校的。我們也在思考,如何把素質教育和學科教育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把大家都培養成演員。戲劇教育不能全都培養演員,這太嚇人了,這個不是我們的目標。我要做的,是讓表演和藝術變得更真實、更生活,更好服務於大眾。


Nocower-Pro,清新简约的主题,来自无所畏,向前闯,让勇气充满自己!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