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聯盟2號站_雕塑、哲學、書法:熊秉明的“三位一體”

20

展覽:塑者歸來——熊秉明藝術回顧展,展期:2022年4月15日-5月30日,地點:中國美術館,在熊秉明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塑者歸來——熊秉明藝術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以熊秉明的雕塑作品為主線,輔以繪畫、書法等眾多藝術門類作品150餘件,以藝術家創作的哲思為內在邏輯,引導觀眾見證其從藝的初心與匠心。,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正式成立,身在法國巴黎的兩名中國留學生吳冠中和熊秉明進行了幾次徹夜的長談,討論是否立即回國的問題。最終的結果,吳冠中於1950年歸國,熊秉明選擇繼續留在巴黎學習雕塑。等到兩個好友再次見面,已是30年之後。1981年冬天,吳冠中以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團長身份赴西非訪問,回國時途經巴黎,與熊秉明久別重逢。,祖籍雲南的熊秉明1922年出生於南京。1944年,他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47年,考取公費留法,到巴黎大學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第二年卻轉習雕塑,直到1980年,他再續前緣,通過了博士論文《張旭與狂草》,1985年出版個人藝術專著《中國書法理論體系》。哲學、雕塑、書法,被熊秉明上下貫通。,從古希臘到羅丹,故事還是要從雕塑說起。1948年,改攻雕塑的熊秉明進入以肖像雕塑著稱的紀蒙工作室學習。紀蒙以古希臘宙斯神殿和巴特農神殿中的雕刻為準繩,以立體的空間語言表現“美與秩序”。1949年後,熊秉明進入雕塑家阿爾弗雷德·穰尼俄的“紀念碑雕塑室”深造。這位老師十分重視雕塑與建築的完美結合,並從傳統意義上歌頌人的形體,強調雕塑的社會性和人間性。這次學習經歷使熊秉明將關注點轉移到人本身。,這期間他做了大量的人體素描練習。1952年創作的雕塑《孕婦》可以算作是他在這一階段的學習成果彙報。從這件造型均衡的人體雕塑上,可知他在古典雕塑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在學院之外,西方藝術早已完成從古典向現代的轉變。熊秉明身處西方藝術的核心地區,不可能沒有覺察。他何止是知道,其實他早已是心嚮往之。,位於巴黎塞納河南面梵倫納小路77號的羅丹博物館成為熊秉明另一個課堂,他在這裏與羅丹的雕塑對話。成年累月的溝通匯成了他的《關於羅丹:日記抄譯》。他在其中寫道:“每天有那麼多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從世界各個角落來巴黎羅丹美術館,在他的雕像間徘徊,沉思。那些青銅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話說:開向生命的窗子。”毫無疑問,羅丹成了熊秉明在雕塑藝術上由古典轉向現代的引路人。在西方雕塑史上,羅丹是繼文藝復興的米開朗基羅之後最為重要的西方雕塑家。他的前半生沉浸於古典之中,後半生致力於現代性開拓。羅丹手中的雕刻錘每一下都敲到了西方古典與現代的轉折點上。作為未來的雕塑家,熊秉明用什麼樣的作品來回應羅丹的呼喚呢?,從羅丹到賈科梅蒂,牛,遠在萬里之遙的雲南水牛,成為熊秉明傾心抓取的對象。20世紀中恭弘=叶 恭弘便旅居海外的熊秉明對故土的眷戀化作一系列青銅水牛形象。田間耕地的牛,緩慢行走于田埂上的牛,佇立水中的大肚牛,低頭吃草的小牛,故鄉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創作靈感。其中《遠行的水牛》在1962年法國青年雕塑沙龍獲沙龍年獎。其實在此之前的50年代,熊秉明已經憑藉一系列焊制鐵雕動物作品逐漸躋身歐洲藝展,如1953年《嚎叫的狼》、1954年《鐵絲鴿》、1955年《烏鴉》和1956年《山雀》,還有1959年的《駱駝》等。