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當年“四海好歌”如今“局部展示”

20

有位中學校友當年唱歌好,他的微信取名叫阿倫,用譚詠麟的別名做了自己的花名,以紀念那段校園歌唱的青春歲月。香港流行歌曲和歌手,已成為我們的生命記憶,以不同形式散發在今天與未來。,最近,乘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東風,湖南衛視與香港TVB聯合製作播出音樂綜藝《聲生不息》,香港流行樂以“港樂”嶄新定義,回顧發展歷史,熟悉旋律喚起溫暖記憶,重唱經典老歌又推出新人。《聲生不息》展示的港樂版圖其實早已超越了這25年光陰,將粵語歌曲置於漢語言傳統文化圖譜,56個韻母、9個音,漢語言專家對粵語的文化剖析中,我們看到一代又一代香港音樂人將廣東方言進行了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顧嘉輝、黃霑、鄭國江等詞作家率先從粵劇與民歌中汲取營養,在武俠小說與電視劇等大眾文化中亮出粵語歌曲的流行品牌,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文化名片,輻射東南亞與內地,奠定了港樂紮實的根基。,港樂根基,正是粵語這一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的方言文化。在港樂蓬勃發展的八十年代,粵語歌的最大特點就是將同期流行歌曲進行粵語填詞,不管是風靡日本,還是紅遍台灣,只要是好歌,統統都被香港詞作家填成粵語歌詞進行翻唱,恭弘=叶 恭弘蒨文代表作《祝福》就是台灣音樂人梁弘志作曲的《驛動的心》的港版。香港詞作家常被稱為填詞人,他們負責將四海好歌進行香港本土化的語言包裝,通過香港本土歌手的演唱,進入唱片公司、電視台、電台、報刊、排行榜、演唱會等香港唱片工業流水線,再銷到香港以外。這種歌曲返加工形成的港樂的蓬勃藝術生機與完整產業體系,完全擺脫了方言音樂的區域狹隘格局,不僅成為漢語音樂中的獨行高手,更在全球流行樂中罕見。,2003年,黃霑先生在香港大學通過的博士論文便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這篇以作者親歷的創作進行的理論總結,應是《聲生不息》給予觀眾知識面的背書。與粵劇一樣,在殖民文化百年風雲中,粵語歌是香港文藝工匠的一種堅守,要進港島,先唱粵語歌,也是港人在千里之外望鄉的燈塔,田園將蕪的綠洲。,當然,港樂翻唱填詞的作品,大多為日本與台灣地區歌曲,歐美等西方音樂的成功之作不多,這是文化同源所致。但香港歌手中,大多有歐美生活與學習經歷,《聲生不息》中的林子祥、恭弘=叶 恭弘蒨文夫婦即是代表。,林子祥1947年出生於香港,留學英國,早年離異的父母都是西方流行樂的愛好者,而爺爺則是粵劇發燒友,從林子祥獨特的粵語唱腔與流利的英語中,能看到回歸前的香港多元文化的投射。1961年恭弘=叶 恭弘蒨文在台北出生,四歲時隨父母移民加拿大,19歲回到台灣發展演藝事業,23歲進入香港樂壇,全靠拼音學會了國語與粵語,成為九十年代前後香港樂壇女歌手的頂流。1996年,恭弘=叶 恭弘蒨文亮相央視春晚,演唱的是廣東作曲家李海鷹的國語歌《我的愛對你說》,同年她與林子祥結為伉儷,次年他們淡出香港樂壇,移居加拿大。二人重回香港是2002年,之後一直活躍於香港與內地娛樂界,見證了香港回歸后兩地文藝與傳媒的繁華。,《聲生不息》對香港流行樂進行了局部展示,香港音樂人、文化學者訪談的知識線與新聞線,與演播室歌手室內競演相結合。在李健、李克勤演唱《花火》前,出現了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陳貝兒,她的父親是香港樂壇資深演唱會監製,張國榮、梅艷芳、譚詠麟等開演唱會時都離不開他。《花火》歌聲中,陳貝兒隨着《無窮之路》的鏡頭再訪祖國曾經的貧瘠之地,梁詠琪的這首歌有了新的註解。而在香港外景地,呂方演唱了代表作《朋友別哭》,他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從江蘇南京隨父母到香港,1983年出道成為香港歌手。這種人文史的滲透,使得《聲生不息》顯現出一種文化厚度與歷史縱深。,用“港樂的局部展示”來定義《聲生不息》,是基於現場競演歌手的陣容及其曲目選擇的局限性,因為綜藝節目是有媒體立場及主客觀因素導致的局限的。在香港TVB與亞洲電視雙雄的時代,除了兩家電視台的簽約藝人不能串台之外,各個唱片公司歌手選擇上哪家電視台也都小心翼翼。《聲生不息》確實有通過綜藝節目完成港樂史記的野心,但我們無法讓羅文、陳百強、黃家駒、張國榮、梅艷芳、黃霑復活,而恭弘=叶 恭弘麗儀、陳奕迅以及張劉郭黎四大天王,還有走過王靖雯的王菲,甚至1992年就亮相TVB、一曲《思念》募得百萬善款的毛阿敏等等代表歌手的缺席,無非是因疫情、歌手自身或節目預算導致的遺憾。,《聲生不息》中,除了林子祥、恭弘=叶 恭弘蒨文與李玟,英皇歌手、芒果系唱將、TVB系成為嘉賓的主力構成。比起馬賽克樂隊、魔動閃霸組合和安崎,浙江衛視出道的單依純確實實力不凡,這批新人以風格多樣的音樂現場,填補了不在現場或不在人世的港樂歌手的缺位。能走得更遠的,無疑是單依純和曾比特。,《聲生不息》的競演還是重複着《我是歌手》的視聽風格,經典曲目新編曲里往往喜歡加個童謠,觀眾依然激情萬分熱淚盈眶。不同的是,以“我的驕傲”“愉快少年事”“一生所愛”等主題競演,對港樂曲目回顧進行了一定分類,再用每一主題單元的“最佳合作金曲”“觀眾選擇金曲”等結構節目,營造儀式感,《海闊天空》《我要你的愛》《千千闕歌》等現場合唱感染力強,成為節目亮點與傳播熱點。確實,當個體缺席時,唯有眾人合力,方能抵過緬懷的萬水千山。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