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張譯主演的《他是誰》和馮小剛執導的《迴響》雙峰齊出,都是刑偵懸疑劇,卻各有千秋。其中《他是誰》在宣发上並不佔優,卻展現出黑馬之姿,熱度好評不斷。,在《狂飆》的餘波之下反觀《他是誰》,會發現很多相似之處:張譯的精彩演繹保證了收視率;“燒腦”劇情,反轉設計,快節奏、寬視角都是兩劇“吸睛”之舉;回到真實的歷史時空,掃黑除惡、為民除害也讓它們擺脫之前《迴廊亭》《通天塔》等懸疑劇的“懸浮”和牽強,有着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時代責任。雖不屬於同一個類型,但《狂飆》的出圈讓我們可以更清楚破譯《他是誰》的“收視密碼”——對比一根筋的安欣,《他是誰》中的衛國平是“圓形人物”,有缺陷,更有成長,破案軸,可生活有血肉,這是刑偵劇的主演保證;對標《狂飆》基於真實大案,實地取景,歷經廿年正邪搏鬥,《他是誰》突破刑偵劇取材局限,以多起真實案件為原型,在紀實與虛構之間找到平衡,給觀眾帶來現實主義震撼;《狂飆》帶有濃郁的南方地域風格和生活氣息,甚至有絲港片風韻,而《他是誰》最強烈的風格化來自逼真的時代感,由此提供的沉浸式體驗讓觀眾在懷舊的同時感受到時代的進步,家國之安穩。,刑偵劇的主角保證:“圓形”張譯,成長演繹,從早期《我的團長我的團》,到《重生》《重生之門》《狂飆》,張譯用率真隱忍、不服輸的強個性以及自己多年軍旅生涯的經歷,再一次完成了對主角的塑造。《狂飆》中的安欣與《他是誰》中的衛國平,都很軸,就像政委提醒衛隊的台詞:“缺點也是你的最大的優點,執着。但它是雙刃劍,要是不加控制,就是偏執”。兩部劇中的男主都是拚命三郎,幾乎不近女色,都身負師友的犧牲下自責的“主角性壓抑”,讓其喘不過氣。,但細品之下,《他是誰》中的衛國平是“圓形人物”。福斯特曾在其《小說面面觀》中對比了“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前者屬於性格決定,由簡單的意念或特性創造出來,容易辨認也印象深刻;而後者更複雜,更多變,往往在不協調下顯得更真實。衛隊就是這麼個更真實的人物形象。他工作上一絲不苟,對下屬嚴慈並濟,平時卻嘻嘻哈哈,聚攏人心。面對聶小雨,偶爾也會撒個嬌,面冷心熱,那幾聲“站住”(喜歡說不出口時的暗號)可愛得讓人心疼。他性格其實開朗而幽默,在澡堂時候特別放鬆,段子不斷,但心魔太深,不能也不敢發泄,玩命折騰自己,是救贖,也是懺悔。他辦事有章有法,辦案又不拘一格,突破常規,甚至會觸犯些條例,抓捕薛家健的時候,建議“撤出校區,守株待兔”,也會為了尋找證據,沒帶證件就硬闖現場。,這種“圓形”刻畫打破了“執拗刑警”的原型刻板,也見證了張譯在《他是誰》中一步步痛苦成長淬鍊的歷程。衛國平曾經是青澀保衛科“雙雄”,在上世紀80年代中轉成刑警后甚至連保護現場都不懂,親見兄弟被殘忍割喉犧牲之後,3000個日夜不斷積累辦案經驗,從新手到隊長,綽號“衛無期”,專攻大案。他主動挑戰自己弱項,泡檔案細節,追技術發展(DNA),即使失眠也在所不惜;他犯錯,也帶偏整個隊伍,在預審薛家健時候,魯莽衝動,心急壞事。但可貴的是他承認工作不足和性格缺陷,在刑偵骨幹業務會上,勇於剖析自己,否定自我,反省刑警辦案時候的“主觀惡意”。“圓形”設計和成長路徑都給了張譯很大的演繹空間,也是該劇最大的亮點之一。,刑偵劇的改編突破:紀實與虛構之間的平衡,《他是誰》在虛構劇情安排上最大的特點就是案中案,案后案的設計。一拖N——以一個主線故事即1988年“割喉性侵”連環案做連接線,串聯多個小案件,一直延續到1996年,從而組成一副完整的劇情架構。