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清華版《山海經》再加印:“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

20

2015年,清華唯美版《山海經》出版,這一對《山海經》的畫冊式演繹隨即引發關注。2021年,這一經典圖冊迎來第27次加印,其中對於東方之美的呈現和解讀依舊吸引着眾多讀者。,據介紹,清華版《山海經》自2015年出版以來,引發山海經圖冊出版潮流,其插畫師精研繪圖歷時8年,歷時3年的創新裝幀讓數十萬讀者樂於對其進行收藏。,集敦煌壁畫、古希臘瓶畫、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水墨意境、比亞茲萊唯美主義等於一身的清華版《山海經》,科學且完美地展現出“中國美”,而精練通俗的解讀拉近了讀者與這部神奇作品的距離,令更多人體驗到陶淵明“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的至樂之境。,擔任該書繪圖的陳絲雨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本科、碩士學位,后赴美國留學,獲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后定居德國,目前是自由插畫家,繪本作家,作品曾入選美國插畫年鑒。,談及山海經的繪製,陳絲雨表示,“和很多人不同,在讀《山海經》文字之前,我已經見過不少《山海經》中的古畫了,其中就有西王母。所以,第一次讀《山海經》中記載的西王母時,我很驚訝,因為這和我原來見過的西王母畫像完全是兩個樣子。相比被畫成各種仙女樣子的西王母,我更喜歡山海經里這種充滿了原始野性的西王母的形象。”,“《山海經》里的西王母蓬髮戴勝,豹尾虎齒而善嘯。我想用絕然不同以往的畫法表現一下蓬然的頭髮和佩戴的裝飾,突出野性來,虎齒經過考慮以後還是把它包在閉上的嘴巴里,豹尾則用了一點抽象隱喻的筆法,希望讀者不會感覺突兀,又能在細細觀察時找到這條與眾不同的豹尾。這樣構圖,就是想保持西王母莊嚴肅穆的神聖感,而這樣的感覺又給人無與倫比的、有穿透力的美。西王母的身姿採用了佛像的經典姿勢,手勢也是大家熟悉的佛像的手的姿態,身體的部分為避免泯然眾人的感覺,而刻意簡化了。這樣更加突出了繁盛的蓬髮,以及頭上戴的巨大裝飾品。既然西王母已經不是普通的溫柔美麗的女神了,我想面孔也應該有一些凌然於萬事萬物之上的肅殺氣息,所以,眼睛特別畫成了看向不同的方向,代表了日月晝夜的不同,也顯出她作為神的特別之處。最終這個形象的整體感受是東方的,但是,細節中有西方的影子。因此,這個西王母是屬於宇宙的,全人類的,多元文化疊加的,所以,讀者反饋覺得特別有新鮮感。”陳絲雨說。,該書註譯者孫見坤系復旦大學“博雅杯”徵文全國僅有的兩個一等獎獲得者之一,現就讀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生,擅長《山海經》研究。,孫見坤認為,對於《山海經》而言,文本與圖像同樣重要。他表示:“非常可惜的是,《山海經》的古圖很早就已經失傳了。從現有的史料來看,從東漢開始,我們就已經找不到《山海經》古圖依舊存世的證據了。因此魏晉時期流傳的《山海經圖》,很有可能是經過漢人整理甚至二次創作后的版本。但即使是這個版本,到了南北朝時期也失傳了。於是,從南朝開始,就不斷有人試圖重繪山海圖,並由此形成了中國藝術史和《山海經》研究史上一個獨特的傳統。”,他指出,目前已知第一個重繪山海圖的是南朝梁時的大畫家張僧繇,也就是成語“畫龍點睛”中的主人公。雖然距離陶淵明只過了一百年不到,但曾經令陶淵明感嘆“不樂夫如何”的山海圖,在張僧繇的時代可能已經片紙無存。因此張僧繇重繪的山海圖,並沒有試圖復原古本或漢人整理本的《山海經圖》,而僅僅是將《山海經》中的神怪異獸予以分類,然後依據書中文字描述逐個畫出,最後彙集成卷。而這種畫法,也成為了後世一千多年重繪山海圖的畫家們所共同遵循的方式。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