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貌焦慮”到原生家庭,最近,一些與心理學有關的話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熱播劇《女心理師》中,小莫的“討好型人格”曾引發廣泛討論。,日前,著名作家、心理諮詢師畢淑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容貌焦慮”這件事,唯有建立強大的內心,“我們首先是全面的接納自己。”,應對“容貌焦慮”:全面接納自己,作家、心理諮詢師、內科醫生,這是畢淑敏比較為人熟知的三重身份。她曾做過20年內科醫生,也曾寫出《預約死亡》《女心理師》等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成為心理諮詢師則有些偶然。早年,畢淑敏有一位朋友摔斷了腰椎骨,她擔心朋友寂寞,便堅持每周給這個人打電話聊天,無意中得知一位知名心理學教授正在北京師範大學帶學生。,幾經周折,畢淑敏得以跟隨這位教授學習心理學碩士、博士方向的課程。學有所成,她開了一個診所,每天和形形色色的諮詢者打交道,對容貌焦慮、親子關係等問題感觸頗深。,“我曾在大學里做過一次測驗:我說,在場的女生對自己的容貌有過不滿足、感到自卑的,請举手。”結果讓畢淑敏有些意外:幾乎所有人都舉了手,包括不少長相很漂亮的女孩。,其中有一位女孩,因為覺得自己牙齒不好看,所以從來不笑。,可是,長相再完美的人,也不可能百無瑕疵。畢淑敏舉例,“別的不說:什麼人能對抗時光啊?你能接受衰老嗎?美有很多種。最棒的做法,是放棄對容貌的焦慮。”,“就像自然界,確實有漂亮的花,可你會看到一顆草自卑嗎?還有那麼高的青松,都是奮勇向前,爭奪陽光。容貌無法改變,我們要全面接納自己,建立強大的內心。”她解釋道。,談原生家庭的創傷:需要自己有意識的去療愈,包括《女心理師》在內,畢淑敏在自己的不少作品中都涉及了原生家庭、親子關係等問題,“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的人卻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從嬰兒到成年人,人們基本都是最先從別人的眼光里認識自我。我們的童年不能選擇,父母是什麼樣的人、物質條件如何等等,對性格等很多基本觀念的形成非常重要。”她說。,成長,其實是一個複雜艱巨的過程,也有出問題的概率。在那些經過精心照料的孩子身上,也依然可能存在着創傷,這需要自己去有意識的療愈。,“現在有些年輕人,大體上對這一條沒有特別清醒的認識。”畢淑敏發現,有人能了解心理上的癥結所在,從容應對;有些則一味抱怨原生家庭差勁,卻不採取實際行動去改變現狀。,比如,有人討厭父母逼婚,但多半採取爭吵、敷衍的解決方式,其實沒必要。“有時父母是依據他們的人生經驗,來為你的人生做出規劃,也許不合你意,但並無惡意。”,她建議,“你可以不聽從他們的想法,然後拿出合理的計劃,證明你做過很多努力,讓他們放心。與其想着改變父母,不如試着改變自己。有些壓力,是成年人應該承擔的。”,“從我做心理諮詢師以來,會盡己所能幫助別人,但最終有多大療效,取決於他自己。”畢淑敏認為,一個人的行為總有內在邏輯和意料之外的解釋,人性是豐富斑斕的。,好的心理諮詢有一定治癒的效果,但不能药到病除。她覺得,無論是哪種心理情緒,都不要讓它在角落裡積累,而是要及時疏解,才能讓人生變得更完整更幸福。,談“跨界”:關注對象始終是人,曾有人評價,從內科醫生到心理諮詢師、到作家,畢淑敏是個勇於跳出舒適圈的人,這三個身份,絕對算得上“跨界”。,“別人說我在職業上跨度很大,我倒沒這麼鮮明的感覺。作家、醫生、心理諮詢師,儘管表現形式不同,但關注對象始終都是人。”畢淑敏說,“我一生都在做這一件事情。”,作家需要洞察人性,把看到的眾生和自我,描述出來和別人交流;心理諮詢師關注人們的內心;醫生治病救人,關注焦點其實都沒有變。,的確,“人為什麼活着”“怎樣才能幸福”是畢淑敏筆下永恆的話題。在《畢淑敏的心靈治癒書》中,《幸福課》《心靈課》《成長課》分別從幸福、心靈、成長三個角度深挖人生的真相。,在她心理學相關的作品中,很多故事的主角都是普通人,至於原因,“普通人有探索自己內心世界的好奇,也有迷茫,一旦找到問題所在,就會感到輕鬆,變得更有力量,不容易被擊敗。這很重要,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對此有所幫助。”
14
2022.01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4686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