多條案件線并行,抽絲剝繭的斷案、翻案、併案、疑案變新案,視聽效果十分奏效,強情節、多重反轉和快節奏呈現,給觀眾帶來硬核的刑偵破案爽感。,而聚焦這些關鍵案件,編導團隊是花了巨大心血的,不迴避,不編造,不煽情,不枉論,用現實主義之魂鑄就了劇本和劇情的真實可信,細節動人且主題穩健。《他是誰》中的主要案件都是有案可查、按圖索驥的。該劇創造性地糅合了1996年刁愛青案又稱南京“1·19”碎屍案,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以及1982年香港雨夜屠夫案等多個大案要案。諸多如環衛工人拾到拋屍黑袋,坐公交到異地犯罪再跨城回鄉躲藏,受害大學生喜歡聽死亡金屬等紮實細節都是從當年大案要案中找到靈感。,所以,在虛構和紀實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是《他是誰》吸引觀眾的另一要素。真實案件不僅提供了線索和細節,還給劇組還原刑偵工作提供了絕佳機會。上世紀90年代的刑偵手段都是依靠排查,沒有DNA這樣先進的生物手段,也缺乏監控這樣的社會維穩工具,大規模拉網式地排查就會牽出其他案件,頻走彎路卻意外收穫的情況屢見不鮮。這也是為什麼整部劇採用一拖N的敘事結構,這是紀實所要求,也是虛構的最佳表現形式。整個劇組都懂法律、懂刑偵。預審科的審問策略設計非常好,沒有讓張譯的“主角光環”遮掩其他人,群戲更精彩,在薛家健一案中,女警官顧開岩的預審能力,小湯的靈光一閃,政委吳克的嚴謹都足以讓整個刑偵隊伍閃閃發光。《他是誰》尊重法律,甚至還引入了1996年《刑事訴訟法》中“無罪推定”和“犯罪嫌疑人”的普及。強調“沒有真相,就沒有正義”,就像沒有紀實,就談不上虛構一樣。,刑偵劇的時代呼喚:逼真時代感帶來的沉浸式體驗,相比很多懸浮的刑偵劇,《他是誰》的服化道用心考究、還原時代,讓觀眾重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到整個警察制度、刑偵過程的復原和再現,比如當年出警用的桑塔納、小跨斗、經典綠警服,甚至刑偵現場警察戴的老式棉紗口罩,小到崔健的搖滾音樂,走訪調查中遊戲廳里的拳皇遊戲,以及舊澡堂大池子上一塊塊斑駁的雜色瓷磚,無不勾起一代人的回憶。,對標《狂飆》中在廣東江門、佛山等實地取景,融入當地百姓日常的腸粉、豬腳飯等元素,《他是誰》虛化了地域,但強調了時代。和許多改編劇集一樣,《他是誰》的故事發生地在“江東省寧江市”,這個虛擬城市很多取景來自湖南株洲徐家橋步行街,斑駁老街下嘈雜市場,人來人往經過數十年的老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沉浸式體驗感一下子拉滿。此外,劇情里戶外犯罪或破案環節很多安排在昏黑暗沉的雨雪天,不僅符合罪犯動機和行為,因為惡劣環境會沖洗掉一切痕迹,大大增加刑偵難度,客觀上也為整部電視劇增添了肅殺緊張的氣氛,讓觀眾更加沉浸在猜測終極犯罪“他是誰”的懸疑中。,就像導演鮑成志自己坦言,創作《他是誰》過程艱辛而漫長,核心就是要探究刑偵劇這個成熟類型“它是誰”——犯罪就像社會符號,體現特殊而極端的生活形態,而刑偵破案則是展示社會與時代的解剖刀。從這點來看《他是誰》是成功的,它的主角塑造圓形有力,群戲精彩紛呈,在真實案件的改編和融合上均有創新,且前半部偏重刑偵,後半部着力掃黑,賦予整部作品可貴的厚實與深刻感。,作者:馬綸鵬 浙江傳媒學院副教授
13
2023.04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6315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