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_新雨山頭荔枝熟

20

荔枝,古時被稱為“離支”,即離開樹本體,不能長存之意,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蜀人司馬相如所作的《上林賦》中。東漢文學家王逸(字叔師)對荔枝推崇備至,他在我國文學史上第一篇專詠荔枝的辭賦《荔枝賦》中說,鮮紅的荔枝在樹上“灼灼若朝霞之映日,離離如繁星之着天”,味道“卓絕類而無儔,超眾果而獨貴”。南北朝的劉霽也在《詠荔枝詩》中稱讚荔枝的珍貴味美:“叔師貴其珍,武仲稱其美。良由自遠致,含滋不留齒。”到了唐朝,文人們對荔枝的好奇、吟詠達到了高潮。,開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在驪山修建華清宮,整日與楊貴妃尋歡作樂。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馬從四川(一說從嶺南)給她運來。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於四川至長安的路上。詩人杜牧途經華清宮時,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窮奢極欲,荒淫誤國,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川江兩岸摘荔枝,巴蜀自古即有荔枝栽培記載。晉代左思《蜀都賦》描繪巴蜀的自然景色:“旁挺龍目,側生荔枝,布綠恭弘=叶 恭弘之萋萋,結朱實之離離。”《華陽國志·蜀志》載:僰道縣(今宜賓西南)“有荔枝、薑、蒟”,江陽郡(今瀘州市江陽區)“有荔枝、巴菽、桃枝、蒟、給客橙”。《太平御覽》引《郡國志》雲:“西夷有荔枝園。僰僮,施夷中最賢者。”這些巴蜀土生的荔枝,沿成都而下的川江兩岸,即成都、樂山、宜賓、瀘州、重慶、合川、涪陵、忠縣、萬縣等地,呈半月形分佈。,提到成都荔枝,首推唐代張籍的《成都曲》:“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詩中描繪了唐初成都荔枝成熟的景象。其實,張籍之前的盧綸在《送從舅成都縣承廣歸蜀》一詩中就說過“晚程椒瘴熱,野飯荔枝陰”。,張籍和盧綸的詩雖提到了荔枝,但陸遊認為他們並沒有到過成都,沒有親眼所見。真正到過成都並親見荔枝的,當屬北宋時期的薛田和宋祁。,宋大中祥符末年(1016年),薛田任益州(今成都)轉運使。他的長詩《成都書事百韻》以1400字極寫以葯市花市、書業酒業、蜀錦名品為代表的成都市場的繁榮。其中“月季冒霜秋肯挫,荔枝沖瘴夏宜然。”寫的就是成都的荔枝。,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文學家宋祁自定州(今河北定州市)移知益州。此時已經五十九歲的宋祁沿着古蜀道一路南行,於次年二月上旬到達成都。宋祁在蜀約一年九個月,他在《集江瀆池》中寫道:“煙稠茉荷恭弘=叶 恭弘,露熟荔枝房。”提到成都城南4里錦江側的江瀆池栽種有荔枝,在他《益部方物略記》中也有“隈枝生邛州山谷中,枝高丈餘,枝修弱,花白,實似荔枝,肉黃,甘可食。”的記載。邛州,即今天成都邛崍一帶,明確記載了邛崍一帶也曾種有荔枝。,在唐朝女詩人薛濤的眼裡,成都雖然栽種荔枝,但吃荔枝還是要去嘉州(今樂山)。她的《憶荔枝》寫道:“傳聞象郡隔南荒,絳實豐肌不可忘。近有青衣連楚水,素漿還得類瓊漿。”對嘉州的荔枝記憶猶新。嘉州刺史薛能作《荔枝》詩附和:“顆如松子色如櫻,未識蹉跎欲半生。歲杪監州曾見樹,時新入座久聞名。”清代的李調元在《自題荔枝圖》詩中也說:“一生飽識嶺南姝,不及嘉州色味殊。”李調元是四川羅江縣人,曾任廣東學政,他品嘗了嶺南的荔枝,但認為不及嘉州的荔枝味道鮮美。,眉山出生的蘇軾、蘇轍兄弟對嘉州荔枝均有吟詠。