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原來拓跋、慕容都不是姓……

20

日本歷史學者宮本一夫曾說,美洲發現之前,世界史如“板凳”,歐洲文明與東亞文明相對獨立發展、各具特色,就像“板凳”的兩條腿,而內亞文明如“板凳”蓋板,將歐洲文明與東亞文明串聯起來。只是兩條“板凳腿”的史料多,人們更關注;“板凳蓋板”的史料少,常被忽略。,此說提醒我們:只讀東亞史,或只讀歐洲史,難免認知偏差,會忽略多種傳統互動才是推動歷史進步的根本力量。近年來,“內亞傳統”成歷史愛好者們眼中的熱詞,說明人們對“板凳蓋板”的好奇心漸增,渴望補足相關的知識短板。,然而,想搞明白“板凳蓋板”,絕非易事。,其一,名詞太多。特別是人名,伊屠知牙師(王昭君的兒子)、拓跋什翼犍(北魏先祖)之類茫不可解,且在史書中,有多個呼韓邪、屠各、莫弗、乙伏等,讓人凌亂。,其二,記載太少。研究內亞,離不開古代漢語文獻,但相關記載模糊,比如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有的史書稱他本名拓跋開,字涉珪;其他史書則說他本名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拓跋涉珪……這種模糊,造成“內亞人群是野蠻的,只能單方面學習中原文化”的刻板印象。,其三,歷史發展邏輯模糊。內亞以遊牧為主,地瘠民窮,可在歷史上,新興族群常能快速佔據廣闊領土,乃至顛覆中原政權,則“野蠻戰勝文明”“落後戰勝先進”的原因是什麼?,帶着這些問題讀書,方知羅新先生《內亞淵源:中古北族名號研究》(九色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的魅力。本書首版於10多年前,此次又加入5篇論文。對於能硬着頭皮“啃”下來的讀者,可得醍醐灌頂、眼界大開之樂。,讀懂內亞史,需破兩大誤會,首先,不可將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視為民族:它們本是一個個政治體,偽裝成“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具有生物學意義上緊密聯繫的社會群體”。事實上,它們均由多民族構成,在文化習俗、統治合法性等方面,有傳承性。,其次,不可用中原人的姓名方式看內亞。遊牧民族多以“官號+職位(書中用詞為官稱)”稱人,官號“或以形體,或以老少,或以顏色、鬚髮,或以酒肉,或以獸名”,即“行能”。老上單于、乞伏可汗之類,犹如漢語中“鬍子旅長”“禿頭廠長”等。“官號+職位”有點類似於漢語中以廟號或謚號稱呼人,如唐高宗、宋太祖,但死後才授予,“內亞傳統”則用在生前,作用近於姓名。,由此可知,拓跋不是姓,而是“官號”(拓)與“職位”(跋)的組合。“拓”即國土,“跋”即主人。“跋”也被譯成拔塞、俟斤、匐、發、弗、乙佛等,在內亞的不同時期均有,既非“姓”,也非“族名”。,同理,慕容也不是“姓”,而是官號莫護的另譯。其先世慕容拔(莫護跋)曾任後燕將軍,慕容本意可能是大河,也可能是富,慕容拔其實是“大河主人”(或“富主人”)。,用“官號+職位”稱人,在古代社會是常態,埃及、暹羅、緬甸、古希臘均如此,印第安人也如此。王國維先生髮現,中原早期也是“生稱謚”(謚號在生前使用),他說:“周初諸王,若文、武、成、康、昭、穆,皆號而非謚也。”說明人類發展有共性。,草原貴族為何還有“字”?,遺憾的是,古代漢語文獻遮蔽了人類發展的共性。,以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為例,他的多名中,什翼、珪、涉珪可能是同一個詞,都是職位名,也譯成乙旃、涉歸。在史料中,慕容廆(前燕武宣帝)的父親就叫涉歸……其實,慕容廆的“廆”,就是拓跋珪的“珪”,都是職位。拓跋珪、慕容廆等可能壓根沒有漢語名字,他們的鮮卑真名被完全忽略了。,這些歷史作者還有一大問題:將“內亞傳統”硬性納入中原的姓名傳統中。,比如這些草原貴族都有“字”,是其本名的漢語音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便“字佛狸”。