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聯盟2號站_呂麗萍 有些混子讓這個行業變了味兒

20

如果不是由呂麗萍主演的電影《紅辣椒》上映,很難有機會採訪到這位榮膺過眾多獎項,塑造過很多經典角色的女演員。今年已經62歲的她,每天過得很簡單——有好角色就拚命演;沒有就認真生活,偶爾做些創作。但多年的表演經驗,讓她明白表演是門藝術,演員需要門檻,無法干涉別人,就只能管好自己。也是因為多年來對表演的熱愛,讓她在藝術創作上充滿自信,她篤定“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始終有人在追求真實的、美好的東西”“演員不能有惡習,否則對不起觀眾和行業”。在兩個多小時的採訪中,呂麗萍言辭犀利、直言不諱。她說,她不喜歡湊熱鬧,更不認為自己屬於娛樂圈。就像她眼中的自己,“執拗且認真。一旦遇到好的角色,願意赴湯蹈火。”,回歸,能演關注老人、孩子的電影,多好,這些年,呂麗萍的作品產量很少,出演的大多是題材小眾、角色不算主流的類型片。即便如此,她比誰都確信,自己選的是目前行業與市場最缺失的題材。“製作沒砸1個億,題材不是爆笑喜劇,就是個關注留守兒童的電影,展現了奶奶和孩子間的溫情。來源於真實生活,不是胡編亂造。”呂麗萍用兩句話概括了電影《紅辣椒》打動她的原因。,算起來,《紅辣椒》從2017年開拍到上映用了近五年,“老人、留守兒童似乎在電影選材上被遺忘了。就拿老人來說,一部戲里能有三分之一是關注到他們的就不錯了。但往往他們的經歷是最豐富的,闡述的感情是最真摯的。所以,我能去演,是多麼的寶貴!”,新京報:《紅辣椒》里,你有很多和孩子的對手戲,都說孩子是天生的表演者,你贊同嗎?,呂麗萍:當然,跟孩子演戲非常難,他們需要真正從心裏認可你這個奶奶,如果沒有搭建這種共識,你是演不過他們的。在孩子面前需要從零開始,向他們學習,如果你還在那裡擺譜、高姿態,孩子是很難回應你的情感的。,憶當年,創作,需要找到志同道合者,呂麗萍20歲時考進人才輩出的中戲表演系80班;遇上拍電影的邀約,學校不放,錯過了改編自梁曉聲的著作、孫羽執導的電影《今夜有暴風雪》。,大四那年,她和同學姜文排了個小作品,引起導演謝晉的關注。他直言“這個演員(呂麗萍)能演到70歲”,還將她推薦給導演黃蜀芹,並有了她人生參演的第一部電影《童年的朋友》。,剛拍戲時,呂麗萍是慌亂的、無準備的,硬着頭皮去陝北待了四個月。那個年代的人敬業得可怕,做事極其認真,這種精神鞭策着她,也感染着她。她也想拼盡全力:“最開始我什麼都不明白,到最後我居然能指揮攝影師了。為了塑造角色,當時我和黃蜀芹經常爭論,還鬧了幾次彆扭。黃蜀芹導演在那個年代是呼風喚雨的大咖。直到電影上映后,她來跟我道歉,說‘你真的演得太好了’。我從沒見過這麼好的導演,她不僅不計較合作中的那些不愉快,還鼓勵我,這讓我特別歉疚。”從那時開始,呂麗萍意識到,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有多麼重要,這也給了她表演的勇氣。,1988年,呂麗萍憑藉吳天明執導,張藝謀主演的電影《老井》中的農村婦女一角,獲得了金雞獎和百花獎最佳女配角。“張藝謀當時的表演還用評論嗎?我覺得他根本沒有演技,因為他不需要演技,完全就是本色出演,足夠好了”。在呂麗萍看來,《老井》無疑是大家的巔峰:“任何一部作品的創作就像是一場暴風雨,從小雨到大雨,再到等來彩虹,這部電影就讓我看到了彩虹。因為其中的每個人都很厲害。”,呂麗萍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和夏鋼導演合作電影《遭遇激情》,讓編劇王朔、馮小剛認定了她就是《編輯部的故事》里戈玲的不二人選。再加上一聽李冬寶的飾演者是葛優,“他太適合李冬寶了,幽默、想法獨特。比如第十集《無中生有》中,李冬寶聽說戈玲去追詩人田喬,當時我認為他的反應誇張了點兒,就建議他乾脆摔倒在地。沒想到他真的下意識地摔了一下,換做別人可能摔不出這樣的效果。”