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聯盟2號站_“城市漫步”的意義不只在行走

20

端午假期,我和朋友一起來了一場當下流行的“城市漫步”(City Walk)。從成都的黃瓦街出發,穿過寬窄巷子、琴台路和文化公園,最終在青羊宮裡面喝茶聊天休息。,說來慚愧,我到成都已18年,這是第一次進文化公園和青羊宮。此前,雖然無數次看到一環路上的青羊宮大門,卻從來沒有進去過。除了青羊宮,這一路經過的地方都不收門票,更符合現在人們對“城市漫步”的定義:不去熱門景點,找一條有意思的路線,一群人邊走邊聊或者獨自一人漫步,去深度了解城市。,有人專門組織這樣的行走,收取一定的費用,一般為幾十元到一兩百元。收費的行走,通常會邀請一個“本地行家”作為嚮導,一般是文史學者。但是很明顯,這稱不上是什麼“商業模式”,因為每一次活動,組織者收入並不高。,對參加者來說,城市漫步也不太像一般意義上的旅遊。參加者有初來乍到的外地人,也有想重新認識城市的本地人,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盡量避開通常意義上的景點和網紅打卡地,選擇一條有趣的路線。他們想避開旅行的“奇異性”,避開旅遊者走馬觀花般的體驗,想了解“真正的城市”。,城市漫步的一大特點就是選擇徒步這種方式。在現在的都市,地鐵和公共交通已經很發達,再加上網約車和共享單車,人們的位置移動變得更容易、更有效率。而城市漫步不僅要讓人慢下來,也提倡一種“苦行”,一般路線都要幾公里。我參加的幾次城市漫步,大部分人都很難完成全程,這說明大家對自己的腳力都估計過高。,除了行走之外,城市漫步者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去了解“真正的城市”,其實指的就是本地性:了解城市的歷史“指紋”,體會本地人的生活。走進小餐館和路邊的咖啡館,進入一個城市的日常節奏。,從建築上來說,現在很多地方都“千城一面”。這些年新修的建築,大部分都高端大氣,也不乏很有設計感的樓宇,但是身處其中,你可能會經常產生疑惑:我在哪?我是誰?因為成都的天府新區和深圳的開發區,僅從外觀上看沒有什麼顯著區別。,以成都為例,過去10年增加了六七百萬人,大部分都是被稱為“蓉漂”的年輕人。他們來到成都工作,朝九晚五或者“996”,在這裏幾年,可能都不會太了解“成都”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城市。“城市漫步”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可以進入“城市的日常”,這也是成為“成都人”的開始。,這也就能夠理解,“城市漫步”的重點不在於景點或者外在的建築,甚至也不在於了解城市歷史,而在於努力去接近一個城市的“日常”和“本質”。對城市新移民來說,這是建立城市認同的好辦法。過去二三十年,幾億中國人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新的城市,建立所在城市的認同感,變得更加重要。,我算是一個資深的“城市漫步”者,2009年我曾利用一個夜晚,走完成都51公里的三環路。我想從“整體上把握成都”,接下來我給自己設計了好幾條路線,這讓我對這個城市的輪廓有了基本了解。這也是我的習慣,每到一個城市,都會選擇一條路線,走街串巷,跑步或者徒步,至少在某個時刻,我會像本地人一樣放鬆下來,融入這個城市的“本質”之中。有時候,你會遇到人向你問路,這時你會有一種滿足感:我已身在其中,而不再是一個過客。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