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藏在文字背後的影子”,所要抵達的極致

20

近日,一檔全新的人文漫談節目《文學館之夜》進入公眾視野。節目第一季共七期,戴錦華、賈樟柯、劉震雲、李洱、梁曉聲、李誕、雙雪濤等作家、藝術家、學者在中國現代文學館相聚,致力於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有文學的人生”。第一期關於故鄉主題的漫談播放量已經超過800萬。,由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攢局”的《文學館之夜》,打出“頂級漫談節目”旗號,應該沒有太多人反對。事實上,近年來,文化類綜藝正在成為各平台拓展長視頻和內容生態廣度、深度的新“藍海”。最近的就有今日頭條、京東參与的紀實類閱讀節目《我在島嶼讀書》。節目組在海南分界洲島打造了一間面朝大海的“分界書屋”,作家余華、蘇童、西川和旅行博主房琪作為常駐主理人,程永新、恭弘=叶 恭弘兆言、祝勇、歐陽江河、黃蓓佳、肖全等一眾嘉賓陸續來訪,聊文壇往事,談閱讀、寫作與生活的意義。《我在島嶼讀書》豆瓣評分高達9.1,有網友說,這不就是自己“嚮往的生活”?另一條高贊短評這樣感嘆:為一群作家搞個真人秀,怎麼現在才有人想起來?,文學類節目的吸引力在哪兒?用“分界書屋”主理人之一蘇童的話來說,過去,“作家是藏在文字背後的影子”。他拿好友余華調侃,看過《活着》的人從節目里發現余華其實是這樣一個人,應該會感到一種“喜悅的崩潰”。這從另一個角度道出了文學類節目的天然吸引力來源,那就是讀者對藏在作品背後的作家的好奇窺探和鮮活的人的魅力。余華“亦庄亦諧”,蘇童“活潑感性”,善於聆聽的西川讓觀眾看到了“帶點笨拙的真誠”,加上嘉賓信手拈來的文壇往事,難怪有中文系學生說,看節目就像用一種立體的方式翻開了當代文學史。,《文學館之夜》總監製楊瑞春則把節目比作“一個理想的文化客廳”,有趣的靈魂在這裏彼此相遇、互相激發。無論是書屋還是客廳,預設的場景都為節目圈出了特定的氣質。不同於一般綜藝強調衝突、常要“製造”戲劇效果,文學類節目大多沒有特意設置的環節和任務,圍坐閑談是最常見的形式。有網友這麼說:雖然他們只是聊天,但我開始反思自己曾經看過的綜藝、刷過的視頻。還有人覺得,文學類節目“很適合當作背景音”。,從2015年河南衛視推出“文學真人秀”《文學英雄》,到人文紀錄片《文學的故鄉》《文學的日常》和文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文學館之夜》等,當文學與新的傳播渠道結合,“藏在文字背後的影子”有了更多直面讀者的機會。去年9月,《收穫》雜誌在微信視頻號推出名為“無界文學夜”的文學漫談節目,老牌文學雜誌第一次通過手機豎屏形式與大眾見面,4個小時的“無界文學夜”吸引了232萬人次觀看、110萬次點贊。,當然,文學類節目不能止於線下作家見面會的移植與復刻,能否利用新的思維和平台打開文學的邊界,是此類節目克服重複、走更遠路的關鍵——不僅是讓作家和創作變得能為觀眾所見,更重要的是,要讓更多人感知到文學和閱讀可以讓生活更美好、讓心靈更豐盈,而非淺嘗輒止的“熱鬧”。,“不要看到有作家參与的節目就打高分”,觀眾直言不諱的評論,實則對文化類綜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說文學家和文學機構走出“閣樓”是第一步,文學類節目的更進一步就要與生活產生更多連接,讓文學活動能夠在大眾精神生活中發揮更积極、更充分、更熱烈的作用,“圈粉”過去可能並非文學受眾的群體。正如李敬澤所說,“我們在談論與文學有關的一切,但其實一切都與文學有關”,對這一關係的揭示,可能就是文學類節目所要抵達的終極。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