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聯盟2號站_給你的收藏夾“吹吹灰”

20

“收藏了,等‘億’會兒就學。”,在社交媒體上刷到一篇深度好文、一個絕妙視頻,或是某項科普攻略時,你是否只是囫圇看完,習慣性放入收藏夾,暗想“等我有空再好好看”,隨即滑向下一個熱點。,收藏了等於健身了,收藏了等於學會英語了,收藏了等於會做這道菜了……這一屆網友都是資深“收藏家”,一鍵收藏后,“意念學習”模式開啟,似乎只要鏈接在手中,就擁有“下次仔細看”的無限可能。結局往往是,這些昔日視為寶藏的內容如同發黃的舊書堆,難有再次翻看的機會,只能躺在收藏夾里被迫“吃灰”。,鏈接越來越多,“灰塵”越積越厚,你是否考慮過給你的收藏夾吹吹灰?,在豆瓣“收藏夾不吃灰”小組,一群“吹灰人”聚集於此,打卡督促自己定期翻新收藏夾,激活被塵埃掩埋的“寶藏”。有人總結“吹灰經驗”,告訴大家如何科學有效地讓自己的收藏夾保持整潔;有人進行“吹灰分享”,把自己的收藏夾整理歸類后,將最有價值的鏈接分享給他人;不知如何清理時,還可以“吹灰求助”,總有熱心小夥伴在帖子下方答疑解惑,“吹灰過後神清氣爽”。,有網友苦笑着分享自己下決心“吹灰”的原因:“收藏從未停止,學習從未開始。”明知收藏后很少二次觀看,為何人們總停不下點擊收藏鍵的手指?面對浩如煙海的互聯網信息帶來的知識焦慮,收藏這一行為本身就是獎勵,一鍵收藏“乾貨”產生的瞬時滿足感,比閱讀和學習內容要迅速得多,給人帶來“已吸收”的心理安慰。當獎勵“堆疊”太多,人們便下意識選擇忽視,收藏夾成為無限擴張的“信息黑洞”,吞噬了立即開始學習的熱情。,而給收藏夾“吹灰”,是一場與知識焦慮和虛幻安全感的對抗。將昔日“寶藏鏈接”一一攤開,那些因為不捨得放棄而收藏的內容,有多少是頭腦發熱下的衝動產物?“必須掌握的100個office技巧”“十個方法教你如何製作知識圖譜”……一些看似實用的“乾貨”,細細讀完才發現十有八九早已掌握,剩下幾條根本用不着。不點開收藏夾,我們可能不會發覺,並非所有的收藏都足夠有價值,它們只不過給人一種积極向上、通往理想之路的錯覺。,有人說:“整理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其實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成為被人灌輸的工具。”害怕錯過,可能會造成收藏夾內的信息洪災;單純輸入、儲存,而不是思考沉澱,信息也不會自動轉化成知識。收藏夾“不吃灰”的關鍵,在於不斷更新與踐行。面對囤積的龐大資源庫,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將重要知識整理成筆記合理消化。,例如,可以運用“四象限法則”,將收藏夾內容按照“重要”、“緊急”等緯度進行分類:有價值且需立即投入類、意義重大但需堅持類、可刪除類、碎片化學習類……,除此之外,將自己吸收后認為最有價值的鏈接分享出來,也是一場火花四射的知識碰撞。堅持早起的極簡方法、珍藏多年的寶藏歌單、值得看的小眾冷門紀錄片,甚至獨門火鍋蘸料配方,掩埋在收藏夾灰塵下的內容,或許正是其他人苦苦尋覓的良方,隨着時間流逝而冷卻的學習熱情,說不定也能在分享的過程中再度激活。若還有興緻,還能把鏈接轉化成知識圖譜,用“輸出”刺激“輸入”。,為收藏夾“吹灰”,更是對個人成長軌跡的回望。收藏是表達喜愛和重視的方式,是成長中的一次次“採集”,重新打開收藏夾,彷彿重溫當年的成長經歷與心理起伏:過去喜愛着哪個作家或者偶像、收藏了哪些夢想城市的旅行攻略、當初的自己又在哪些小圈子中沉浮……,有網友深夜給收藏夾吹灰意外發現,曾經收藏的時評,恰好是近期才關注作者的歷史作品,這種偶遇和巧合讓人大呼奇妙,又不免遺憾:“原來我很早就注意到寶藏作者了,我卻因為‘吃灰’而錯過。”,當然,比起要用時在全網搜遍關鍵詞也找不到的無助,收藏起來更讓人安心。收藏夾“不吃灰”,不是需要一股腦清空所有內容,也未必是“完全不收藏”,而是需學會將囤積於表面的知識內化,篩選出真正值得收藏的寶藏,再付諸實踐。,或許,定期給收藏夾“吹吹灰”,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擁有一座寶藏山,而最好的開採時機,正是當下。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