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動輒多字疊用,是“語義磨損”還是“語言通貨膨脹”?

20

日前,一條互聯網語言“潛規則”被網友總結出來,很快引發共鳴登上熱搜。有網友調侃發問:“當朋友發給你一個搞笑段子,要打幾個‘哈’字才能向他證明你真的笑了?”答:“起碼七個以上。”同理,感嘆號要四個以上連用才能表示“吃驚”……,在《當我們討論熱搜時,不要吵架》網絡綜藝中,借用語言學家李安宅《論語言的通貨膨脹》一文,將以上現象解釋為一種“語言的通貨膨脹現象”。即詞語被隨意濫用,其所表達的情感也隨之弱化或變化,導致信息理解錯位。,不單是表達情緒,網生代的誇張表達涉及方方面面:“很好吃”“太便宜”可能只是“還行”的程度,“好吃哭”“爆炸優惠”才是真的“好吃”“便宜”。原本以公開透明為底色的互聯網,為何加速了詞語的“通貨膨脹”?而這背後,是否存在表達“信用透支”的隱憂?,網生代的語言體系中,“哈”字為什麼不夠用了?,網生代以“哈”的數量來表達笑的程度,其實在語言學上有跡可循。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告訴記者,這其實是認知語言學中的“象似性原理”中的一種——“重疊象似性”。即語言形式的重疊和語義內容的數量變化有關。其實在我們的語言應用中,這種例子並不鮮見。比如“乾乾凈凈”程度高於“乾淨”,“一首首歌”表示許多首歌。,而到了眼下,不只是文字產生疊加,表達震驚的嘆號、表示疑惑的問號也“成群出現”。自媒體的標題里,少於兩個嘆號,都無法显示出新聞的突發性。而在網友的日常交流中,非要打出“!!!!!”才能展現出震驚。而“?”更是要一連串出現才能與一般的疑惑區隔開,展現出對於一些迷惑操作的費解和反諷。,徐默凡認為,為表大笑,“哈”字越疊越多第二個原因在於:網絡表達儘管是口語的,但缺少日常人際交往中可以輔助表達的語音、語調、手勢、表情,只能用文字傳遞情緒。像“哈哈”這樣的擬聲詞,放在現實生活中,一連串的大笑足矣。而在虛擬世界,別人無法看到自己的真實表情和體態,增加漢字、標點的數量,反而成為一種更為形象、方便的表達方式。,至於“哈哈”逐漸演出敷衍的“潛台詞”,“好的好的”比“好的”更加誠懇,則只是“重疊象似性”帶來的心理效果——好像語言形式越複雜,就越重視語言的接受者。,詞義“貶值”背後,透支的是語言的信用還是表達者的信用?,而正是這種通過字詞符號數量表達重視、拉高情緒閾值的“濫用”,引髮網友對“語言通貨膨脹”的擔憂。如果今天七個“哈”是大笑,明天是不是要十個、二十個才行?如果今天“神仙顏值”已經是極限,那麼日後是不是用“千年一遇”才能“更上一層樓”?,對於這種擔憂,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則用語言學中的另一個現象——“語義磨損”,給出了另一個角度的解釋。“語義磨損”指的是詞語使用時的意義與詞典義相比程度的弱化。語言學家呂叔湘就曾在1947年出版的《中國文法要略》中就提到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詞比如“很、怪、太”等,“一切表高度的詞語,用久了就都失去鋒芒”。如今,這種“磨損”已不只是存在於副詞與形容詞之中。比如,互聯網時代之前,“美女”已經不是“容貌姣好的女性”,而是對陌生女性一種客氣、禮貌的稱呼。,可以看出,不管是以“象似性原理”“語義磨損”,還是“通貨膨脹”來解釋,這都不是互聯網時代語言的新生現象,相反在過去的語言使用中一直存在。過去之所以不容易被大眾所察覺,這是因為口語與書面語有着嚴格的場景使用區隔,大多數人都會自動“轉碼”。然而互聯網的出現,給了所有人在公共平台發聲機會、人際交往虛擬途徑的同時,也將口語表達的隨意自由帶到了文字表達之中。模糊語言場景的同時,也就加速了表達方式的迭代和語詞語義的遷移、變化。學者認為不必過分渲染這種焦慮,文學著作、主流媒體所使用的書面語仍有其規範,“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吃哭了”並不會出現在這些權威內容之中。,不過,當誇張極致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成為網生代的日常習慣,這種語言的“磨損”“通脹”,或多或少透露出“注意力經濟”下的一種表達焦慮:在“飯圈”,對偶像是極盡讚美之能事,動輒“演技炸裂”“神仙顏值”,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心儀的“愛豆”從面目相似的流量明星中脫穎而出。在好物推薦平台,背負着賣貨指標的博主對產品也是清一色的“太太太太好看了”“絕了絕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在瀑布信息流中,吸引用戶多停留兩秒鐘……這種風氣之下透支的,到底是語言的信用,還是表達者的信用呢?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