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聯盟2號站_留住老茶館,就是留住濃濃鄉愁

20

近年來,隨着滬郊古鎮裝潢翻新,不少老茶館淡出當地老人的視野。令人欣慰的是,已有部分老茶館經過整修重新開門待客。不過,這些換上新顏的老茶館,能否滿足老人的茶館情懷?,11月中旬起,位於奉賢庄行老街的東興樓茶館重新開放,每周六上午開展活動,免費供周邊居民參与。相比其他古鎮,庄行老街不算熱鬧,走在路上,遠遠就能聽到東興樓傳來委婉軟糯的滬劇唱腔,大門上懸挂的黃色旗幡上碩大的“茶”字讓茶館形象深入人心。重新裝潢過的東興樓古樸雅緻,二樓廂房內擺放了木方桌與長凳,最東面搭着戲台,就連天花板上的吊燈也設計成燈籠模樣,盡可能還原老茶館的氣質。記者趕到時,兩位滬劇演員正唱到最精彩處,場內老人或跟着輕哼,或拍手叫好,氣氛熱烈。,78歲的朱金娥是老街的原住民。據她介紹,東興樓是庄行有名的百年老茶館,早年間茶館內還設了書場,能聽評彈,從凌晨2時起便座無虛席,一直到深夜茶客才散去。“當時5分錢一壺茶,1角5分一場書,蘇州的評彈演員也常來,我每天都泡在茶館里。”因此,茶館重開,還帶回了滬劇、評彈等節目,讓她十分驚喜,“來茶館聽聽曲,日子也不無聊了”。,不過,依然有老人坐在老街巷口的廊檐下,遠遠聽着東興樓上的熱鬧。冬日寒冷,何不進去坐坐?“裏面只有唱戲,沒有茶喝呀。況且每周只開1小時,坐不了多久就得走。”78歲的金永感到有些惋惜。他是廊檐下的常客,像他這樣在路邊一坐就是一整天的農村老人並不在少數,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地方去”。金永還是希望老街上的茶館能徹底回來,若有燒熱的茶,收幾元茶錢也無妨,讓老人有個休閑交流的去處。,東興樓負責人薛國強並非沒有考慮過,只是常態化供應茶水看似簡單,考量因素卻不少。比如,最基本的食品安全與茶館的運營難題;又如,茶水的定價方案。薛國強說,茶館本身不作商用,若常態化開放,運營成本難以負荷。同時,東興樓每周的演出是純公益的,若向百姓收茶水費,或許會引起爭議。他也擔心,一旦收費,原本想來聽戲的人會因此望而卻步,“幾元錢看似少,但有些農村老人節儉慣了,他們舍不得”。為了讓茶館更平等地給老人帶去休閑娛樂,老茶館只能有些缺憾。不過,他說,目前東興樓處在開放初期,未來茶館內的活動將繼續拓展,讓老人的文化生活豐富起來,讓老街更具文化氛圍。,城市的大街小巷以及街鎮鄉村,咖啡館、奶茶店、新式茶館越開越多,那些滬郊古鎮的老茶館還有必要存在嗎?事實上,老街、老茶館、古舊物什、氤氳茶水、老人相聚時的快樂……這些都是獨特的古鎮味道和人文生態。留住老茶館,就是留住一方江南傳統文化空間,留住一份濃濃的鄉愁。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