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紙質閱讀依然是最深刻的閱讀形式

20

人間四月天,最美讀書時。,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問卷·第三季》希望在碎片化信息時代,人們不要放棄紙質閱讀;在电子化的趨勢下,依然保有對於紙質書的熱愛。,與前兩季問卷不同的是,本季特請出史航、鄭淵潔、肖復興、唐小兵、傅光明、李冬君和袁一丹七位《天天副刊》的老朋友、資深愛書人士作為問卷“出題人”,他們把對於閱讀的思索融入了題目中,在高質量的提問與回答中,讀者們可以領略到閱讀給人類帶來的喜悅與力量。,閱讀是世界上回報率最高的投資行為,希望本版的問卷能夠啟迪、潤澤每一位愛書人士的心靈。,世界讀書日專輯第伍期,出題人:李冬君(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答題人:綠茶(書評人、插畫師),趙宗彪(報人、作家、木刻藝術家),遠方(草嬰讀書會發起人),壹,你認為紙質閱讀是一種文化保守主義的閱讀方式嗎?,綠茶:新形態的閱讀方式是近幾十年才有的。上千年來,人類一直保持着紙質閱讀,這似乎已經成為人類基因的一部分,就算互聯網閱讀、电子閱讀再發達,甚至把視頻、音頻都算作閱讀的形式,人們還是不會放棄紙質閱讀。就連年輕人聚集的小紅書上,人們最愛曬的還是紙質書。可見,紙質閱讀依然是最時尚、最優雅的一種閱讀形式。,趙宗彪:不是。技術進步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孔子生活在當下,也會讀电子書,而不是竹簡。因為方便。,遠方:保守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是略含貶義的。但是如果說,紙質閱讀在當下已經成為一種過時、過氣的閱讀方式——這句話是激進的,那我一定會站在文化保守主義的行列。,傳統意義上的紙質閱讀,無論讀書還是看報,都是我喜愛的精神家園。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當然免不了指尖閱讀,也讀电子書,但是紙質閱讀是我夜晚的私人花園。隨着年齡的增長,我這個園丁會越發注意清理花園中的雜草。這麼做既是為了我自己,也是為了將來有緣到來的孩子們。這座花園並不是迪斯尼,不需要那麼大;它也不是植物園,不需要那麼多。也許,這就是您說的保守的一種表現吧。,貳,你認為紙質閱讀是否正在變成“傳統”,要被網上瀏覽所取代嗎?,綠茶:紙質閱讀已經有千年的“傳統”,只不過紙書的形式有所變化。中國的書籍從“抄本時代”到“刻本時代”,再到現在的“洋裝書時代”,而閱讀的傳統沒有改變。,互聯網閱讀雖然帶來很大的衝擊,但似乎並不能完全取代。技術革命只是改變傳播介質,並不能改變閱讀本質,最終,互聯網也是“內容為王”。即便,最最傳統的古籍都电子化了,也不能改變古籍收藏家對古書的熱情。讀書、藏書和用書,在互聯網時代,應該各行其道。,趙宗彪:是。一機在手,萬冊擁有。紙質書不可能有如此貯存、檢閱、攜帶方便的形式。,遠方:從我們日常觀察到的現象看,技術的更新會帶來諸多的生活改變,但是我並不擔心,我們的書籍會像早先的竹簡、絹書那樣退出歷史舞台,哪怕我們已經從網上衝浪的年代走入了手機互聯時代。相反,我個人覺得紙質閱讀在將來會成為一項門檻最低的陽春白雪。它代表着個人的修養、文化上的復古認知,等等。,從我們草嬰讀書會的成員觀察,大多數書友是喜愛紙質閱讀的。每次的線下讀書聚會,都能看到外國小說的各種譯本。套用時尚界的一句話:優雅永不過時。,叄,紙本讀物能給你投放更優質的閱讀內容,並進而引發你的思考嗎?,綠茶:思考方式跟閱讀習慣的確有着密切的關係。紙本讀物對我們這代讀紙書長大的人,確實更利於引發思考。