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7月6日至7月8日交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人的時間智慧——一本書讀懂二十四節氣》一書作者張勃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解釋說,從字面上講,小暑是熱氣尚未達到極致的節氣,但事實上,小暑和大暑一樣,都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因此民間常常“二暑”並重,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小暑節氣意味着天氣進入了“上蒸”時期,人們彷彿被扣在悶熱的大蒸籠中,但是在江南地區也有例外。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傳播與文化創意學院副教授、《二十四節氣在江南》一書作者袁瑾向記者介紹,長江中下游地區通常在小暑前後出梅,然後進入盛夏少雨季節,但也可能出現“倒黃梅”的天氣。待梅雨季過去,便進入了伏日。,小暑入伏,不可輕慢,古人通常把每年最熱的一段時間稱為“三伏”。“三伏”的計算方法是:自夏至日起的第3個庚日進入初伏,第4個庚日進入中伏,立秋日起的第1個庚日進入末伏。一般來說,一伏為10天,“三伏”共30天,但在有些年份,夏至與立秋之間可能出現5個庚日,這時中伏就變成了20天,所以有時“三伏”可能會有40天。,張勃告訴記者,小暑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伏”是伏藏之意,《漢書·郊祀志》中有注云:“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意思是,“伏”意味着熾熱中暗暗隱藏了陰氣,是一種比較危險的氣候。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數伏的習俗對於人們而言是順時調整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的重要提示。,張勃說,古人十分重視伏日,自古以來人們就有伏日吃肉的習俗。漢魏時期,伏日有酒食之會,《漢書·東方朔傳》記載了漢武帝伏日賜肉的故事。如今在江蘇徐州一帶還有吃“伏羊”的習俗,當地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古人還有在三伏日洗象的習俗。明人劉侗、於奕正編撰的《帝京景物略》記載:“錦衣衛官以旗鼓迎象出順承門,浴響閘。象次第入於河也,則蒼山之頹也,額耳昂回……矯矯有蛟龍之勢。象奴挽索據脊,時時出沒其髻。觀者兩岸各萬眾,面首如鱗次貝編焉。然浴之不能須臾,象奴輒調御令起,雲浴久則相雌雄,相雌雄則狂。”,生活在雨林中的大象,在雨中“淋浴”本是家常便飯,但在北京的盛夏,洗個澡也變成了一種威儀、一道風景。,小暑在江南,小暑前後,江南的梔子花、白蘭花與茉莉花便進入了盛花期。這三種花被稱為“夏日三白”,是屬於小暑的花。袁瑾告訴記者,舊時,賣花的阿婆將它們一併擺在籃子里,搭上一塊毛巾,走街串巷一路叫賣。明人陳繼儒在《小窗幽記》卷九《集綺》中比較了各種自然的聲音,比如落恭弘=叶 恭弘聲、山禽聲、芭蕉雨聲等,最後得出“然銷魂之聽,當以賣花聲為第一”的結論。,蘇州的賣花姑娘喜歡編一個一寸長的麥草小燈籠,將茉莉花擺在裏面,或是製成小花籃,供女孩子們擺在蚊帳中,枕席生香、氤氳伴夢。,如今,賣花的阿婆少了,“笑漸不聞聲漸悄”。幸好“三白”都能盆栽,城鎮街道的花壇與公園中栽種也多。於是,這香氣也成了小暑的期待。,在南方,人們還有小暑“嘗新”的習俗。小暑時節,南方早稻陸續成熟,農人將新割的稻穀碾米后,做好飯供奉祖先和五穀神靈,家人鄰里也一同嘗新米、飲新酒,稱為“嘗新”。,小暑還是晾衣、曬物的好時節。袁瑾介紹,小暑近農曆六月初六。傳說六月六是龍王曬鱗的日子,民間也有在此日晒書、曬經卷、晒衣的習俗,稱為“曬伏”或“曬霉”。人們趁着伏天的陽光,將家中字畫、藏書拿到庭院中曬,祛除霉味,驅除書蟲。各地寺院亦有曬經的習俗。傳說當年唐僧西天取經回來,不慎將經書掉入江中浸濕,便是在此日晒乾的。於是寺院便以農曆六月六為“曬經日”。,曬書習俗東晉便有,不過當時此習俗在農曆七月七。《世說新語·排調》記載了“郝隆曬腹”的故事。東晉人郝隆於曬伏日袒露着肚皮在烈日下暴晒。別人來問緣故,答曰“曬書”。郝隆胸中有墨,滿腹經綸,曬腹即是曬書。,尋常人家則忙着曬起了衣裳,俗諺有“六月六,家家曬紅綠”,又有“六月六,家家曬龍袍”。明明是晒衣服,怎麼變成曬龍袍了呢?這裡有個有趣的傳說:當年乾隆皇帝南巡到了揚州,游至城南古運河南岸恰逢大雨,弄濕了龍袍,只能在當地一座廟宇中待雨停后,晒乾龍袍繼續前行。這一日恰是六月六,於是江南民間便留下了“六月六,曬龍袍”之說。百姓們自然沒有龍袍,於是家家戶戶翻箱倒櫃把積存的冬衣拿出來在烈日下暴晒,驅除潮濕和霉味。這在江南家庭主婦的生活中是件大事,正如女作家張愛玲在《更衣記》開頭所寫:“六月里晒衣裳,這是一件輝煌熱鬧的事情罷。”