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羅斯科:我唯一感興趣的是表達人的基本感情

20

如果要以拍賣價論高低的話,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馬克·羅斯科無疑可入世界繪畫拍賣史前十,他的《No.6紫、綠、紅》曾於2014年拍出了1.86億美元的天價。而根據中國雅昌藝術網發布的2022年度全球最高成交榜單TOP50,馬克·羅斯科竟然佔據了“抽象藝術第一名”的寶座,可見其作品在國際藝術品市場是何等的火熱。,假如從藝術研究的角度看,馬克·羅斯科可以說是國際美術史論界近40年來最受關注的抽象畫家之一。他和他代表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已成現當代美術史研究中的“顯學”,相關研究成果汗牛充棟。國際著名藝術史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西蒙·沙馬在他那本風靡一時的《藝術的力量》中,更是將馬克·羅斯科與卡拉瓦喬、倫勃朗、貝尼尼、透納、大衛、梵高、畢加索等7位古今偉大的藝術家並列。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得病後最為關注的畫家就是羅斯科。,在中國,羅斯科的大名固然早就在藝術圈如雷貫耳,但一般公眾卻所知不多。國內各種相關國際現當代藝術展在相當一段時期難覓羅斯科作品的身影。近年來,隨着上海日漸成為全球重要的藝術展覽高地和藝術品市場,羅斯科的作品也開始在上海陸續現身。上海龍美術館近日在其建館十周年特展上,也首次展出了該館收藏的羅斯科布面油彩作品《第36號(黑色條紋)》(157.1cm x 170.1cm),成為本次特展最為引人注目、最受追捧的“明星”展品之一。,2023年是馬克·羅斯科120周年誕辰,他一生留下了800多幅油畫,2000多幅紙本作品,全世界多個博物館將舉辦不同主題的重量級的馬克·羅斯科作品展,而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預計於11月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推出的羅斯科大展,將全面回顧展現馬克·羅斯科的藝術歷程。上海相關藝術機構也準備舉辦國內首個專題性的馬克·羅斯科紙本作品展。這些精彩難得的馬克·羅斯科作品展,勢必會為國際藝術圈的“馬克·羅斯科熱”添柴加薪。這也讓我想起了與羅斯科的前後兩次“邂逅”。,首次邂逅:意外闖入規模最大的羅斯科藝術特展,2014年10月,我去荷蘭海牙市立博物館,原是奔着蒙德里安而去,但機緣湊巧,竟與羅斯科首次“邂逅”。,海牙市立博物館是歐洲收藏現當代藝術品最為知名的大型博物館之一,尤以豐富的館藏蒙德里安作品而享譽世界。出生於荷蘭的蒙德里安是20世紀上半恭弘=叶 恭弘世界抽象繪畫大師,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對後代的建築、設計也影響甚大。,我趕到博物館已是下午四時,臨閉館尚有一小時。出乎意料的是,售票處竟還有幾十位觀眾在等候。“荷蘭人真是熱愛他們的蒙德里安”,我一邊感慨一邊轉身問一位排隊的女士:“你是荷蘭人?來看蒙德里安?”她笑着將手指向博物館入口上方一幅巨大的海報,海報上是一位近視、謝頂的教授學者模樣的中年人,手拿煙,犀利睿智、玩世不恭的目光透過厚厚的玻璃鏡片投向遠方。男子旁大寫着英文:MARK ROTHKO(馬克·羅斯科),居然是馬克·羅斯科的特展,我喜出望外。,馬克·羅斯科是猶太移民,曾以優異的成績獲獎學金入耶魯大學學習人文科學,熱愛音樂、戲劇、文學,敏於思,耽於哲學,知識淵博。后輟學。20歲時,他說他偶然發現了“繪畫”,並於1924年註冊入學“藝術學生聯盟”,開始了漫長、艱辛的繪畫創作之路。