蘇轍《奉同子瞻荔枝嘆一首》雲:“蜀中荔枝出嘉州,餘波及眉半有不。”認為嘉州是四川荔枝的主產地。當時,嘉州荔枝遍布城內城郊,凌雲山、老霄頂山麓最盛。陸遊有文載:“一見荔枝熟,凌雲安樂皆盛處。”安樂園就在老霄頂下。因是名特產,荔枝成了嘉州百姓的負擔。范成大在《吳船錄》中載:“每歲,憲司專之。”“憲司”即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司,兼管農桑,凌雲山荔枝便為其專營。犍為縣令吳中復作詩三章表達對嘉州百姓的憐憫:“莫愛荔子紅,歲作嘉州孽。”在明代,嘉州荔枝成為蜀王貢品。王士楨《漢嘉竹枝詞》詩云:“側生一樹會江門,水遞年年進大藩。”便指嘉州荔枝每年通過岷江船運往成都以供蜀王。清人劉署《荔枝灣》詩道:“何事灣名尚荔枝,紅塵一騎恨交馳。自從進御華清后,冷落江邊人未知。”認為貴妃所食的荔枝來自嘉州。,大多數入蜀詩人認為,蜀中荔枝品質最優的應是戎(今宜賓)、瀘(今瀘州)二州。《輿地紀勝》雲:“蜀中荔枝,瀘、敘之品為上,涪州次之,合州又次之。涪州徒以妃子得名,其實不如瀘、敘。”清朝盧元昌《杜詩闡》雲:“荔支生於瀘戎者為佳。”荊玉陛則用“春盡金沙古渡頭,荔枝香欲滿戎州”來讚譽戎州荔枝的獨特品質。,唐永泰元年(765年)五月,杜甫攜家人離開成都,六月至戎州登岸,戎州長官楊使君設宴款待杜甫,宴上有荔枝,杜甫寫有《宴戎州楊使君東樓》記此事:“勝絕驚身老,情忘發興奇。座從歌妓密,樂任主人為。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樓高欲愁思,橫笛未休吹。”,據《鶴林玉露》記載:“唐明皇時,一騎紅塵妃子笑,謂瀘戎產也。”瀘州、宜賓的荔枝在唐朝的京城中就能見到。至於唐明皇和楊貴妃吃的荔枝是否產自瀘戎,史家們有不少爭議。,白須太守亦何痴,對荔枝情有獨鍾,詠荔枝最多的或許非白居易莫屬了。,唐元和十三年(818年)冬,四十七歲的白居易奉詔由江州(今江西九江)量移忠州(今重慶忠縣)。“量移”,是指被謫遠方的人臣,遇赦酌情移近安置。,唐代的忠州是江邊小城,山高坡陡,比較荒涼,白居易有詩“我向忠州入瘴煙”。在忠州,讓白居易驚喜的是,他見到了平生未曾見過的荔枝。,白居易生於楊貴妃死後16年,自幼就知楊貴妃喜食荔枝。他在京城任職時,雖貴為朝廷翰林,對荔枝也只聞其名,不見其實。白居易在忠州任刺史十五個月,先後有《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重寄荔枝與楊使君,時聞楊使君欲種植故有落句之戲》《種荔枝》《荔枝樓對酒》等詩,以及《荔枝圖序》一文。“欲知州近遠,階前摘荔枝”寫忠州當地百姓普遍種植荔枝;“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何痴”寫荔枝果實的紅潤可愛。,忠州城有一酒樓,名西樓,白居易稱之為荔枝樓,並寫有《荔枝樓對酒詩》:“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欲折一枝傾一盞,西樓無客共誰嘗?”身在荔鄉荔枝樓,獨自品荔、飲酒的情景。,元和十五年(820年)夏,白居易命畫工繪了一幅荔枝圖,寄贈朝中親友。並親自為之作序:“奇果標南土,芳林對北堂。素華春漠漠,丹實夏煌煌。恭弘=叶 恭弘捧低垂戶,枝擎重壓牆。始因風弄色,漸與日爭光。夕訝條懸火,朝驚樹點妝。深於紅躑躅,大校白檳榔。星綴連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羅裁襯殼,白玉裹填瓤。早歲曾聞說,今朝始摘嘗。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潤勝蓮生水,鮮逾橘得霜。燕支掌中顆,甘露舌頭漿。