,煩惱,最火的時候真恨自己太火,前有獎項加持,後有兩部熱播劇《圍城》《編輯部的故事》相繼播出,呂麗萍火了。,但越是風光無限,她越想獨處。她發現就算喬裝打扮,去哪兒都有人能認出她來,她不能坐公共汽車,也不能去公共澡堂,所有人似乎都對她有所期待。就連她最喜歡的路邊攤都不能隨便吃了:“我這人特喜歡吃煎餅,買一個煎餅,旁邊人就說‘哎喲喂,你就吃這個?’我的天吶!煎餅也吃不成了。後來到了《激情燃燒的歲月》,基本沒法跟大家一起吃飯了,一吃飯就被叫去不停地合影、簽名。”,在呂麗萍的認知里,走紅后的生活沒了以往平凡的愜意,失去了普通安生的本質,“整個兒一災難”。拍《編輯部的故事》時,她曾和馮小剛說,“這個劇播出后大家就別想安生了”,引來對方一頓嘲笑,“‘喲,人都想出名,你這出名了還不覺得好,站着說話不腰疼,還怕這怕那的’。後來他也出名了,傻眼了,我心想你當時還嘲笑我,後來也體會到出名的煩惱了吧(笑)”。呂麗萍感嘆,“我最火的時候,真恨自己太火了。”,不過,真正談起“流量是不是驕傲的資本”這個話題時,呂麗萍變得嚴肅了起來,“現在的行業挺浮躁的,各種惡習都出現了,做演員真不能這樣,軋戲、替身,應付了事,這對不起觀眾和行業。怎麼能這樣呢?比如短期內把自己捧紅,弄好多新聞,攻佔很多頭版頭條,但這都是快餐式的啊。沒有掌握真正的表演藝術,弄個旁門左道、營造是非,這就是對專業的褻瀆,你能出名,但只能臭名遠揚。”她感嘆着,早已看不懂如今的很多事,“要保持表演的純粹性,珍惜羽毛,真的很難。今天他火了,明天他涼了,什麼時候大家關注的都是這些了?我不是說要批判誰,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應該尊重。但我擔憂的是,表演沒有了學術性,好演員曲高和寡,是孤獨的。我們以前的創作環境不是這樣的,觀眾能因為好的作品有所感觸。我認認真真地講,真的是痛恨那些蠶食這個行業的混子,沒標準了,都糊塗了,全有偶像包袱,沉溺在表面的炒作里。”,拒絕焦慮,演員們為什麼要恐懼老去,“春天有春天的美,秋天有秋天的美,總是有不一樣的收穫。”上學時,表演課老師的一席話至今都烙在呂麗萍心裏。,她從不擔心自己會衰老,也抵觸在作品中“扮嫩”。她愁的是,那些帶着炒作性質的評論或新聞,把別人年輕時與變老后的圖片拿來做樣貌對比,大呼這位女演員已經老去,“這真是很討厭,太低俗了,難道他們不會老嗎?你讓我花里胡哨的,染個指甲、做一口潔白的烤瓷牙,甚至弄個少女臉……整成那個樣子還能回到真實生活里嗎?我都不認識自己了,還能演誰?只能演個整容失敗!”,後來,呂麗萍在很多場合都會分享一個角色,就是2018年她與孫海英共同主演的話劇《獨自溫暖》中,那個情感豐富的70歲老太太。她言語犀利、金句不斷,總能在幽默的“懟話”中折射現實生活,引導觀眾去思考人生。“所以我想,演完《紅辣椒》也希望鼓勵到很多女演員,大家不要慌張,只要認真拍戲,不管中年還是老年都能發揮自己的魅力,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堅守和態度。”,不得不承認,呂麗萍在角色塑造上是成功的,她一向認為自己應該把整個演藝生涯交給觀眾。所以,她盡量在生活中減少曝光,拒絕接拍廣告、代言。在她看來,讓角色走進觀眾心中需要嚴格的篩選過程。“比如綜藝、直播帶貨這些,頻繁曝光后還能當演員嗎?”呂麗萍認為,專業人士需要甘於寂寞,需要用角色說話,不能成天整噱頭,一個演員沒有續命的作品,就什麼東西都留不下:“以前拍戲的條件是真不好,但現在是根本不尊重,都在世俗化、垃圾化,最後給你拉到這個糞坑裡為止,甚至已經到了拔都拔不起來的地步,到了低谷期。短視頻也好,拍段子也罷,全是快餐。當然,短視頻可以給老百姓一個抒發自己的地方。但為什麼這麼多演員也天天在這個平台那個平台上呢,把自己的作品都給擠沒了。”,對話,經典源於那個年代的創作精神,新京報:很多年過去了,大家還在重溫曾經的經典,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能創造這麼多經典作品?,呂麗萍:妄自評論就有點兒炫耀的感覺了,是會招人嫉妒的(笑)。