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聯盟2號站_尋訪中軸線古橋的趣聞逸事

20

在長達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及兩側,曾有過十餘座古橋,而今有跡可尋的為萬寧橋、神武橋、內金水橋、外金水橋、天橋等。每座古橋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見證着中軸線的變遷。為此,我沿着中軸線自北向南而行,探尋那些古橋的歷史淵源。,歷史最悠久、別稱最多的“萬寧橋”,為了更多地了解中軸線古橋的歷史與掌故,我特別邀請了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的張先生同行,他研究北京古建築多年。我們在中軸線最北端的鼓樓下相會,隨後沿中軸線自北向南而行。,我們邊走邊聊,不到十分鐘,便來到萬寧橋。,張先生介紹,萬寧橋在中軸線眾多古橋中有兩個特點,一是修建年代最為悠久,故有“中軸線第一橋”之稱;二是歷史上別稱最多,有近十個。隨後他向我一一介紹。,萬寧橋位於地安門外大街,縱跨中軸線下的玉河之上,民間有“先有萬寧橋,後有中軸線,再有北京城”之說。,據《北京古橋》記載:萬寧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郭守敬奉詔興修大都運河前,在此已有一座木橋,興修漕運河道(也稱玉河、御河)時,為便於漕船通行,將木橋改建為石橋。因地處什剎海入玉河口處,故為元代大運河漕運的始點。橋西裝有水閘,名曰“澄清上閘”,通過提放水閘,沿御河北來的漕船可達“海子”(積水潭)內停泊。清代《日下舊聞考》引元代《析津志》稱:“萬寧橋,在元(玄)武池(今什剎海)東,名澄清閘,至元中建,在海子東。至元后復用石重修,雖更名萬寧,人惟以海子橋名之。”萬寧,即萬事、萬物安寧,寓意吉祥。橋以“萬寧”而稱,取“萬年永寧,堅固不朽”之意,寓意漕(水)運萬事平安之意。另說橋北側(今鼓樓附近)曾有大天壽萬寧寺,故橋以寺而稱“萬寧橋”。,萬寧橋為單孔漢白玉石拱橋,長十餘米,寬近十米,橋面用塊石鋪砌,中間微拱。橋的兩側建有漢白玉石護欄,雕有蓮花寶瓶等圖案。,元代劉秉忠以萬寧橋為全城規劃的起點,從城南麗正門(今天安門南側)向北,經千步廊,穿過皇城正門靈星門,過周橋(今故宮內金水橋)和宮城正門崇天門,再過大明門、大明殿、延春門、延春閣、厚載門、御園、厚載紅門,再過萬寧橋,直到中心閣(今鼓樓),奠定了北京中軸線的雛形。因萬寧橋地處中軸線北端,且為眾多橋樑中建設最早的,故有“中軸線第一橋”之稱。在該橋東南側不遠處,曾有座東不壓橋(東布糧橋、步量橋)。,萬寧橋是中軸線眾多石橋中別稱最多的。因橫跨漕運河道之上,曾有“漕運橋”之稱,又因為單孔石橋,也稱“獨孔橋”“大石橋”。其地處皇城北門外,而明代改皇城北門為北安門,清代又改稱地安門,故有“北安橋”“地安橋”之稱。皇城北門俗稱後門,又俗稱“後門橋”。因西鄰什剎海,也被稱為“海子橋”。元代是帝王出皇城北門,北巡之門,也曾被稱為“天橋”。清代橋的兩側廣植荷花,又雅稱“蓮花橋”,“竹枝詞”曾贊曰:“地安門外賞荷時,數里紅蓮映碧池。”此外,因橋的上拱外形呈彎月狀,又有“月橋”之稱。,1953年萬寧橋下的玉河改為暗溝,橋埋於地下,只露橋面和橋欄。1999年6月整修萬寧橋,暗溝改回明渠,東西重現水流,橋身重現。2000年啟動萬寧橋修復工程,恢復了“萬寧橋”之名。而今,歷經700多年,故橋依然堅固,橋上人來車往。它既是研究元代北京漕運的實物,也成為北京中軸線遺產區要素之一。,等級極為分明的“金水橋”,離開萬寧橋,我們乘5路公交車到達南長街,向南行至西長安街,再向東便來到天安門前的金水橋畔。,張先生介紹,金水橋是天安門前跨於金水河上五座石拱橋之總稱,也稱為外金水橋,故宮內另有一座內金水橋,此外金水橋還有玉河橋、御河橋之稱,它既是中軸線上建築規模最大的古橋,也是等級極為分明的石橋。