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聯盟2號站_被包裹的凱旋門,法國人尋找新鮮感

20

“被包裹的凱旋門”大型藝術展揭幕式16日在巴黎戴高樂廣場舉行,該展覽18日正式向公眾開放,10月3日結束。法國總統馬克龍出席儀式時說,希望人們通過這個作品觸摸到一個全新的凱旋門。,巴黎凱旋門是法國的標誌。這個為紀念拿破侖征服歐洲而建的宏偉建築,自1836年以來就屹立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盡頭的戴高樂廣場,成為法蘭西民族精神的象徵。凱旋門下的無名烈士墓,則是舉行包括國慶在內的一系列重要儀式慶典的地方,也是各國領導人到訪法國時官方迎接儀式舉行的地方。展覽揭幕的那天早上記者來到這個“被包裹的龐然大怪物”(現場一位法國人的驚呼)跟前。只見高約50米的凱旋門被銀灰色布料完全包裹住,所有雕塑、文字、凹凸有致的精美建築細節,全都被銀灰色的布料遮蓋,視覺效果確實驚人。,據《巴黎競賽》畫報報道,早在1962年著名的藝術家夫婦赫里斯托和讓娜-克洛德就開始設想包裹凱旋門。當時他們就住在凱旋門旁邊的大街,看着這個巴黎的標誌性建築,赫里斯托就設想把其變作“一個有生命的物體,帶着風起舞,跟着光變幻,皺褶會動,建築表面充滿感性”。這樣的想法在今天實現了,赫里斯托2020年去世后,其侄子將他的計劃付諸實施,得到法國文化部、法國歷史建築委員會、巴黎市政府的支持,於是耗資1400萬歐元,用了2.5萬平方米可回收聚丙烯布料、3000米同樣材質的紅色繩索,並耗時兩個月來對凱旋門進行包裝。10月3日展覽結束后包裝全部拆除,恢復凱旋門原樣,大概需要一個月時間。項目資金全部由赫里斯托基金會負責,來源於赫里斯托作品、草圖、紀念品、模型及版畫的拍賣,而相關藝術衍生品的銷售收入將全部贈予法國國家歷史文物中心。,對這個特殊作品,法國官方的態度也是“驚人”的:馬克龍總統夫婦稱其為“成功的佳作”,是藝術家夫婦赫里斯托和讓娜-克洛德“長達60年夢想的實現”。馬克龍感謝赫里斯托的侄子實現其遺願,完成這個“瘋狂的夢想”,並讓法國享譽世界。法國文化部長巴歇洛夫人稱讚這個作品是給“巴黎人的絕佳禮物”,巴黎市長伊達爾戈女士則在接受《周末》雜誌採訪時明確指出,在充滿憂慮、到處卡頓的時期,這個現代藝術項目讓人看到一個城市可以靠文化遺產來給現在與未來增添色彩。她還希望藉此帶來更多外國遊客。,赫里斯托夫婦以各種包裝、裝飾進行大型短期藝術展示出名,曾經推出一系列頗有爭議、影響很大的藝術品。但只有在熱愛藝術的法國,他們才有可能在歷史地標性的重要建築上大展身手:1985年他們曾用灰黃色的布料整體包裝了巴黎塞納河上現存最古老的橋——新橋,將這座始建於1578年的石橋變成了一個充滿現代迷幻色彩的布橋。老實說,站在“被包裹的凱旋門”前,記者本人並不認為特別美。當年記者對被包裹的新橋還有些反感,而“被包裹的凱旋門”由於材料不同,相比之下確實更具現代感與飄逸感。但也僅此而已。記者身邊絡繹不絕的参觀者也為這樣的裝飾爭論不休:有人認為無比漂亮,有人認為難看至極。這幾天網上、媒體上也圍繞凱旋門展開論戰,熱鬧無比。但無論如何,包裹凱旋門本身產生極大的新聞效應,正如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研究員、藝術社會學者何內科所言,當代藝術就是通過公眾的反響(無論好壞)而存在,而作品的特徵常常就是違背常識。,法國公眾與當局對藝術的整體寬容態度,是自19世紀以來巴黎一直是世界藝術之都的根本原因。《巴黎神話》一書作者伊戈內教授指出,藝術在法國、在巴黎是沒有國界的。無論是荷蘭人梵·高還是西班牙人畢加索,無論是意大利人莫迪格利阿尼還是保加利亞人赫里斯托以及華人趙無極、朱德群等,他們都在巴黎創作成名、備受歡迎。這也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熱愛藝術的表現。,這樣驚世駭俗的現代藝術舉動在法國並不稀罕:香榭麗舍大街曾經變成“農田”和現代藝術博物館,大街上古典的圓點廣場噴泉變成造型獨特的“鋼管水龍頭”,埃菲爾鐵塔前的廣場曾豎起“不倫不類”的和平紀念碑,巴黎塞納河畔的道路變成了海濱沙灘,2019年葡萄牙當代女藝術家瓦斯康絲勒在巴黎推出巴黎之心雕塑,美國藝術家昆斯在巴黎小宮前立起巨型金屬鬱金香雕塑悼念巴黎恐襲受難者……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巴黎街頭,你會隨時看到新的雕塑、新的壁畫、新的建築包裝,的確,這是一個熱愛藝術的城市。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