他最初所宗的是現實主義,后嘗試過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描繪紐約地鐵眾生相的作品尤為精彩,反映了他對現實生活敏銳的觀察力。之後,他逐漸拋棄具像的形式,於1940年代末形成了完全屬於自己風格的抽象的色域繪畫,進入了藝術創作的全盛時期,有評論家稱他是“用純凈的色彩表達無形的思想”。,羅斯科的畫往往尺幅巨大,他認為應盡量在昏暗的光線下觀看他的畫作,理想距離是45厘米,這樣觀者才會感受到自己似乎完全被吸入畫作的色塊里,可以與他的繪畫進行面對面的對話,體驗到他所要表達的強烈的生命感。“尺寸,空間,氣氛是他作品的必要構成,他創造的是一個氣場,一個在瞬間可觸可感的靈魂空間,一組具備音樂性、建築性和色彩的史詩。”,我步入博物館馬克·羅斯科作品展區,但見觀眾熙來攘往,格外熱鬧。特展推出了數百幅羅斯科早、中、晚期作品和部分文獻圖片,但最吸引觀眾的無疑是他成熟期的抽象色域繪畫。馬克·羅斯科的抽象色域繪畫注重精神內涵的表達,力圖通過有限的色彩和極少的形狀來反映深刻的象徵意義。他曾說:“我對色彩與形式的關係以及其他的關係並沒有興趣。我唯一感興趣的是表達人的基本情緒,悲劇的、狂喜的、毀滅的等等。許多人能在我的畫前悲極而泣的事實表明,我的確傳達出了人類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畫前落淚的人就會有和我在作畫時所具有的同樣的宗教體驗。如果你只是被畫上的色彩關係感動的話,你就沒有抓住我藝術的核心。”,羅斯科作品巨大的畫布上漂浮着紅、黃、褐、赭、橙、黑、青等不同的矩形色塊,無論是畫面的頂部還是底部,都能看到色塊的輪廓緊貼着畫布邊緣,充滿張力,令人或震撼或驚喜或歡快或悸動,我雖沒有看到展覽現場如羅斯科所言的“悲極而泣”的觀眾,但不少人在羅斯科畫作前駐足良久,或作沉思狀,或眉飛色舞,或悲戚難掩,或竊竊私語……荷蘭朋友告訴我,這次海牙市立博物館舉行的羅斯科特展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羅斯科藝術展,觀眾來自歐洲各個國家以及全世界,許多人爭相通過網絡事先預定了参觀劵。如果是上午臨時到博物館現場購票,往往要排一二個小時的長隊。羅斯科特展之火爆可見一斑。,而令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本次特展將羅斯科生前最後的傑作《無題》(1970)與蒙德里安最後的傑作《勝利之舞》(1944)並置展出,千載難逢。《無題》鮮紅的色塊與《勝利之舞》明媚的色彩交相輝映,為整個海牙市立博物館呈現出勃勃的旺盛的生命力,也顛覆了我以往對於羅斯科晚年作品趨於抑鬱陰暗的印象。,現代抽象繪畫源於歐洲。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歐洲現代抽象繪畫的先驅曾經對北美大陸的抽象藝術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今,羅斯科以及波洛克、德·庫寧等抽象表現主義畫家也在歐洲受到如此的追捧,取得了世界性的聲譽,原因何在?我曾在紐約就此向羅斯科基金會的朱麗婭女士請教。她認為,其一,二戰以後崛起的以羅斯科、波洛克、德·庫寧等為代表的紐約抽象表現主義畫派,對於歐洲的藝術雖有所繼承,但卻是第一個擺脫了模仿痕迹,在精神表達和藝術語言上都有着極大獨創性的本土現代藝術流派。其二,羅斯科等的作品得到了全球頂級博物館的廣泛認同、收藏和大力推廣。其三,在國際藝術品市場的成交價一馬當先,迭創新高,大大擴展了藝術家的影響力和對普通觀眾的吸引力。,再次邂逅:在經典名劇《紅色》中走進羅斯科傳奇人生,再次與羅斯科“邂逅”是在上海,不過不是在美術館,而是在劇場。,以藝術家為題材的中外影視話劇可以說比比皆是,但大多浮於表相,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挖掘出藝術家獨特的精神特質的佳作卻是鳳毛麟角。