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_我們為什麼愛大熊貓

20

《大熊貓之路》是一部大熊貓文化文明研究之作,從地理、生物、政治、歷史、人文等方面,將大熊貓的進化和人類的文明史緊密相連。,從史前時代,大熊貓就和人類相伴而行,人類給大熊貓種群帶去過威脅,又攜手拯救了這一珍貴的物種,使其從瀕危的狀態下走出來。人類和大熊貓共同面對自然的滄桑巨變。,《大熊貓之路》講述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大熊貓的故事。大熊貓被發現以來,西方掀起了一股大熊貓熱,很多的探險家和獵人都希望能夠捕獲活體大熊貓帶回國。1938年一隻叫明的熊貓和它的夥伴被從野外捕捉,送到了英國倫敦動物園。二戰期間倫敦遭到轟炸,在震耳欲聾的轟炸中,明鎮定自若的平和態度讓飽受戰爭之苦的英國民眾受到很大的鼓舞。很多記者也把它渲染成樂觀堅定的反法西斯戰士。明死在二戰結束前一年,泰晤士報還發布了訃告以表哀悼。2015年10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中國將一座熊貓雕像贈送給倫敦動物園,紀念這位在二戰中做出特殊貢獻的和平使者“明”。,1974年6月到1977年10月,林業部組織了全國第一次大熊貓資源調查,結果显示全國有野生大熊貓2459隻,显示了大熊貓瀕危動物的身份,也提醒人們再不加以保護,大熊貓將在中國的土地上絕跡。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政府宣布不再向其他國家贈送大熊貓。1983年12月,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式成立了動物保護組織——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1988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野生動物的主要渠道是設立自然保護區,防止工業文明的入侵,給已被破壞的生態系統恢復的時間。截至1990年,中國正式成立的自然保護區有471處。,國家從保護大熊貓入手,建立動物保護體系,逐漸增強民眾的動物保護意識。人們有了動物保護意識之後不再捕捉野生的動物,為了增加大熊貓總群數量,專家也開始着手人工授精、人工繁育大熊貓幼崽、嘗試野化放歸。,保護大熊貓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個是以利益為導向的圈養大熊貓,第二個是動物保護意識覺醒之後以保護為目的的圈養行為,第三是野化放歸。如果原本來自野外的大熊貓,放歸沒有生存困難,但是如果是出生在動物園研究中心或者是繁育中心的大熊貓,只是稍加訓練就野放的話,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1984年,大熊貓貝貝,因為長期跟人相處並得到投喂,放歸后還是要回到圈養場,最後一次放歸,死在了回人類營地的路上。還有一隻叫祥祥的大熊貓,出生在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後來作為野化訓練的對象而放歸,在與野外大熊貓爭奪領地的打鬥中,傷重而亡。這些都讓科學工作者反思圈養和野化的差別。令人欣慰的是,從20世紀80年代到今天,已經有不少成功的放歸例子。2015年,一隻被救助到研究中心的野生大熊貓帶着孩子一起回歸了野外。,《大熊貓之路》還有很有趣的問題,比如,大熊貓住在哪裡?我們都知道中國才有大熊貓,但實際上大熊貓這個物種在地球上生活了上百萬年,在中國的東部南部、越南的北部、緬甸的北部森林,都曾經發現過大熊貓留下的印記,但是隨着氣候的變化和人類的入侵造成棲息地破碎化,熊貓的生活範圍越來越小,現在中國的陝西、甘肅、四川三省是大熊貓僅存的家園。,大熊貓吃什麼?大家都認為大熊貓喜歡吃竹子。根據熊貓的消化系統來看,其實它是食肉動物,人們曾經在野生大熊貓的糞便里發現了林麝、竹鼠的皮毛。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誘捕大熊貓的時候,最有效的誘餌就是燒過的羊骨頭豬骨頭。有一隻叫樂樂的大熊貓,曾經屢次光顧當地一戶村民家裡,食用竹筐里給它準備的豬肉和豬骨頭。不過,現在大熊貓已經進化出了適應食竹子的消化生理特點,以竹為主食。據調查,能食用的竹類有63種,不同地區的大熊貓也有不同的口味偏好,熊貓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竹子來吃,就像人類挑選餐廳一樣。春天,熊貓喜歡吃剛冒出來的竹筍,每年4月中旬,生活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大熊貓會提前下山,跟着竹筍萌發的地點遷移,從山下一路吃回到山頂。,熊貓是什麼顏色的?大家第一反應會說大熊貓是黑白色的呀。黑白相間是人們對大熊貓的固有印象,但其實大熊貓並不只有這個顏色。20世紀80年代,中國考察隊發現了一隻棕白色的熊貓,給它起名為丹丹,丹代表紅棕色,也和單一的單諧音,象徵它獨一無二的特殊身份。被救助的丹丹曾經兩次生育幼崽,但都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棕白色熊貓。丹丹不是唯一的棕白色大熊貓,2009年陝西野外發現一隻棕白色的大熊貓幼崽,取名為“七仔”,這是自丹丹以來發現的第五隻棕白色大熊貓。此外還有白色的大熊貓,數量就更加稀少了,2019年4月紅外相機拍攝過一次。,為什麼熊貓招人愛?有幾個原因:第一,反差萌,大熊貓的體型圓潤,圓滾滾、毛茸茸的視覺效果,讓人心生喜愛,加上臉頰由於長期嚼食竹子而圓鼓鼓的,看起來似乎沒有攻擊性。熊貓其實是實力強悍的食肉動物,它原本可以靠實力吃飯卻靠賣萌為生,贏得了和平使者的美名。第二,頑強性,原本是食肉目動物,卻為了適應環境而改為以吃素為主,彰顯了生命的頑強。熊貓經過了數百萬年的演化繁衍,成為動物界當之無愧的活化石,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幟性物種。第三,幼態感,熊貓和人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幼年的大熊貓和人類的嬰兒,無論是體態還是聲音都非常接近,惹人憐愛。第四,極簡醒目。毛色黑白的搭配,在野外是一種警告色,又可以抽象成一種辨識度極高的文化符號,號召人們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而我們身處繁忙的都市,觀看熊貓的悠然自在,也能釋放壓力。,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降為易危。人類的觀念在不斷地進步,不只是保護熊貓,而是對整個人類行為的反思。大熊貓和人的關係,從最開始的獵殺到後來的捕捉,到現在的考慮野化放歸、建立自然保護區、逐步恢復棲息地的生態,帶動了環保教育同步而行。進入21世紀以來,綠色發展的觀念逐漸普及,人們越來越重視重建人和自然的關係,意識到需要可持續的發展,改變原有的涸澤而漁的發展模式。大熊貓的故事,不只是關係到人和大熊貓,也與地球上共同生活的所有的物種有關。人和自然的關係不是索取和對立,還有熱愛和尊重。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