,古代文人五花八門的消夏方式,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夏日消暑都是一個大課題。古人的消夏方式可謂五花八門。中國天氣·二十四節氣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先生”宋英傑戲稱,古人面對酷暑也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避,一個是熬。金朝詩人龐鑄雲:“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鳥語竹陰密,雨聲荷恭弘=叶 恭弘香。”山間、林中、水邊、寺廟,都是古人退藏避暑之處。,至於“熬暑”,古代文人的方式也是別出心裁。唐伯虎的《事茗圖》描繪了文人學士悠遊山水之間,相邀品茶消夏的情景:茅屋裡一人正倚案讀書,書案一頭擺着茶具,靠牆處書畫滿架。邊舍內,童子正在烹茶。而小溪上橫卧板橋,一人策杖來訪,身後一書童抱琴相隨。長夏之日,自有茶香之氣,亦有鳴琴之聲。“心靜自然涼”,以“鳴琴”的方式來消夏,不得不說很有意境。,對於古代文人雅士來說,消夏方式也少不了閑情逸致,小暑是吃藕的好時節,古人在此時節會做蜜汁藕當涼菜來吃,用以消夏。清代喬遠炳就在《夏日》詩中雲:“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三國時代,魏國鄭公愨曾在山東濟南附近消暑,他坐在荷花池邊摘下一片荷恭弘=叶 恭弘捲成杯狀,品嘗着帶有荷恭弘=叶 恭弘清香的酒,別有一番情調,因此有了“酒味雜蓮氣,香冷勝於水”的說法。,古人還常利用水來降溫,《四時調攝箋·夏卷》記載:“霍仙別墅,一室之中開七井,皆以鏤雕之盤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以“醉卧”的方式避一時之暑也是古人的“妙招”。陸遊在《逃暑小飲熟睡至暮》中寫道:“虛堂頓解汗揮雨,高枕俄成鼻殷雷。”蘇軾有言:“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辛棄疾也說:“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盛夏之炎熱讓嗜酒之人找到了另一個酣飲沉醉的理由。,古人也有“冰箱”,不過消夏的“終極大招”還是用冰。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研究”首席專家蕭放介紹,中國古人一直有冬天藏冰,夏天取用的習俗。湖北隨縣曾侯乙楚墓1978年出土了兩件冰鑒,冰鑒上還放着一柄長勺。這說明早在春秋時期,古人就有了以冰塊為降溫材料的原始“冰箱”。,《周禮》也有記載,當時周王室為確保夏天有冰塊使用,還專門成立了相應的管理機構“冰政”,負責人被稱為“凌人”。“冰政”有80多名“員工”,一般從每年12月起,工人便開始採取天然冰塊儲存,到了夏天再拿出來使用。,古代,夏天的冰可是極為稀罕的寶貝,甚至還有人用冰行賄,宋英傑在《二十四節氣志》中介紹,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國忠子弟以奸媚結識朝士。每至伏日,取冰命工雕為鳳獸之狀或飾以金環綵帶置之雕盤中送與王公大臣,惟張九齡不受其賄。,盛夏賜冰,是帝王給予臣子的一種待遇。清代富察敦崇所著《燕京歲時記》中記述了明清時期的賜冰情形:“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之日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蕭放告訴記者,北京師範大學附近有一條衚衕,東起德勝門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外大街,這條衚衕在清朝時叫“冰窖口”,因為這裡是清代內宮監的冰窖所在地,還建有“冰廠”。在寒風凜冽的冬季,冰廠工人到積水潭或太平湖取冰,切割成方塊,用稻草蓋好,到炎炎夏季開窖,向市場供應。直至20世紀60年代,這裏的冰廠還在使用,1965年這條衚衕得名“冰窖口衚衕”。現在,有着數百年歷史的冰廠已經不復存在,但“冰窖口衚衕”的名字卻保留了下來,記錄著這段歷史。,宋英傑認為,現代人的消夏方式與古時已大有不同。現代人的消夏方式,常常是怒吹空調,暴食冷飲,要比古人簡單和“暴力”得多,許多古時悠然的消夏方式已很難與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形成交集。,在張勃看來,小暑時節的習俗活動反映了中國人順天應時的文化精神。唐代詩人白居易有《銷暑》詩云:“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提醒了人們在酷暑季節保持心的寧靜,對於現代人也頗具啟發意義。
06
2022.07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5489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