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1.10
一處大型木構建築完整的木構基礎得以整體揭露。,湖南雞叫城遺址9日舉行考古發掘專家現場會。現場揭露了一批屈家嶺文化時期的木構建築,其中包括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處大型木構建築完整的木構基礎。,雞叫城遺址發現於1978年,位於湖南常德市澧縣涔南鎮雞叫城村(原復興村),屬洞庭湖區澧陽平原東北部,是一處新石器時代城址。2020年和2021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分3次對遺址西南城牆內側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721平方米,發現一批大型建築遺迹。,此次發掘的上述大型木構建築,在諸木結構建築中年代最晚,距今約4800年至4700年,為屈家嶺文化二期早段(或中期晚段);由主體建築和外圍廊道組成。發掘區內已揭露出的主體部分面積242平方米,加上廊道總面積354平方米。另據發掘區東部探溝探知,建築繼續向發掘區以東延伸,主體部分面積超過330平方米,加上南廊的總面積不低於500平方米。,雞叫城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范憲軍介紹稱,其主體建築開間在4間以上,除西室外,其餘開間前後兩進;建築方式是先開挖基槽,墊長木板後於基槽外側立柱。,此外,考古人員還在發掘區西部發現一處谷糠層,分佈面積約80平方米,平均厚度0.15米,確定為單純的稻殼碎屑;初步推算這80平方米穀糠層所代表的稻穀重量約為2.2萬公斤(帶殼)。這一谷糠層的發現,是先民發達稻作農業的生動體現。,范憲軍認為,此次在700餘平方米的範圍內共發掘房址30餘座,充分說明雞叫城遺址西發掘區是一處長期使用的建築區。這些房址和台基方向基本一致,與建城前環壕及城牆方向相同,體現了當時聚落的穩定性和規劃性。柱洞式、基槽式、基槽立柱式、木構建築等不同方式的建築遺迹,生動體現了先民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4179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