,關於金水橋的建造年代,有幾種說法。《天安門史話》稱:“‘先有天安門樓,後有金水石橋’,紫禁城內、外各有五座金水橋,風格一致,屬同一時期建築,為永樂時營造北京城宮殿的產物,大致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而《北京古橋》則記載:“明代初,京城九座城門外原為木橋,明正統二年(1437年)改建為石橋,天安門金水橋是那時建造的,景泰三年(1452年)告竣。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進行過擴建。”,其實,天安門建金水橋的歷史可追溯到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后,“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金水橋及端門、承天門各五間”,金水橋也稱五龍橋,“在承天門外者稱外五龍橋,居午門內者稱內五龍橋。”朱棣稱帝后,擬遷都於北京,於永樂四年(1406年)“詔命明年始建”北京宮殿,“悉如南京之制而弘敞過之”。北京是仿南京而建的,新宮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這也包括作為皇城重要裝點的外金水橋,所以明宮城圖中明確無誤地畫出了外金水橋五座,連橋前後石獅與華表的布置數量、位置也與今存實際相符。,目前比較公認的說法是,金水橋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初為木橋,景泰三年(1452年)換成石橋,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再度修繕,此後雖幾經修整,但整體建築格局沒有改變。,金水橋地處皇城之外,天安門前的五座漢白玉石橋對應着天安門的五個門洞,東西另有兩座石橋各自對應着太廟(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和社稷壇(中山公園)的大門。明清時,經過金水橋的人員有着極其嚴格的等級界限。,正對着天安門中門的石橋稱“御路橋”,屬於天街御衢的一部分,是明清兩代皇帝出入皇城的必經之地,只允許萬人之上的龍靴遊走。因是皇帝御行之橋,所以橋的欄杆望柱上雕刻的是雲龍紋。皇帝去往天壇、先農壇祭祀均要經御路橋出入天安門,而皇帝大婚時皇后的鳳輦也經過此橋。,御路橋左右兩側的石橋稱“王公橋”,也稱“皇族橋”,正對着天安門中門左右的旁門,供皇室成員、親王大臣通行。“王公橋”東西兩側的石橋稱“品級橋”,正對着天安門五座大門左右最外側的門,是供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通行的。而在太廟和社稷壇門前的兩座橋比“品級橋”還窄,且為單孔,稱“公生橋”,是供四品以下官員、兵弁(士兵和低級武官的總稱)、夫役、太監來往的。,皇帝到天壇和先農壇祭祀時,其儀仗和輦轎,王公大臣和兵役、太監等先按五路縱隊齊出天安門,然後按等級分七路縱隊通過外金水橋,到大清門時又合併成三路縱隊。這種引路上的等級,明清兩朝稱“扈從儀仗”。但按等級經過金水橋的規定只是隨皇帝出入時使用,平時不管是幾品官員上下朝,一律走天安門兩側的“公生橋”。,想不到古代經過金水橋有這麼多的講究,那要是不小心走錯了,麻煩可就大了!,中軸線上牛郎織女鵲橋會,從金水橋向東走,到南池子大街南口,往北而行,向西望去,便是菖蒲河。張先生指着橫跨河道上的一座石拱橋說,那就是牛郎橋,在天安門西側的玉河(也稱御河、織女河)上,曾有一座織女橋,與牛郎橋相對應。,中軸線附近還有牛郎橋和織女橋?這倒是頭一回聽說,於是請張先生介紹這兩座橋的淵源。