然而,一旦熊秉明在記憶當中鎖定了牛的形象,就再也揮之不去了。,1969年他創作的《孺子牛》,可以說是一次完美的藝術總結,更是一個高度的人文概括。正如摯友楊振寧為這件作品的題詞中所寫:“秉明塑造出二十世紀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自我認識。”這件原名為《跪牛》的作品因而改稱為《孺子牛》。熊秉明曾說:“《跪牛》表現了最艱難狀態下欲奮起的那一剎那。”整件作品採用不對稱的手法與有意模糊的肌理語言塑造出一個富有寓意的形象。水牛的兩腹,沉重的軀體與泥土般的肌理,使人聯想到溝壑縱橫的田地,喚醒了深沉的鄉土情懷。牛前部的動勢扭曲強烈,甚至變形錯位,似在泥濘中掙扎、低吼,與牛背部鋼鐵般的骨頭與軀體的支撐,形成軀體上的呼應與互補。各部位的模糊與清晰,對稱與不對稱,產生了綜合複雜的塊面變化,避免了視覺上的重複感,產生了豐富的多義性。巍峨的骨相在皮、筋、骨的交錯之中表現出內在的堅韌與超拔的氣質。,走出古典,致敬羅丹,熊秉明以“牛”做出了最好的回應。然而,他並不滿足於此。曾經的目標大師羅丹,現在已成為新一輪探索的起點。熊秉明從羅丹追求表現人的內在真實感過渡到受原始主義、立體主義和民間藝術多重影響的布朗庫西,下一站是受存在主義影響的賈科梅蒂,熊秉明向抽象雕塑邁進。,銅雕《線形貓》開始構思於1966年,直到1997年才最終完成。這是一尊把減法做到極致的雕塑,除了貓臉一個塊面,身體軀幹由一條曲線貫穿,其間岔出的旁枝構成貓腿。簡簡單單幾根線收納下的空間,在觀看者心中形成無限的意象拓展。在這隻貓身上,不難看到賈科梅蒂的影子,卻褪盡了瑞士雕塑大師枯索與頹廢的氣質。,從賈科梅蒂到熊秉明,真正有別於賈科梅蒂的是熊秉明1994年完成的《線條鶴》。這無疑是他最具國際識別度的雕塑作品。這件完全歸屬於東方氣韻的作品也歸功於中國書法。簡潔明快的幾根鐵線高度提煉出鶴的骨骼姿態,迎風招展。恰似中國的書法,寥寥幾筆卻輕盈洒脫。熊秉明將東方的精神意識復歸到物象的本真狀態。不懂中國書法的人會為鶴的風姿所打動;了解中國書法的人不免會心一笑,同時又茅塞頓開。將東方書寫性的線條成功地轉換成造型的空間,讓氣流去塑造鶴的靈動,傳遞出東方的寫意精神。從二維平面的線條到三維空間的立體,編織出最富意涵的形。,熊秉明對生命意象的摯愛、對生命本體的思索,在每一件物化的外形背後都凝結着他無法言說的深情。從1948年改學雕塑起,肖像一直是他的重點。據說他的《母親像》用了長達16年的時間進行創作,直到1979年才完工。母親單薄、瘦小,皺紋滿布的臉上目光溫潤,淺笑安然。,而他為父親、著名數學家熊慶來教授所做的半身像更是花費了雙倍的時間。從1953年4月開始到1992年4月完成,先後用了39年。從熊秉明專門為紀念父親所寫的文章中摘出一段,最能說明他所投入的精力與傳達的深情:“我想表現出從小所認識的父親。這裡有嚴肅與平易,有剛強與溫厚。在表面的平靜與含蘊下面潛藏着對科學真理的執着追求,對祖國與鄉土的深厚的愛。這裡有對生命本身的誠實和信念。”,除了父母,熊秉明的另一件傑作是1998年的魯迅頭像。這件作品採用立體主義拼貼的形式塑造了魯迅先生鋼鐵一般的秉性,同時又不乏幽默感。藝術家有意隱去一隻眼睛,留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豐富了塑像的內心世界。2000年,熊秉明應邀為中國現代文學館再次創作了《魯迅像》,作品以銳利的折線,抽象的疊面,配合生鐵的材質,塑造出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格精神。,熊秉明當年赴法攻讀哲學博士學位,沒想到中途從藝,此後幾十年埋頭於藝術教學與雕塑創作之中。在他心底,探究人生的真諦才是他生命中的真正動力。那麼,他有沒有找到呢?中國美術館展廳中掛了一件他創作的水墨立軸,也許透露出了答案。畫幅正中有一條魚,魚的上下抄錄著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的故事。兩千多年前的哲學家莊子回答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熊秉明先生不僅用作品講述了人生的意義,也將哲學家的快樂蘊藏其中。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