劇作家約翰·洛根描繪羅斯科傳奇經歷的話劇《紅色》於2009年和2010年先後在英國倫敦、美國紐約亮相后,不僅大受觀眾歡迎,而且當年就獲得了美國最高戲劇獎托尼獎的最佳戲劇、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北京中國國家話劇院引進了這部名劇,2015年11月又應第17屆上海國際藝術節之邀,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連演兩場,好評如潮。,《紅色》以1958年羅斯科受託為紐約公園大道上新完成的施格蘭大廈內的高級飯店“四季餐廳”創作布置壁畫的故事為背景。“四季餐廳”一個較小的空間選掛了波洛克的繪畫《藍色柱子》,而餐廳顯赫的位置,留給了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阿爾弗雷德·巴爾特別推薦的羅斯科,約瑟夫·施格蘭父子公司為此開出了當時布置壁畫的天價3.5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350萬美元),並首付7000美元。這也是當時經濟尚不寬裕的羅斯科有生以來接到的最大一筆訂單。羅斯科接受這一委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一直在探索繪畫、建築之間的關係,所以想尋找一個機會讓自己的作品與建築能夠產生互動,“就像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藝術一樣”。在為“四季餐廳”創作布置壁畫期間,他破天荒先畫了草圖,根據餐廳牆面、廊柱與門窗等建築空間的特點對畫面做了調整,完成了三個系列總計40幅左右的大畫,均以深紅和棕色為基調,並準備從中挑出9幅為“四季餐廳”做布置。,1959年,羅斯科去了歐洲,當有人問及他的這組布置壁畫時,他開玩笑地說,他的作品“要讓在飯店用餐的那些富豪狗雜種們毫無食慾。如果他們拒絕掛我的壁畫,那倒是對我的最高讚美。但他們不會。如今人們一切都不在乎”。回到美國,羅斯科與太太有一晚去“四季餐廳”吃飯。餐廳奢華、做作、矯情的氛圍讓他難以忍受,與他“所要表達的情緒格格不入”,於是做出了一個在外界看來“石破天驚”的決定,退回7000美元訂金,撤回壁畫。此舉在新聞界引起巨大迴響。這三個系列的作品最後分別捐給了英國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日本的千恭弘=叶 恭弘川村紀念美術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美術館,部分留在了他後人手中。泰特現代美術館還專門為9幅壁畫設立了一個專門“符合羅斯科繪畫觀賞要求”的展廳。,話劇《紅色》只有兩個角色,一個是羅斯科,一個是羅斯科為創作“四季餐廳”壁畫而聘請的年輕助手肯(虛構人物)。在古典音樂聲中,由陳明昊、劉端端扮演的羅斯科和肯兩代畫家時而有力地揮灑塗抹,給畫布均勻上色;時而進行着有關藝術與商業、理想與金錢、時代與發展、前浪和後浪等種種尖銳話題的激烈爭辯。於是,在一波三折的戲劇動作和精彩紛呈的台詞推動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善良、深思、感性、純真而又獨立、孤傲、狂狷、乖戾,為了藝術的完美和永恆不肯向世俗現實低頭的血肉豐滿的羅斯科。尤其當“羅斯科”在舞台上充滿真情地獨白道,“我年輕時藝術是一條孤獨的路,沒有畫廊,沒有收藏家,沒有評論家,也沒有錢。但那卻是一個黃金時期,因為我們都一無所有,反而能更肆無忌憚地追求理想。”我似乎終於明白他毅然決然退回施格蘭大廈“四季餐廳”天價訂金、撤回壁畫的初衷了。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