白紙黑字是一種神奇的組合,在我們的大腦里會投射一種引發思考的場域,讓不同的書籍在這裏碰撞、交集、互文,進而生成一股“思想市場”,不同的人各取所需。,趙宗彪:不一定。能否引發讀者思考的是內容,與承載物是否為紙質無關。從當前看,紙質書的思想含量並無優勢。,遠方:不,我不那麼確定。誠然,紙本讀物有大的體量,可以承載更多內容,但是在如今碎片化和即時化的時代,也有很多可以引發我思考和共鳴的東西。,它們圍繞着我們的身邊事或是國際時事,這些閱讀內容就像微信的十萬加文字,能夠最即時引發大眾的關注和共鳴,這些似乎已經與當今人們的生活不可分割。這些閱讀文字與書本上的截然不同,並不存在哪種更優質的比較。如果孔子生活在當今,那他將成為全球的大V。,肆,在閱讀中也許你會碰到很多英雄很多偉人,但在閱讀中你能發現你自己嗎?,綠茶:發現自己的確是個漫長的過程,長期的閱讀會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些所謂的英雄和偉人,在你心中漸漸平凡化、去聖化,甚至像孔子、司馬遷這樣偉大的人,你也會把他們看成人,而不是神。,而可以平視這些英雄和偉人的時候,就是發現自己的時候。當然,一切的前提還得是——讀足夠多的書,從不同的視角去認識那些所謂的英雄和偉人。,趙宗彪:沒有。少年時閱讀,確實碰到過很多英雄偉人。中年之後,閱讀中再沒有發現英雄偉人了,都是人性相通的人。在閱讀中,無論是英雄還是小丑,隨時都能發現有自己的倒影。,遠方:是的,古人說見賢思齊,但雖然只是偶爾才能發現渺小的自己——那個時而戰戰兢兢時而唯唯諾諾的自己,但是每一次都能觸及靈魂,尤其是那些批判現實主義大師的作品。,這種發現自己的過程,是一種深刻的體驗,與很多煽情的文本讀來截然不同。在線下交流讀書心得時,常常會引發很多類似的共鳴、交流與討論。身為組織者,這種時刻總令我深深難忘。,伍,從紙面上一個字一個字地閱讀,會讓你在閱讀中有着更為深刻的感受嗎?,綠茶:這一問我的答案和第三問相同,白紙黑字的神奇始終令我着迷。,趙宗彪:不會。閱讀可以汲取、共鳴或是反思。少年時一字一字地朗讀,也不一定明白內涵。那是汲取階段。中年後重新一瞥,可能淚流滿面。因為有共鳴。有的內容,理解可能完全同當初不同,有震驚,也會有反思。,遠方:當然。在逐字精讀或者是在書上圈圈點點勾勾畫畫,都是我經常做的事情。我還可以舉出很多讀書會書友的例子:有一位書友在《戰爭與和平》這部大部頭裡,寫下過密密麻麻的心得體會;有的書友會將自己的讀書心得寫進個人的微信公眾號;有的書友則喜歡畫出閱讀的思維導圖。,有些閱讀習慣,是一種稱得上病的癮,也可以看作上癮的病。比如有些翻譯小說,甚至會不滿足於一個字一個字閱讀,要把原文找來,代表讀者方和作者與譯者約一個三方碰頭會。,陸,承載閱讀使命的書籍,它們呈現的文明樣式,會給你一份美的驚喜嗎?,綠茶:是的,書籍美如斯。尤其是看那些幾百上千年的古書、古字、古紙、古印,真的是太美了,可惜我買不起。所以,這些年頻繁造訪不同藏書家的書房,就是想盡可能多飽覽那些美物、尤物,實在美不勝收。,當今的書籍,在裝幀、設計、用字、開本等等方面也是越來越講究,還有中國最美的書、世界最美的書這樣的評選。在人類所有的文明樣式中,書籍無疑是在美學梯隊中的。,趙宗彪:是。我是唯美主義者,裝幀設計好的書我會買,不一定讀。特別喜歡精裝本。,遠方:是的,一定會存在一份關於美的感動。至於是否是驚喜,我不太確定。西方有一位作家說過:書本是我最初的故鄉。這句話對每一個嗜書如命的人來說,都是適用的。,早年我們讀者還可以在書店、圖書館和書市上體驗到這份歸家之喜,可是當現在的書店飄滿了咖啡香氣,書市成了拆遷地,我就自然多出了一份近鄉情怯的情緒。而現在的書籍是否還承載着閱讀使命,我也有些存疑。您的問題讓我對自己也產生一定的懷疑,彷彿看到一個年少的我在課堂里被點名回答難題。