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杏到下雪,最近,憑藉著堪比“大片”的景緻,故宮時不時就在網上刷一次屏。,四季更替、風霜雨雪……正在播出的12集大型紀錄片《紫禁城》同樣頗受關注,在講述歷史知識的同時,揭秘了故宮的建築之美、文物之美。,紅牆、金瓦,映照着歷史的塵埃。古老的紫禁城,經歷過什麼?,紫禁城的由來,《紫禁城》講述的故事,由一幅畫開啟。在文物《皇都積勝圖》中,記錄了大明都城南到盧溝橋北達居庸關之間,以及彼時北京百姓的生活。,其中,在白雲之下的宮殿顯得有些神秘。在萬曆《會典》中,它擁有了一個名字——紫禁城。,它的由來,與明成祖朱棣有關。結合明朝當時的情況,他決定遷都,心儀的都城,便是他的燕王封地所在——曾經的元大都。一場浩浩蕩盪的建築工程就此開始。,如今,北京城能見到元大都遺迹的地方並不多,但故宮仍能尋找到元大內的痕迹。比如斷虹橋,根據專家對雕刻風格的推測,其應該為元大內留存。,太和殿,這裡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盛大慶典的地方,早前叫“奉天殿”,據《明世宗實錄》記載,奉天殿“原舊廣三十丈深十五丈雲。”,御花園,明代稱“宮后苑”,現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神武門,明初稱玄武門,現仍為明初建築構架,東西六宮,是后妃居住休息之所。,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八大作”,紫禁城的營建,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片中提到,在建造紫禁城最初的十五年間,總共有上百萬來自各地的工匠和民夫先後參与。,比如工匠蒯祥。在紫禁城營建之初,他並不是重要的設計者,但卻成為了紫禁城誕生的見證者,多年後,蒯祥官至工部侍郎,成為紫禁城幾次重修乃至北京城修繕的主持者。,那個時代,建造宮殿的大部分工匠不可能被載入史書。正因如此,我們無從知道他們的名字和故事。然而,能工巧匠們依然可以憑藉另一種形式,被今人了解。,中國古代的宮殿,每一片磚瓦、石塊都是經過嚴格的層層篩選,有一些還要刻上工匠和監造官員的名字,以便出現質量問題能夠準確追責。,打破時空的禁錮,這些刻有名字的磚塊,讓人們彷彿看到了六百年來的鑄造者,鮮活地站在大家面前。,此外,營建北京宮城時,形成了一套嚴格形制的傳統宮殿建築施工技藝,被稱為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行內俗稱八大作。土作、石作……八大作的技藝造就了紫禁城,也流傳至今。,越來越鮮活的紫禁城,走過漫長的歲月,古老的紫禁城積澱着歷史與文化。,從1421年朱棣入主紫禁城開始,到1924年清宣統皇帝溥儀被請出宮,它做了503年的皇家私宅。1925年,它有了一個新名字——故宮博物院。,直至北京和平解放和新中國成立,紫禁城最終迎來新生。1987年,故宮以明清皇家宮殿的名稱正式入選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故宮博物院正是國家保護傳承中華文明,最重要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如今,古建修繕、文物修復、還有一個個熱門展覽……古老的宮殿正在越來越鮮活,越來越可親可感。,保存着眾多珍貴文物,承載着悠久的歷史記憶,紫禁城的文化內涵,早已超越了六百年的時空。
13
2021.11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4343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