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豆瓣評分9.1(近8萬人評分)的《俗女養成記》被各大榜單列入必看神劇榜。時隔2年,第二季回歸再次刷新紀錄,以9.6的成績開分,延續了近幾年台劇復興的迅猛勢頭。,39歲的女主角陳嘉玲,從台南到台北求學工作已經20年,眼下有一份過得去的工作和一個家庭條件還不錯的男友。按照套路,接下來等待她的大概是兩條線:一條是結婚、生娃和雞娃;另一條則是調教媽寶男和“手撕”婆婆。但在光鮮白領生活的背後,陳嘉玲卻深切感受到了套路中的人生危機。,工作穩定的代價是要面對老闆的種種破事,未來也不見得有上升空間。感情穩定的實質是男友變成室友,婚後還要面對宛如第三者的婆婆。這樣的生活,要,還是不要?你可以說是衝動,也可以說是逃避,總之,陳嘉玲選擇了拜拜,拎包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第一季結束時,陳嘉玲買下荒廢的“鬼屋”,在這裏和小時候的自己相遇,感情與生活全部重新開始。第二季開始,陳嘉玲的生活依然狀況百出,但還是一樣的好笑又溫馨。,是的,你沒看錯,這部所謂的神劇完全沒有百轉千回的劇情,有的只是當下和回憶交織的家長里短。完全沒有流量擔當,有的只是一眾雖是實力派,但內地觀眾恐怕並不太熟識的演員。這大概也是很多朋友內心的疑惑,台劇究竟有什麼魅力,憑什麼動不動就“神劇”了?,“反人設”與好人物,雖然高分劇頻出,但很多台劇實際上都有點兒“慢熱”,有時候要好幾集才能真正入戲。對於不熟悉台劇風格的朋友來說,第一觀感也通常是“天啊,他們好誇張哦!”對此,國產劇表示十二分的委屈,明明都是浮夸,怎麼到自己這裏評分就“全場五折,還滿減折上折”呢?總的來看,台劇的“浮夸”主要是表演方式與類型風格(style),而國劇的“浮夸”則通常在人物設定與劇情走向(story),這恐怕也是二者虛實之差的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說,這些年,台劇的突破恰恰在於“反人設”。所謂“反人設”,並不是沒有人設或不要人設,而是不以人設來迎合觀眾。陳嘉玲的普通白領人設一開始並不討喜,拒絕到手的老公和房子也讓不少彈幕表示跳腳惋惜,但恰恰是這種“作”讓我們重新審視人生的意義,到最後才能由衷讚歎,陳嘉玲的人生真是精彩!,在《我們與惡的距離》(2019)中,執意為殺人犯做辯護律師的王赦也不討喜,但從他的執着中,我們得以重新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減少社會悲劇;在《她們創業那些事兒》(2021)中,三句話不離“人家”、一心只想嫁個有錢人的美季一開始差點兒勸退不少觀眾,但最終美季卻成為全劇最受歡迎的角色之一,真誠的美季給大家展示了女性可以如何自在地做自己。,對創作者而言,當然要為劇中人物找到恰當的獨特的人設;但對觀眾來說,如果也以人設來看角色,拒絕成長的眼光,反而是對價值觀的限制與矮化。好的影視劇應該是人物大於人設,只創作“討喜的”“受歡迎的”“帶流量的”人設,對影視劇的發展從來不是好事。也正因如此,《俗女養成記》才顯得格外好看。在我們掙扎着“二十不惑”還是“三十而已”,糾結着如何保持少女感和凍齡的時候,陳嘉玲已經大大方方地四十了。,當然,她也不是大無畏,她也迷茫失落過,也反覆糾結,也曾經因為在意別人的眼光而扮演自己。是的,她從不完美,但卻如此可愛,就像我們自己,是做“淑女”還是“俗女”?都可以,但說到底還是要做自己。社會倫理對於女性的規範與女性對自身的期待,二者之間是有明顯偏差的。影視劇當然不是學術研究,不必理性深刻,但每一部劇所呈現的生活、所塑造的女性,說到底其實也就是社會想象力的展示。在這一點上,台劇走在了前面。,“反爽劇”與真成長,更重要的是,陳嘉玲並不是從天而降的,她是從一個溫暖的家庭中自然地生長出來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各有各的小算盤,也各有各的可愛。都說這是一部展現女性成長的劇,但很多時候我們對女性成長與女性主題的理解都有點兒誤會。所謂女性成長,不是說只有女性在成長,也不是除了女性,別人都不能成長,更不是只有一種成長(成功)模式等待我們驗證。所謂女性成長,是指社會給予了她足夠的空間,在這裏她可以自然生長。,正是因為有家庭的力量,陳嘉玲才能在面對人生危機的時候清醒地意識到,價值危機絕不是時間危機,不是把40歲前“該做”的事做了,人生就不困惑了。人生的答案也不是非此即彼,我們從小被教育要成功,卻常常忘了試錯也很重要。《俗女養成記》的成功也在這裏,它所追求的是雙重成長,劇中人物在成長,劇外觀眾也要成長。至少,你要用成長的眼光,才能讀懂陳嘉玲和她的一家。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說,在國劇、韓劇、美劇都在全面爽劇化的時候,台劇還留下了一點“反爽劇”的希望。,比起陳嘉玲,也許有朋友會更喜歡陳氏一家的歡樂如花。且不說是否是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俗女養成記》至少給我們帶來了家庭劇的新思路,家庭劇也可以不是家庭矛盾劇,而是家庭溫馨劇。女強人不代表不能可愛,獨立自主不代表就要告別大家庭,爸爸很好不代表媽媽就要很糟,二元對立的觀念和靠吐槽才能罵上熱搜引流量的環境,或許正在成為一些國劇的慢性毒藥。,也許大家還記得《歡樂頌》(2016)里的樊勝美媽媽,《都挺好》(2019)里的蘇明玉媽媽,《安家》(2020)中的房似錦媽媽,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再看看《柔情史》(2018)和《再見南屏晚鐘》(2019),媽媽對女兒的壓迫和剝削正在成為新的“傷痕文藝”。當然,不是說媽媽就必須溫柔善良,就只能是正面形象,但值得我們追問的是,為什麼是“媽媽”成為了女性結構性困境的最大敵人?與此同時,“爸爸”正在悄然抹去“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書寫着新的歌謠。,正因如此,陳嘉玲才如此讓人羡慕,她有永遠充滿童趣的爸爸,還有可以談心的媽媽。雖然爸爸媽媽也吵架,但他們的愛絕不衝突。一部好的成長劇就是誤解與釋懷,恰到好處。當然,陳嘉玲的回家之路大受好評,也許恰恰是因為我們回不去了。對於絕大部分跟隨當代中國現代化進程離鄉打拚的都市青年來說,成長的意義是最終接受“他鄉似故鄉”,而不是重寫一部“返鄉記”。但《俗女養成記》至少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展望未來和理解自己的可能性,那就是放棄擁抱絕對性,坦然面對成長、改變、困境與和解。這既是電視劇的未來,大概也是我們自己的未來。
01
2021.09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392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