宋代辛棄疾的名句“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即出於此。其實,拓跋燾的“官號+職位”是佛狸伐,佛狸也譯成符離,本意可能是“狼”,伐即跋的另譯。漢化后,有時稱為“佛狸”,有時稱為“狸伐”,“狼主”的霸氣盡失。,這種“漢化”,把不同傳統的融合,塑造出“中原傳統壓倒內亞傳統”的幻覺,給後人理解歷史造成巨大障礙。,通過步步深入,《內亞淵源:中古北族名號研究》破除了古代漢語史料中的諸多“迷魂陣”、為閱讀文獻提供了方便。除此之外,還有三大價值。,看清歷史的種種幽暗,古人同輩間可直呼名,至魏晉南北朝後,只能呼字,呼名被視為不敬。以往多解釋成“古人質樸”,或“名只能給父母叫,讓別人叫是不孝”,了解“中古北朝名號”,可辟謬說。,北魏孝文帝是“賜名狂”,比如將伏鹿孤賀鹿渾改名陸叡,石洛改名穆泰,可能是為改變當時洛陽“雅愛本風,不達新式”,不願接受漢文化之弊。不僅如此,孝文帝還特別愛給漢人賜名,比如改楊延慶為楊播,改楊延椿為楊椿,改楊延祚為楊津……,這麼改,源於“漢重單名”。此說出於《公羊傳》,有“譏二名,二名為非禮也”。王莽時,要求匈奴各部單于改成單名,一些單于為討好,果然起了漢語單名,在實際生活中並不使用。這誤導了孝文帝,以為單名才是中原傳統,賜單名可強化自己“中原文化守護者”的身份。,賜名太多,受賜者記不住,旁人亦不能盡知。受賜者將舊名變成字,由此才有了“以字行”。,正確理解歷史發展規律,美國人類學家埃爾曼·R·瑟維斯將初民社會到國家分成“群隊—部落—酋邦—原始國家”四個階段:部落是選賢制,酋邦始世襲,進入國家,則需從“兄終弟及”轉向“父傳子”。,匈奴時的遊牧國家是“帝制聯盟”,戰則共主,平時各自獨立處理內部事務。進入中原后,臨時戰爭變成長期戰時狀態,“內亞傳統”的專制性增強,內部事務交中原式官僚機器處理。在“內亞傳統”中,直勤(又譯特勤、特勒等)制度曾是基石,直勤即皇族,在與中原傳統的博弈中漸衰落。考察直勤興衰,即知遊牧國家的發展階段如何,堪稱是發展階段的“晴雨表”。,以北魏為例,獻帝鄰以前的君主無世系,應屬“群隊”或“部落”階段;獻帝鄰后,皇族兄弟輪流坐莊,進入“酋邦”階段,重建了直勤制度;至道武帝改革,“皇子及異姓元功上勛者封王,宗室及始蕃王皆降為公”,完成了從“酋邦”到“原始國家”的轉化,直勤制度衰落。,通過北朝名號更迭,可見“內亞傳統”自有積累,日漸成熟。通過階段性傳承,該傳統也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遊牧政權得以一次次壓倒農耕政權。內亞地理環境特殊,“中原傳統”難適應,只能依靠“內亞傳統”,深入考察它,才能突破“遊牧人缺乏文化,天生好戰”式的偏見。,讀懂世界史的大趨勢,在《帖木兒之後:1405年以來的全球帝國史》一書中,英國歷史學家約翰·達爾文把1405年視為全球化的開端,與此前人們更多聚焦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迥異。,約翰·達爾文認為,“君士坦丁堡陷落”使得歐洲到亞洲的貿易線被遮斷,導致地中海商圈衰落,威尼斯、熱那亞等國失去東方客戶,走向衰落,而歐洲西緣的國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不得不開啟大航海時代,引發工業革命和全球化。但事實上,這種說法誇大了“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作用:1405年,帖木兒大帝在遠征明朝途中病死,東西方商路已斷。,帖木兒之死是在“板凳蓋板”上建立帝國的最後嘗試。在歷史上,在東西方夾擊下,“板凳蓋板”上的帝國兩面受敵,資源消耗太大,無法長期支撐。蒙古帝國崩潰后,奧斯曼文明、俄國文明、歐洲文明崛起,爭搶“板凳蓋板”上的帝國留下的權力真空。它們在不同方向、不同程度上,成功擴張了自己。,在古代漢語史料中,“內亞傳統”半遮半掩、若有若無。釐清北朝名號變化固然枯燥,似乎不是業餘讀者的“菜”,但歷史進程中沒有局外人,我們都註定生活在其中,會被它裹挾。所以讀紮實文章,了解確定的知識,亦屬人生諸多義務之一。畢竟,越了解歷史,我們就越了解明天。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