,柒,當思想將要幻化為愁雲慘霧、知識墮落為憂心忡忡的夕陽之際,是否需要閱讀來救治?,綠茶:我不知道閱讀有沒有這麼強的能力,但至少也可以算救治之路上最重要的驛站。而對我而言,可能到了這個驛站就不願再往下走了,畢竟很少有人能抵達思想的彼岸。,趙宗彪:否。需要政治家來救治。,遠方:如果思想已經蒙垢,如果知識已經墮落,我覺得是人的問題,是社會問題。閱讀是一種方式手段,但是它能夠實現的恐怕只是個體的救贖。要解決一個社會的文化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集體文化自覺。如果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敬書愛書的話,那個未來值得我想象。,我們以翻譯家草嬰先生之名倡議發起了讀書會,並且在上海正式註冊了民非組織,便是希望為殘陽黃土帶來一片新鮮的綠色。讀書會自成立以來的三年裡,很多書友以書會友,開拓了閱讀的疆域,深入了文本的理解,一路走來,更結下了彼此的友誼。我覺得這一切都是意義。,捌,如果我說捧着一本書閱讀的姿態很美,你會每天捧上一本書閱讀幾頁嗎?,綠茶:我每天都在讀書,也不管姿勢美不美,很多時候在廁所里也讀。最近入坑成為視頻博主,更是每天都在書堆中探尋,找尋一些選題和好書,拍成視頻和粉絲們分享。雖然傻傻地出鏡,看起來一點都不美,但好在背景有一層又一層的書,他們美,我丑一點也就無所謂了。可能大家看視頻,也是想看那些書,而不是看我在那兒嘮嘮叨叨。,趙宗彪:青少年時期我一天讀一本以上,現在可看的書越來越少了。遇到好書,我習慣一口氣讀完。從未考慮讀書的姿態是否美。美女讀書,當然更美。,遠方:哈哈,李老師的這個問題太好了。草嬰讀書會的讀者群體將來會有各種延伸,請允許我向每一位準媽媽讀者轉述您的這個問題。,我認識一位勤勉的讀者,每周雷打不動地按時完成讀書筆記。她的頭像是一幅油畫,畫中的姑娘捧着書,在長椅上安靜地閱讀,她的腳邊卧着一隻可愛的牧羊狗。這幅畫很美,我想分享給更多的朋友感受。個人來說,讀書喜歡偷閑。如古人說的讀書“三上”,這偷閑的畫面么,呵呵,談不上美了。,嘉賓薦書,薦書人:綠茶,錢穆著作系列《秦漢史》 錢穆/著,最近在陸續讀錢穆先生多部著作。理想國這個版本根據台灣聯經的《錢賓四先生全集》重新編校出版。首批包含《孔子傳》《論語新解》《秦漢史》《四書釋義》《宋明理學概述》《學籥》《陽明學述要》《莊子纂箋》八種。通過核查資料,精編細校,參校諸多版本,期以文字更精準的版本貢獻於讀者。錢穆作品,以現代人的視角,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大哉沈公》 三聯書店編輯部,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於二〇二一年一月十日逝世。雖然出於尊敬,大家都稱呼他為“沈公”,但他性格樂觀開朗,豁達詼諧,卑己尊人,令人如沐春風。王蒙先生曾用“大哉沈公”,來形容沈昌文先生對出版、對文化、對朋友、對讀者的親近與意義。在沈公離開的日子里,有許多朋友、同事、作者以至讀者撰寫紀念他的文章。這些文字結集成書,以表達對這位可親可敬前輩的懷念。,《造書:西方書籍手工裝幀藝術》[英]道格拉斯·科克瑞爾 著 余彬 愷蒂 譯,英國著名書籍裝幀大師道格拉斯·科克瑞爾的作品,因其對手工裝幀的工藝及過程的詳盡描述而備受讚譽,一直被認為是該領域的經典之作。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從九世紀至十九世紀西方書籍的裝幀方式,簡明扼要、步驟詳盡地描述了手工裝幀工藝的幾乎每一個方面;第二部分則主要介紹裝幀后書籍的具體養護。問世一百年間,仍然是關於手工裝幀工藝擁有價值的手冊之一。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