,張先生說,“鵲橋”是神話傳說中每年七月初七,喜鵲在天界搭成的一座橋,以為牛郎與織女聚會。中軸線附近的牛郎橋和織女橋便是附會這個傳說而修建的。,靖難之役之後,朱棣在南京登基稱帝,並於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籌劃遷都北京。十年後以“象天法地,天地感通”之理念,模仿南京城營建北京皇宮和城垣。在修建紫禁城時,開闢了兩條金水河,即流經今故宮太和門前的內金水河及流經承天門(清順治年間改稱天安門)前的外金水河。,金水河開挖后,在河上修建了金水橋。同時在承天門東側,即金水河下游菖蒲河上修建一座小橋,名為“牛郎橋”。在承天門西側,即金水河上游玉河上也修建一座小橋,名為“織女橋”。兩橋隔中軸線東西對應,相距約二里許。據傳這是按照永樂皇帝的旨意修建的。,民間傳說玉帝是掌管仙界的,皇帝是掌管凡間的,所以朱棣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將皇宮比做天宮,將承天門前的金水河比作天河,將金水橋視為“鵲橋”,而承天門兩側各建的小橋,意為“牛郎”和“織女”,遙遙相望,每年七月初七相會一次。據傳永樂帝從南京遷都北京后,曾帶着后妃們在七夕節之夜,來到金水橋旁觀星遊樂,並令嬪妃們在金水河裡放燈,說是為牛郎、織女相會引路,所以民間有“御河橋畔看河燈”之說。,其實,織女橋的設置源於禮儀,更可能源於天上的織女星方位;而牛郎橋則為了與織女橋相配,同時源於上天的牽牛星位置。當牽牛和織女一東一西分佈在銀河兩側時,中間還有一顆星,即天津(天子渡河之地),西方的天鵝座。這些要素匯總一起,嚴絲合縫地表達了這樣的信念:天上有銀河,地上有金水河,天津橋即金水橋居中,天津兩邊有牽牛、織女,所以金水橋兩邊就要有牛郎橋、織女橋。織女星在天上偏北,織女橋在地上也稍偏北;牽牛星偏南,故牛郎橋也偏南。,織女橋為漢白玉砌成的單孔圓拱橋,清末因年久失修已破敗。1918年將其改建為三孔石橋,長17.2米,寬17.66米。1951年玉河改為暗河,織女橋被埋入地下;1970年被拆除,只留有地名“織女橋東河沿”,是一條不長的衚衕。,明代牛郎橋為木橋,橫跨菖蒲河之上。菖蒲河開挖於明代,河水來自中南海,經社稷壇西側,至天安門前金水橋,再向東流與菖蒲河相匯,出內城向東入通惠河。清代牛郎橋重建。20世紀初打通南池子大街時,將牛郎橋改建為石拱橋,60年代菖蒲河被改為暗河,並建成馬路,牛郎橋隨之消失。2002年恢復河道水面,新建木橋、平橋、拱橋(飛虹橋)、曲橋四座,只有最靠近南池子大街南口處的拱形石橋比較接近歷史上牛郎橋的建築格局,被稱為“牛郎橋”。,“正陽橋”是如何消失的?,看過了菖蒲河上牛郎橋,我們返回到長安街上,乘120路公交車到前門,隨後來到正陽門箭樓南側的五牌樓。,張先生指着五牌樓的北側說,歷史上這裡有一座正陽橋,是北京內城護城河上的一座石橋,而今已消失多年,無蹤跡可尋,但它曾是前門大街北側的一處景觀。說著,他拿出一張民國時期正陽橋的老照片,一邊指給我看,一邊介紹着。,正陽橋明初是木橋,正統四年(1439年),改為石橋。橋身為三拱券洞結構,橋面為三幅結構,幅間有漢白玉護欄分割,中間一幅橋面為御道,故又被稱為三頭橋,橋的上游一側有閘槽,可下閘板,控制上游的來水。北京內城九門外護城河上的石橋有八座只有一路,唯有正陽門外的石橋為三路。正中一路是供皇帝專用的,俗稱“御路橋”,兩側的橋是文武大臣走的,俗稱“便道橋”。,張先生又指着高大的五牌樓說:“這座牌樓在正陽橋南側,因造型為五間六柱五樓式,俗稱五牌樓,實際為正陽橋牌樓,所以牌樓上懸有‘正陽橋’匾額。老北京有句俗語:‘三橋四門五牌樓’,說的是前門的主要建築。其中‘三橋’指正陽橋的三座橋;‘四門’指正陽門箭樓一門,城門樓一門,東西閘樓各一門;‘五牌樓’指的是五間六柱的正陽橋彩繪牌樓。”