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何自強:一位電影解說UP主的電影夢

20

如果你喜歡電影,或許你刷到過他的視頻——“扁豆看電影”。這個賬號在全網的粉絲超過千萬,解說過的電影也接近500部,它背後的主人叫何自強。現在的他已經不僅是個UP主(指在視頻網站、論壇等上傳視頻音頻文件的人),還是一部5月28日即將在院線上映的電影《劌心劍》的導演。這是何自強的第一部院線電影,也是多年電影夢的一張階段性答卷。,被叫“何導”從大學就開始了,其實,身邊的人叫何自強“何導”從大學就開始了,但是當時的他覺得自己還擔不起這個稱呼。,高中畢業,何自強和大多數的同學一樣,跟隨潮流選擇了當時的熱門專業——电子信息工程。但是他並沒有順着軌跡走下去,在大學的廣闊道路上,他遇到了電影。,電影讓何自強看到了光影變幻的奇妙,他發現電影就像是他的良師益友,在自我塑造的青春時代教他如何找到自己。“電影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我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動人的東西。這些美好的事物激勵了我。”,何自強提到電影《死亡詩社》,他永遠記得影片最後,同學們嘴裏念着詩,一個個堅定地踏上課桌,目光如炬地看着門口的老師,與他告別的畫面。那一刻,何自強心中感受到強烈的觸動,“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美好的事值得我們去追逐的。”作為一個影迷,此刻的他被電影中傳達的精神感動,同時,心中蠢蠢欲動的夢想也悄然萌芽:為什麼不自己拍拍電影試試呢?,於是當大四畢業,所有人都在忙着找工作的時候,何自強自編自導自拍了一部“電影”。在今天的他看來,那部作品很稚嫩,甚至不能被稱作電影,但那確是夢開始的地方。以校園生活為題材,朋友幫忙,同學客串,甚至畢業后又在學校附近租了半年的房子完成了最後的剪輯工作。影片完成后回到學校放映,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放映結束后還有同學圍上來叫“何導”,要簽名。,那一刻,何自強覺得自己就是吃這碗飯的。於是帶着滿腔的熱血和自信他來到了北京,立志一定要拍電影。,尋找生活與夢想的平衡點,可是現實是殘酷的。剛來北京的何自強發現所謂的“天才夢”不過是少年的狂妄,自己既非科班,也沒有人脈,離“拍電影”的夢實在太遙遠。,何自強拍過廣告宣傳片,甚至婚禮視頻,但這不是他想要的。他不停地追問自己,“我為什麼來北京?不是為了混口飯吃的。”他想找到生活與夢想中間的那個平衡點,什麼事情既可以賺錢,又可以留在劇情類電影這條路上呢?乘着短視頻的風口,他決定做電影解說UP主。,電影解說,不僅可以有機會深入思考經典電影,還可以在粉絲反饋中逐漸了解行業、了解市場,還能解決經濟問題,這條路是正軌,離電影更近,那就去做!“我不希望我在拍廣告、錄婚禮的過程中消耗掉我對電影的熱情,忘掉我的初心。”,剛開始,賬號關注寥寥,但是慢慢地,何自強摸清了粉絲的偏好,把住了市場的脈。於是調整了策略,選片趨向商業化,內容趨向深度化,時長也慢慢增加,果然收效不錯,“扁豆看電影”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直到現在成為百萬級別賬號,何自強成為影視類知名UP主。,視頻獲得好評的同時,何自強也在不斷打磨、提升自己,學習是一直沒停過,因為電影才是他的最終夢想。,電影母題是“迷茫”,在何自強看來,大學時期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你一定要清楚你喜歡什麼,你以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他認為,現在社會的聲音太多了,社會總在告訴孩子要聽話,所以年輕人往往就放棄了傾聽自己聲音的權利,選擇了一條大家都在走的路,然後在無限的內卷中迷失自己。,拍電影一般都會有一個母題,何自強的母題就是“迷茫”。他認為每個人都是迷茫的,所以找到自己很重要。,終於,何自強的機會來了,《劌心劍》的劇本找到了他。故事背景放在明爭暗鬥的明代,官職卑微的兄弟二人面臨諸多的人生挑戰,有糾結也有妥協,是人性的自我博弈,也是感情的無奈對壘。人物就是小人物,是平凡生活中一個個的“我們”。,然而生活永遠比電影曲折。電影開機在即,大部分主創人員都到達了橫店,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一切不得不暫停。幸好之後疫情逐漸好轉,團隊抓緊時間爭分奪秒,耗時一年,經歷了無數個推翻重來、糾結打磨的夜晚,《劌心劍》終於殺青。那一刻,何自強只想好好休息一下。,浮沉多年,何自強的作品終於從學校的禮堂搬到了電影院的大銀幕上,這是他最初的夢想,但並不是終點,只是新的起點,“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和觀眾產生某種連接,也希望觀眾可以喜歡我的作品。”,至於未來,何自強說還會繼續“扁豆看電影”的創作,也會沿着院線電影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