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梧桐木華:織成文章如綾錦

20

俗語說得好:“十層單不如一層棉。”寒冬時節,人們得益於棉花的溫暖。中國是世界上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但棉花並非中國本土作物,它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古時稱為吉貝、白疊、木棉或梧桐木,用它織成的布稱為白疊布。幾千年來,棉花在中國的旅居過程中發生了不少趣事。,棉花由“絲綢之路”傳入,在棉花出現之前,古人衣料的主要來源是麻葛、絲織品和毳皮。麻、葛一類植物纖維織成了布,因普通人大多着布,“布衣”成了老百姓的代稱。,棉花進入中國主要是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入的,也不排除從海上絲綢之路傳入的可能性。陸上絲綢之路中有一條是北路,即通過甘肅、新疆境內的“西北絲綢之路”傳入;另一條是南路,即經過四川、雲南境內的“西南絲綢之路”傳入。從史料和考古發現來看,在棉花的傳入上,南路早於北路。,早在漢代,人們就已初步將棉花紡織成布匹,沒有染色的棉布稱為“白牒”,已染色的棉布則稱為“彩牒”。漢代學者王符在《潛夫論·浮侈》中有“文組彩牒”的表述,這裏的彩牒即是棉花紡織染成的精美棉布。,印度棉花最先到達中國雲南和緬甸邊境,也就是史書上記載的“哀牢夷”。雲南的棉紡織技術已具有相當的水準,雲南哀牢山區和瀾滄江流域的棉紡織業發達。據《後漢書》“哀牢夷”條記載:“有梧桐木華,績以為布,幅廣五尺,絜白不受垢污。”“織成文章如綾錦。”梧桐木華即棉花,也就是說人們能利用各種染料印染出斑斕多彩貌似綾錦的棉質花布。,雲南當地生產的一種棉布叫“廣幅布”,由於幅寬質優,很受青睞,並被漢王朝大量徵調。,南北朝時期,我國邊疆地區與內陸的交往日漸頻繁,由雲南、新疆等地運往內陸的棉織品逐漸增多。據記載,僅海南林邑、阿單羅、干陀利、婆利、中天竺等諸侯小國,每年貢獻給朝廷的棉織品數量就相當可觀。南朝時,上至皇帝、下到官員多用這種棉布製成衣服。,由於那時的棉花多產自邊疆地區,中原和江南地區還沒有種植棉花,人們雖然享受了棉花織布的福利,卻不認識棉花。在記載中,有人將棉花寫成高大的樹,有人將它記錄成一種草。,唐代官員曾為棉布代言,到了唐代,隨着絲綢之路的完全暢通,西北地區生產的棉織品流入中原的數量持續增長。唐上元年間(760年—761年),新疆高昌地區為支援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亂,曾以賒放的方式收集大批軍需疊布運往中原。,唐代,棉花種植開始向中原等地區普及。唐代韓鄂所著的《四時纂要》是我國最早介紹植棉的農書之一,其三月篇有“種木棉法”,精練概括了棉花栽培技術,全文雖不到200字,但記載的栽培技術比較全面,從棉花的種子處理、播種期到整地施肥、中耕除草、病蟲害的防治等都有詳細的說明,對棉花的植物學特性也作了精細分析。,隋唐時期,廣西棉花的種植、紡織和染色技術達到很高的水平。由於廣西出產的棉織品式樣頗多,質量精美,色彩鮮艷,除供應廣西本地,還遠銷京城長安及全國其他地區。其中尤以“桂布”“桂管布”在全國馳名,深受人們喜愛。,桂管布因產於嶺南桂管地區而得名。桂管是唐朝的行政區,駐桂州治(今桂林),其管轄區域在當時屬偏遠地區。桂管布就是今天的木棉布,屬於老粗布。這種產於廣西的桂布,被當時在杭州的白居易寫進了詩歌。因為白居易曾用其做新棉衣,十分高興,賦詩讚美道:“桂布白似雪,吳綿軟於雲。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這說明棉布已廣傳中原地區,成為唐代一種普遍的紡織品。,據《太平廣記》記載:唐文宗時,左拾遺夏侯孜“常着桂管布衫朝謁”。他常穿着用桂管布做的粗布衣服上朝,文宗問他為何穿如此粗糙的衣衫,夏侯孜說,桂管產的這種布,因為粗糙比較厚,可以禦寒。文宗皇帝因此用桂管布做衣服,滿朝官員競相仿效。有了皇帝的“代言”,“桂管布”一到長安,很快被搶購一空,其價格猛漲。,宋代以後,東南各地種棉多了起來,並逐步引入江東地區,進而發展到長江流域。江南種植棉花最早是在上海的松江地區,當時松江一帶土地貧瘠,從福建、廣東引進棉種種植,隨之紡織等工藝技術在當地傳播,軋花、彈花、紡紗、織布等手工業也隨之興起。,松郡棉布衣被天下,中國大規模種植棉花、消費棉品出現在元代,松江府人黃道婆將海南的紡棉技術帶到上海,帶來了中國棉紡織技術的飛躍。,黃道婆早年流落崖州(今海南島崖縣),從當地黎族人身上學到一整套棉紡織加工技術。元成宗元貞年間(1295年—1297年),黃道婆搭海船從崖州回到烏泥涇(今上海徐匯區華涇鎮)。她看到家鄉棉紡織技術十分落後,就結合當地棉紡織生產,總結出一套融黎族棉織法和當地紡織工藝的新技術,廣傳於人,一舉改變了當地棉紡織生產的落後狀況。,棉紡織業的大發展帶動了棉花種植,許多稻農紛紛改種棉花,當時松江府東鄉“大半植棉”,形成“棉七稻三”的種植格局。松江出產的棉織物品種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標布、龍墩布、丁娘子布、葯斑布等。,種棉花、搞紡織甚至改變了农民的思想觀念,特別是隨着棉紡織業地位的日益提升,婦女作為棉紡織業的主力,在家庭中的地位明顯提高。當時,紡織技術高超的姑娘身價倍增,媒人盈門。當地厚嫁盛行,大凡女子從七八歲就學習紡紗,十一二歲就學織布,父母因女兒多年對家庭的貢獻,多備豐厚的嫁妝以作補償。因此成婚後,松江的新媳婦與其他地區相比,享有較高的禮遇。,到了明代,人們對棉布的需求進一步增長。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以行政命令強推植棉。到了明代中恭弘=叶 恭弘,因種棉範圍漸推漸廣,甚至擠佔了桑蠶種植面積。明末時,種棉業發展到黃河流域,基本普及全國。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隨着棉花的推廣,江南松江府成為元、明、清三代全國棉紡織業的中心,贏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美譽。,專家分析,需求是決定元明清三代棉花引進、推廣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宋代中國人口破億,此後除元代外,中國人口爆炸式增長,國民穿衣吃飯的壓力驟增,比絲麻更高產、廉價的棉花剛好適應這種剛需。清代於19世紀後期又從海上引進了更為高產、優質的陸地棉和海島棉,也是需求使然。,清代棉紡織品已大量出口。據史料記載,嘉慶、道光年間,從廣州出口到歐美和亞洲的日本、東南亞等地,中國產的紫花布曾風靡英國,成為當時英國紳士的時髦服裝。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