經典源於那個年代大家的創作精神,為了一部作品什麼都可以犧牲,共同的目標就是把戲拍好。就比如《激情燃燒的歲月》片場真的就很“激情燃燒”,大家四個月走南闖北,從內蒙古到雲南,從上海到北京,坐着火車哐哐哐,再辛苦都不怕。,新京報:你一向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回顧過往的表演經歷,有滿意的角色嗎?,呂麗萍:說實話,我真沒覺得有非常滿意的角色,好像在專業上我還沒怎麼著,就已經62歲了(笑)。時光飛逝,很多時候回顧起來都心有餘悸,我想真實地給觀眾表達一下什麼是藝術、什麼是真正的演技派、什麼是塑造人物。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主題啊。無奈現在太多人把這個主題糟蹋了,找不到了,丟失了,把它找回來一定是很艱難的。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地去做。,新京報:話語間聽出了你的無奈,考慮過自己做導演嗎?,呂麗萍:自己做導演會非常操心,但你的夢想永遠需要自己去實現,指望別人,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那些表演類綜藝讓人覺得憤怒,新京報:比起長時間的角色投入,綜藝等快餐式的娛樂節目對演員會更容易一些。,呂麗萍:我不在乎這種損失。說實話,平時我也不想露這個綜藝臉,誰愛露誰露。只要有角色給我,感動我就去演,踏實演戲才是我該做的。有些節目有學術性、權威性的考量,我認為可以。但有些節目看着就很痛苦,比如評判演技(類的節目),培養演員的節目,難道演員這樣就誕生了嗎?暗箱操作,拉一個捧一個,這讓人覺得憤怒、覺得可怕。這種就是拒絕,愛誰誰,因為我沒興趣,表演也不能摻假。你多大腕,給再多錢,也不行,因為我所尊重的這個事業,不能被這些所左右。,新京報:你的兒子張博宇也進入了這行,他在你們的光環下會有壓力嗎?會有一種“近水樓台”的感覺嗎?,呂麗萍:不是“近水樓台”,而是烏雲密布、步履艱難。如果他背着我們的包袱,就會面臨很大的問題,專業人士戴着有色眼鏡看他,是對他不利的。其實他現在的位置比我們當年要艱難得多,他的前提太多,壓力也很大,這行很不容易,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拼搏的精神去長久發展的,他需要一切從零開始,自己走自己的路。,演員重要的是戲好而不是走秀、作秀,新京報:你很直率,會毫不掩飾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這種性格似乎不太適合娛樂圈。,呂麗萍:原來沒有“娛樂圈”這三個字,後來有了明星,才有了娛樂圈。我應該不在“娛樂圈”的範圍里,只是科班畢業后,愛上了表演,才多演了一點兒作品,宣傳多了一些。在表演藝術學校里,我也看到太多孩子渴望有角色演,渴望能延續自己的演藝生命,他們給我注入了一種青春的激情,讓我更珍惜這個行業。但後來,我只覺得有些混子讓這個行業變了味兒,我最討厭為了金錢、流量,粗製濫造的影視作品。行業不好的時候,有的劇本看了半天都不明白什麼意思,可報酬還倍兒高,我不演,別人去演還火了,搞不懂為什麼?,新京報:所以你會因為別人不敬業的態度或演戲之外的事情感到苦惱?,呂麗萍:當然,別人火不火和我沒關係,我要做的是把自己定位在演員這份職業上。除了演戲,你給自己安排這麼多應酬幹嗎?你到處走紅毯,求曝光,想方設法把自己炒作為熱點人物,不累嗎?拿走紅毯來說,我連衣服都沒有,還要去接受大眾的評論,他們會問“你怎麼重複穿一件衣服?你是沒有衣服還是怎麼著?”讓人頭疼。我真覺得還是當演員最好,戲好了,觀眾認可就行了,而不是守着紅毯、綠毯、熒光毯,咱不用這麼去秀,走哪兒都要有燈光?太累。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