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全文短短不到130個字,不僅寫出了荔枝的出處、外形、味道,而且還寫出了摘下后短期內的變化情況,對荔枝及其果實進行評價,毫不掩飾喜愛之情。這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唯一寫荔枝的專文。,元和十五年秋,白居易離開忠州回到長安。如今,《荔枝圖》早已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且有畫家落款的荔枝圖是宋代趙大亨的《荔院閑眠圖》:絹本上一個高士倚在卧榻上,對看兩棵荔枝樹,一株是紅色,一株是粉白色。畫面中內容豐富,具有很大的內在張力。,因白居易的荔枝圖,讓其他詩人“慕名而來”。光啟二年(886年)秋,因避亂入蜀的晚唐巨擘鄭谷來到涪州(今重慶涪陵區),寫有兩首詠荔枝詩。“二京曾見畫圖中,數本芳菲色不同。孤棹今來巴徼外,一枝煙雨思無窮。夜郎城近含香瘴,杜宇巢低起暝風。腸斷渝瀘霜霰薄,不教恭弘=叶 恭弘似灞陵紅。”(《荔枝樹》)一旦見了荔枝果,詩人又有了不舍之情,他的《荔枝》寫道:“平昔誰相愛,驪山遇貴妃。枉教生處遠,愁見摘來稀。晚奪紅霞色,晴欺瘴日威。南荒何所戀,為爾即忘歸。”,對於涪州荔枝,《輿地紀勝》雲:“妃子園,在(涪)州之西,去城十五里,百餘株,顆肥肉肥,唐楊妃所喜,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謂此。”宋蔡襄《荔枝譜》、吳曾《能改齋漫錄》等著述中也談及此妃子園。蘇東坡在《荔枝嘆》稱“天寶發貢取之涪”也是指此。到南宋時期,涪州的荔枝已呈現衰落跡象,陸遊到涪州發出“不見荔枝空遠遊”的感嘆,宋翰稱涪州“荔枝妃子圃,不復曩時輸”。,荔枝還復入長安,荔枝因為進貢名揚天下,如若沒有進貢,沒有文人們的關注,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想要達到婦孺皆知的地步是相當困難的。,大概正是楊貴妃啟蒙了人們對荔枝的認識,也形成了文人對荔枝的初步印象,也正因如此,激發了詩人對歷史的反思和更深刻的認識。入蜀前,文人們對荔枝或許只是好奇,對荔枝之美味也只是想象。而一旦入蜀,親見了實物,品嘗了“天上味”,更意識到為保持荔枝果實鮮美,千里迢迢運送到長安之艱難,進而反思弊政,諷諫當世和後人。,為了保持荔枝的新鮮,進貢時,當地官員會採取一些保鮮措施。比如竹筒貯藏法,用新砍竹筒盛放荔枝,密封后外裹濕泥。但由於路途太遠,荔枝保鮮期短,三日而味變,並沒有多大的保鮮效果。在唐以前進貢的荔枝多為“乾貨”或荔枝煎等。《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唐元和年間,戎州的貢物為“荔枝煎四斗”,“荔枝煎”類似福州的“蜜煎”,剝皮、笮漿,只留荔枝果肉蜜煮。只有皇帝、後宮嬪妃以及大臣才有可能品嘗到費盡心力進貢的少數鮮荔枝。,想到荔枝到長安后的滋味,大曆元年,身在夔州的杜甫作《解悶十二首》,從社會、民情、國家、個人等多方面描繪了當時的歷史現狀,后四首對勞民傷財的弊政進行了反思。,其九:“先帝貴妃今寂寞,荔枝還復入長安。炎方每續朱櫻獻,玉座應悲白露團。”,其十:“憶過瀘戎摘荔枝,青峰隱映石逶迤。京中舊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其十一:“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可憐先不異枝蔓,此物娟娟長遠生。”,其十二:“側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宮滿玉壺。雲壑布衣駘背死,勞生重馬翠眉須。”,四首詩緊扣飛驛傳送荔枝,層層推進,最後將諷刺的對象指向玄宗,激憤之中透露出杜甫的憂民憂國之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