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11月10日,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主場活動落幕,但曲終人不散,戲曲周結束了在北京園博園、中國園林博物館、市內專業劇場等地的活動后,還將有更多常態化活動走進基層、社區(村)、校園等,繼續推廣普及戲曲藝術。,在孩子心中埋下戲曲的種子,作為北京乃至全國知名的戲曲文化品牌,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讓傳統與現代和合,讓藝術與生活共美。今年更是在形式、空間以及傳播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拓展,以演出、論壇、展覽、遊戲、市集、裝置藝術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推動戲曲藝術普及。一直銳意創新的中國戲曲文化周,今年更在時空拓展方面下足了功夫,通過“園林中的戲曲”“劇場里的戲曲”“網絡上的戲曲”三個板塊活動,為戲曲藝術傳播、推廣搭建起一個“三維”舞台,突破時間、空間阻隔,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吸引更多受眾。,“園林中的戲曲,戲曲中的園林”,一直是中國戲曲文化周的特色。京劇、評劇、崑曲、北京曲劇、河北梆子的經典劇目,在園博園內輪番上演。升級后的陽光劇場更加氣派,每天名角兒薈萃、好戲連台,周末更是成為眾多戲迷進入園中的首選打卡地。,一位帶着孩子的家長感慨:“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戲曲是小眾文化,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是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刷新了我們對戲曲的認知。孩子在園博園中尋找‘關公’‘岳飛’‘梁紅玉’,讓NPC為他們集章打卡抽獎,一邊玩遊戲一邊學習戲曲知識。孩子玩得開心,收穫也很大,自己動手參与到活動中去,可以說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一顆戲曲的種子。”,在名家意識中植入創新思維,今年的戲曲文化周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首次走出園林,在京城的各大劇場上演經典大戲以及特別策劃。其中最具看點的莫過於11月9日在中山音樂堂上演的《群英薈萃·星曜爭輝——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專場晚會》。,這是一台創新思維的戲曲演出,眾多戲曲“大咖”創新演繹多劇種唱段與古風歌曲,其間更不乏融合戲曲元素的器樂演奏。演出中,超過20位來自戲曲、民樂、曲藝界的名家都展示了自己不同往日的一面。其中,王麗京一人挑戰了黃梅戲和越劇,《牛郎織女》和《陸遊與唐琬》展示了這位評劇名家的表演才華;已經20多年沒有在舞台上唱歌的梅派第三代傳承人胡文閣,更是以一首歌曲《枉凝眉》和京劇《太真外傳》的串聯演繹,將古典女性之美淋漓盡致地呈現;兩位相聲名家王玥波與何沄偉的京劇《二進宮》大段演唱滿弓滿調,一高一矮的舞台形象更為表演增添了喜感;崑曲名家魏春榮與河北梆子名家王英會聯袂的京劇《坐宮》,別有一番韻味,最後的“叫小番”更是掀起了全場演出的高潮;京劇程派藝術家遲小秋的京歌《蝶戀花》,帶給觀眾程派唱腔與歌曲旋律結合的新感受。,通過多種形式展現戲曲元素,參与本場演出策劃的保利紫禁城負責人徐堅表示:“這是一台以戲曲為主題,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來展現戲曲元素的演出。節目的編排經過多輪頭腦風暴式的策劃和討論,得到了藝術家們的廣泛支持。”,此外,中山公園音樂堂的舞台也為這場演出做了特別的改造。據舞美設計張曦介紹,“在舞台設計中我們特別提煉了戲曲臉譜的符號概念,既保留了傳統戲曲文化的藝術特點,又融入了西洋樂器的獨特質感,實現了抽象與具象、東方與西方的雙重表達。”
12
2022.11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5963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