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不常開門的博物館有苦衷

20

如今,逛博物館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北京也迎來博物館建設數量快速增長階段。然而,有些博物館的服務卻沒跟上。記者調查了本市近110家博物館,有近10家博物館閉館,時間最長的閉館近兩年;8家博物館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閉門謝客,很多前來参觀的人遺憾而歸。,有的閉館近兩年 何時開放不確定,西城區的劉先生經常帶孩子参觀各類博物館。不過,上周末,一家三口卻撲了個空。,“之前刷視頻刷到了一家身處公園裡的博物館,本來想帶孩子看看展。”按照視頻中的指引,劉先生開車30公里來到位於通州區的韓美林藝術館,下車后,門口的公告讓他傻了眼——“為了給大家創造一個更好的休閑空間,公園進行改造提升工作,封閉時間為2022年10月31日……”公園封閉改造,處在其中的藝術館也被施工搭設的圍擋遮住,一家三口被拒之門外。,在這家藝術館門口,寫有“韓美林藝術館”招牌的高牆下停滿了自行車、電動車等各類車輛,許久沒人清理。順着柵欄門往裡看,館內寬敞的大道上空無一人,四處靜悄悄的。一名清潔工正在館外公園的草叢里撿拾垃圾。他說,藝術館已經有半年多沒開了,經常有遊客隔着柵欄詢問:“藝術館什麼時候開?”,在記者調查的本市近110家博物館中,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鐘鼓樓、中國第四紀冰川遺址陳列館等近10家博物館沒有正常開放,閉門原因多是修繕整修、提升改造、設備更新等,並且多數未明確恢復開放時間。,以尚在閉館的中國第四紀冰川遺址陳列館為例,該館並未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相關閉館及開館通知。記者致電博物館,才了解到陳列館正在進行基礎設施維護。接線人員表示,因工期不確定,無法告知觀眾開館時間。,北京民俗博物館自2021年7月30日因施工閉館,已有近兩年未對外開放。記者致電博物館詢問恢復開館時間,工作人員表示“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通知”。記者前往北京民俗博物館詢問開放時間,門口保衛人員解釋,館內修繕已到尾聲,正進行設備檢修,估計很快開放。,市民,開放時間給個準話,“每次路過博物館門口都要問一下,什麼時候修好?從沒得到過明確答覆。”王先生是個古典樂迷,去過北京智化寺、趙家笙樂器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等,探尋笙文化的發展歷程。“可就是從沒進去過民俗博物館,一直是個遺憾。”王先生說:“博物館定期整修,有助於文物的保護,也能提升参觀體驗,是好事。但博物館一直關門,不能確定開門時間,給参觀帶來了不便。”,還有市民希望暫時閉館的博物館,通過微信公眾號、官網、諮詢電話等多個渠道及時通知觀眾,也可以在門口擺放醒目的開館倒計時標牌,告知觀眾恢復開館時間的同時,也為開館預熱。,你休息時它閉館 觀眾常吃閉門羹,按照國際慣例,博物館在周一閉館休整,周末則照常開館。然而,有8家博物館錯開人流高峰,按正常工作日“上班”,周末閉門謝客。,上周日,記者來到位於東城區大磨坊文化創意園內的首都糧食博物館,朱紅色的大門緊閉。門前的参觀須知上寫着:参觀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30分至11時,下午13時30分至16時30分。,“博物館休息日一直都不開門。”文化創意園門口的工作人員說,首都糧食博物館平時参觀的遊客很少,一天就七八個人,“周末可能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需要休息,本來参觀的人也不多,乾脆不開門了。”,在門口,記者遇到了帶孩子來参觀的楊女士,“平時上班沒時間,周末想來看看,結果不開門。”楊女士有些掃興,“還好家住附近,如果是外地遊客或者住得遠的觀眾,大老遠跑來,這裏卻不開門,多遺憾。”,隨後,記者撥通了首都糧食博物館的聯繫電話,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僅在工作日開館,周末閉館休息。對於“為什麼不同於一般博物館周末開放”的問題,這名工作人員說,博物館隸屬於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需要服從局裡的統一安排。記者又電話聯繫了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工作人員,對方並未正面回復,只是表示,未來可能會考慮周末開放,現階段仍保持工作日開放。,除了首都糧食博物館、北京英傑硬石藝術博物館,北京稅務博物館、中國化工博物館、北京茶恭弘=叶 恭弘博物館、鐵道兵紀念館等也存在開放時間不合理的問題,這些博物館有的周末休息,有的在節假日不開門。,博物館,不開放有“苦衷”,位於大興區的北京中藥炮製技術博物館同樣只在周一至周五開放,逢休息日閉館。為什麼周末不開放?該館的工作人員直言:成本太高。,“坦率地說,我們不是大型博物館,又在郊區,平時主要是單位或學校組團参觀,散客極少。”他說,“本來就是免費開放,假使周末再開門,一方面参觀者不多,另一方面成本一個勁兒地往上漲,不划算。”這名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場館維護、保潔、空調、水電等費用,導覽員、安保人員、活動策劃人員的工資,展品保管、展覽等費用,都不是小數目,博物館不是說開就能開的。,平日開館也會產生各種開支,為何偏偏選擇錯開参觀高峰,在周末閉館?這令不少觀眾感到不解。,“如果一些偏小眾的博物館,做不到一周開放六天,也應該選擇在觀眾休息的周末開放,而不是在人少的工作日開放。”谷先生常帶孩子逛小眾博物館。他舉例,一家位於通州的博物館不僅在周末開放,還專門在周末設置了互動手工項目,深受歡迎。,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閆志認為,博物館作為為公眾提供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機構,不論規模大小、興辦主體何在、客流多少等,都有義務面向公眾開放,並應充分考慮觀眾参觀需求,在合規的情況下制定開館時間。,参觀者少位置偏 小眾館不敢開燈,記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北京擁有涵蓋人文歷史、科技自然、行業發展等各類備案博物館215家,涉及央屬、市屬、區屬、非國有等各管理主體。其中,北京各區及在京行業企業、個人興辦的博物館門類多樣。與一些大型博物館預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小眾博物館或位置偏遠的博物館面臨参觀者較少的情況。,周二下午2點,記者來到北京文旺閣木作博物館探訪,卻發現鐵門緊閉,館內也沒有照明,難道沒開放?“網上寫的開放時間是除周一外的9時至17時,現在是沒開門嗎?”面對記者的疑問,看門的老人解釋,來這裏参觀的多為團體觀眾,以青少年和家長居多,所以博物館在周末人多時才配有講解員和手工老師。“如果您想現在進去参觀,我也可以給您開燈,只不過得自己逛,沒有人講解。”老人無奈地說,“博物館開放一天要不少開銷,管理者只得這樣安排,在盡量滿足更多觀眾参觀需求的同時,減少成本。”,位於密雲郊野公園內的密雲博物館也面臨開了沒多少人看、徒增成本的窘境,“我們館本來就小,位置又偏遠,很少有遊客特地來参觀。”工作人員說。,新挑戰,推動博物館融合發展,最新發布的《博物館藍皮書:北京地區博物館發展報告(2021~2022)》指出,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初見成效,但也面臨總體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等挑戰。未來,應加強和優化頂層設計,優化博物館布局,完善博物館服務功能,推動博物館融合發展。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