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以刀代筆六十載 方寸之間天地寬

20

作為中國畫壇罕見的藝術全才,四川著名藝術家戴衛在繪畫、書法、篆刻等諸多方面都有着極高的造詣。近日,在戴衛80壽辰即將來臨之際,他所著新書《戴衛書法篆刻選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隆重出版。記者對這本292頁的巨著先睹為快,該書囊括了戴衛書法篆刻的得意佳作,還包括篆刻、註釋和講解等邊款藝術。,要“中得心源”,文史哲學金石書畫缺一不可,戴衛兒時自學繪畫並以出眾之才揚名蜀中,他少年時長於西畫,青年時為茅盾、巴金、沙汀、艾蕪、馬識途等著名作家繪製小說封面和插圖,壯年時專攻水墨。戴衛認為,中國傳統繪畫追求“師古人,師造化,中得心源”。“師古人”即研究傳統,包括世界優秀繪畫傳統;“師造化”即研究生活、研究大自然;能否“中得心源”,這就得看你自身的學養,在這一領域,文史、哲學、金石、書畫缺一不可。而治印也是通往“中得心源”的必要途徑。,自習畫以來,戴衛一直堅持篆刻創作。雖說詩書畫印中,印排在最後,但治印在很多書畫家看來卻無比神聖,學金石書法最好的方法就是篆刻。戴衛曾說,“如果說我的畫作還有點中國畫的味道,是因為書法和篆刻的修習,使我深深領悟到中國畫要素——線的精神和筆墨的內涵,以及金石的美學奧妙。”此外,戴衛收藏古印成痴,每方古印都能把玩半月之久,以此能使自己和古人進行最直接的對話。,50歲重拾刻刀,70歲后如蒙童般發奮學習,雖然早已名震華夏藝壇,但戴衛仍然對藝術的追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其謙卑態度足以讓後生晚學敬仰。他在《戴衛書法篆刻選集》自序里有這樣一段講述:“我已經年近耄耋,但始終沒有把字寫好。我二十歲開始學習刻印,五十歲后重新操刀篆刻且猶愛邊款,之後我開始做《花甲功課》,六十歲以後又做《七十補遺》。回頭一望,深感甚是無知。我和我的學生,在學習書畫與篆刻藝術的過程中達成一致,先求同,后求異。認真臨寫碑帖,描摹古人印章。先求平正,再求險絕,又復歸平正。”,《七十蒙童》是戴衛篆刻的代表作之一,他笑言七十歲后才開始像蒙童般發奮學習,而這些摺子本都是他的“作業本”。“歲數越大,發現自己不知道的越多,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戴衛對學習的認真和勤奮從他聊的一樁瑣事中可見一斑,“每天我七點起床,吃過早飯後八點半上樓開始工作,一直到十二點半阿姨喊我下樓吃飯,四個小時須臾而過,我還很納悶,怎麼才吃了早飯就吃午飯哦!”,有時一天連刻三方,就像吃飯喝水是生活必需,治印是件很費精力、體力與眼力的事,尤其對一位老人更是如此。戴衛本來打算70歲封刀不再刻印,但2016年北京一位老友請他刻一方印,他礙不過情面只得應允,沒想到這一刻就一發而不可收。“吳昌碩七八十歲在刻印,齊白石八九十歲也還在刻印,他最後一方印上刻着,行年九十四,這讓我特別感慨。我有時候一天連刻三方,說來也怪,我是老花眼,看書一個小時就會累,可是刻印半天功夫竟一點都沒感覺。”他說。,戴衛對篆刻的愛只有付出,不圖回報,“我把很多時間和金錢都花在印章上,可完成的作品絕不出售,甚至有人說我走火入魔了。其實我心裏明白,一個畫家要那麼多錢干什麼,畫家主要是把自己的藝術搞好,有衣穿有飯吃,有條件作大畫就很幸福了。”還有人建議戴衛應該安享晚年,好好休息,不要把太多精力花在工作上,可他卻笑着說:“每天畫畫、寫字、治印就像我吃飯喝水,早就成為生活之必需,只要一天不做這些事,我就心煩難過。勞動很偉大,藝術家的作品有沒有反響並不重要,唯有踏踏實實地勞動才能讓人身心愉悅。”,賦予印章以生命,以刀代筆刻滿人生感悟,戴衛的人物畫,語言簡潔,內涵豐富,融理性思考與感情表現於一爐,因此他被譽為中國畫壇上另闢蹊徑的哲理型畫家,而他也將自己的不少人生感悟和藝術感言以邊款的形式篆刻於印章之上,彷彿被賦予生命似的,他的每塊石頭都有話要說。,戴衛所刻的《今世古人》邊款為:“今世乃現代,古世乃傳統,自古中國文人習古,摹古,玩古,好古,將古人云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古人樸厚,今人機巧,愚以為人生滄浪,厚為佳,還是做今世古人吧。”,《一生一事》的邊款為:“愚一生僅作書畫一事而矣,我應為她付出一切,並以此努力終身,為做好這一件事而奮鬥。”,《大器晚成》的邊款為:“中國畫畫家多為大氣(器)晚成者,齊白石、黃賓虹均於古稀乃至耄耋之年,作衰年變法,其變成功之後,才有今日之二位大家可言,而變法成功取決於天賦、勤奮和人生學養,所以中國畫不僅是功夫型繪畫,也是學者型藝術。”,呈現藝術大世界,《戴衛書法篆刻選集》受關注,《戴衛書法篆刻選集》的出版也是近期本土書畫界的一件大事,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著名書法家鄧濤為該書出版撰文:“戴衛先生印從書出,復以書入邊款,邊款藝術與篆刻藝術相渾融,宏富渾凝精微,我意先生秉持邊款藝術之自覺乃篆刻藝術巨擘趙之謙后罕見其匹,其痴其執未見他人者也!邊款藝術,在先生,不止邊款,而是藝術的大世界……”,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張令偉副教授在評論文章中說,戴衛先生以繪畫造詣蜚聲畫壇,同時精研書法和金石篆刻,是當代國畫大家中鮮有的能夠融通詩書畫印之人。先生深諳章法妙處、畫法精理,主張“印從書出”“以書入畫”,熔學養品格、藝術精神、技法巧思於一爐。繪畫中有金石,金石中有書法,書法中有繪畫,禪意與詩境相通,精神與技法相融,爐火純青,令人驚嘆。,人物簡介,戴衛
,1943年生,四川成都人,齋號風骨堂。現為四川省詩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研究員,四川省巴蜀畫派促進會名譽會長,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西蜀印社名譽社長,四川省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