,1919年,為了鋪設有軌電車的軌道,北洋政府對正陽橋進行了改造,將橋面中央欄板拆除,並拆除原有磚拱,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除此之外,為了便於有軌電車的通行,重新修築橋面道路,使得拱形橋面變平。改造后,新的正陽橋兩側仍然有羅漢欄板,但已經是用水泥修築的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再次對正陽橋進行改造,改為瀝青路面,70年代則對護城河加蓋,改造為道路,正陽橋自此完全消失。,1992年,正陽門箭樓南面開挖地下通道,施工的時候挖出了正陽橋的基址和一隻石刻鎮水獸。20多年前對前門大街進行改造時,有學者建議復建正陽橋。但在實地勘察后,專家認為箭樓南側已成為交通要道,如果復建正陽橋,將佔用大面積的現有路面,會對交通造成很大影響。而且護城河早已為暗河,在地面上復建一座石橋與周邊的景緻並不協調,故未實施正陽橋的復建。,僅供皇帝一人通行的“天橋”,沿前門大街向南而行,過珠市口不遠,便來到與天壇路和永安路交匯處。張先生指着路南的一座石拱橋說,那就是復建的天橋,是中軸線南段知名的石橋。,我們走上石橋向北而望,能隱約看見高高的正陽門箭樓;向南而望,能看見復建的永定門城樓。,張先生介紹說,歷史上天橋南北向橫跨龍鬚溝,因是皇帝從皇宮到天壇、先農壇祭典的必經之路,意為天子通天之橋,故稱“天橋”。清《光緒順天府志》有“永定門大街,北接正陽門大街,井三。有橋曰天橋”的記載。,明代修建北京城的同時,在南郊興建了天壇和山川壇(先農壇),由此使得從正陽門向南有一條筆直的大道穿過並列的天壇和山川壇之間,天橋即成為南北交通要道。明清帝王到天壇祭天時,大隊人馬從此經過,但天橋只能皇帝一人經過,隨行人員走天橋兩側的平板橋。,明朝及清初的天橋是一座木板橋。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是弘曆即位55年和80大壽之年。朝廷大興土木,修整正陽門外大街御道,同時還疏浚了河道溝渠,維修天橋南大街道路及平整兩旁地面,同時將天橋改為單孔拱形漢白玉石橋。長約8米,寬約5米,有三梁四欄,漢白玉雕成,東西兩側各6根欄柱,柱頂雕成蓮花骨朵兒形,橋孔券洞上中心部位各雕有螭頭(古代傳說中沒有角的龍)以鎮水。橋面用石板鋪就,石板縱橫相接處以鐵錠連接,由此起到加固作用。,乾隆帝對這一改造非常滿意,親自題寫了《正陽橋疏渠記》。碑文記載了天橋南疏渠之事,並命人刻在石碑上,立於橋頭東側。後來他又把早年間立於永定門外燕墩上的《帝都篇》和《皇都篇》石碑復刻了一座,立於橋頭西側。,天橋平時用木柵欄封起來,除了皇上其他人等不許通過,一般官民只能走兩側的木橋。,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整修正陽門至永定門的馬路,將這條路上原來鋪的石條一律拆去,改建成碎石子的馬路,天橋也改建成矮矮的石橋。1929年,因有軌電車行駛不便,便將天橋的橋身修平,但兩旁仍有石欄杆。1934年,展寬正陽門至永定門的馬路,就將天橋兩旁的石欄杆全部拆除,天橋的橋址不復存在,至此“天橋”作為地名被保留下來。,2012年,天橋復建方案獲得通過。由於天橋遺址所在地已是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因此在復建時,新天橋的位置向南偏移了40米。於2013年底完工,大致恢復了昔日天橋的建築形制,由此成為中軸線上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尋訪中軸線古橋雖是匆匆而行,但從一個側面對中軸線的建築景觀有了新的了解。它不僅是空間上的城市地標,更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與文化。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