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量龐大的可回收垃圾分揀中心內,二十多個工作人員正忙碌着。他們身邊,是堆成山的紙箱。“春節之後,最多的可回收垃圾就是年禮包裝紙箱,正月快過完了,還是絡繹不絕,源源不斷。”,走親訪友,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但是,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年禮存在過度包裝的情況。,收禮 ,一個大盒子裝幾塊小餅乾,“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誇張的包裝。”小譚不會忘記他收到的一份年禮。,小譚的春節,跟大多數人一樣,吃團圓飯、走走親戚。他說的誇張包裝,是一個約50厘米長、10厘米寬、40厘米高的大紙盒。“紙盒的表面,用大字寫着‘每日堅果’,圖案也是各式各樣的堅果。”,他打開這個“每日堅果”禮盒后,驚呆了。“裏面不是堅果,是小餅乾,不多,拿出來就一把。整個盒子大概八成的空間是空氣。”,小譚又仔細看了看紙盒上的字,發現四個小字——“什錦餅乾”。再轉送出去有點不合適了,留着自己吃吧。“都說禮輕情意重,其實我覺得就送餅乾也挺好的,沒必要用這麼大個盒子,有點浪費。”,過年收的年禮很多,有些包裝簡單,有些則很複雜。小譚說,親友之間,聯絡的是感情,其實不必那麼在意麵子。“我是希望商家不要搞這種包裝,何必呢。賣餅乾就用一個餅乾袋子裝着不就行了嗎?可能因為有了這個大紙盒子,餅乾賣得能貴一點?”,拆下來的禮盒包裝,小譚一起打包,賣給了回收站。他覺得親友送這個大盒子沒什麼不對,但商家往“過度注重包裝”的方向引導,是一個不好的趨勢。,“都是實在親戚,沒必要搞那些包裝。”家住昌平區東關南里的田師傅說,家裡過年期間 ,沒少接待親朋好友,收到的年禮,基本上以實惠的物品居多。“雞蛋、牛奶、食用油……都沒什麼過分的包裝,我們親戚之間,不講那個。”,下午兩點,田師傅約了“愛分類”的回收員上門,把過年期間攢下的可回收物賣了。其中有不少禮盒包裝,但是都並不誇張。“可能也就雞蛋盒子稍微大一點,但都不過分。”,在東關南里小區,記者跟着回收員走訪了幾戶人家,他們中大部分都表示,年禮往來以實惠為主,沒必要追求包裝。,回收,拆解包裝硬紙盒成了難題,下午三點,東城區忠實里社區附近,“綠貓”的回收員孫飛飛正在交投點,整理剛剛收上來的紙盒。,大約佔地八平方米的交投點小屋裡,一半的空間,被紙箱子佔據。平整的紙箱子疊在一起,從地面堆到了屋頂。“每年一到春節,紙箱子就多了。”剛過去的這個春節,孫飛飛沒回老家安徽。上門回收的業務暫停了,幫社區處理廚餘垃圾的工作沒停。正月初七正式上班。孫飛飛也恢復上門回收業務。各家各戶攢了一個假期的可回收物,一股腦都爆發出來。,交投點幾乎每天都叫車過來轉運,但還是很快就被塞得滿滿噹噹。飲料瓶子,不管是塑料的還是金屬的,踩一踩收到袋子里就行;紙盒子需要孫飛飛徒手拆開,疊好。,“硬紙板做的紙盒子太難拆了。”她一邊說,一邊手撕、腳踹,才搞定一個紙盒子。有些是用來裝水果的,比如進口的車厘子,長途運輸害怕磕碰,用厚重的紙盒可以理解。有些東西,孫飛飛就不太理解了。“你看這個,特別硬,敲起來聲音是脆的。”她手裡拿起來一個紅色的禮盒,眯起眼睛來,仔細看了看,“是衣服,秋衣秋褲套裝,可能是本命年吧。”,數據,五天回收攢下幾十噸紙箱,交投點的可回收物,會被送到各個分揀中心。,坐落在昌平區昌崔路附近的“愛分類”分揀中心,有二十多個工作人員,在夜以繼日地分揀垃圾。記者上周到訪時,看到了分揀中心內,可回收物堆積如山。,分揀員在分揀傳送帶前,馬不停蹄地忙碌。紙箱、飲料瓶、金屬、衣物等,被分揀到不同的回收筐內。他們從早上一直忙碌到深夜。即便這樣,年後積攢下來成堆的可回收物還是沒有消化乾淨。,最大的一堆,遠遠看起來有10米高。走近一看,很多紅色的紙盒印着“禮”“福”“新春”等字樣,有的是水果包裝,有的是零食包裝,明顯是年禮。據介紹,分揀中心內堆積的可回收物有200多噸,這僅是過去5天時間攢下來的。其中,紙箱是第一大類,佔總量的30%以上,有60多噸。,對回收企業來說,巨量的紙箱是不是意味着巨大的利潤?“不能這麼簡單地計算。”愛分類總經理徐源鴻介紹,分揀的人力成本非常高,而且不是所有的紙箱子都值錢。“像冰箱、電視機包裝的那種黃紙板最值錢,但年禮包裝不屬於那種。”徐源鴻非常堅定地認為,年禮過度包裝,屬於巨大的浪費。,倡議,包裝減量從生產源頭開始,一直以來,在垃圾回收領域,倡導的是從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而年禮包裝的浪費正與這個理念相悖。,“現在我們生活水平提高,過的節也多了。不只是春節,還有平時各種節日。大家都喜歡送禮,送包裝精美甚至包裝奢侈的禮品。而這些包裝往往不便於回收。”徐源鴻說,應該倡導生產者責任延伸,從生產端就嚴格限制包裝,鼓勵生產簡單、易於回收的包裝。,“綠貓”董事長劉權贊同徐源鴻的觀點,從源頭做起,是有效遏制年禮等禮盒包裝浪費的最有效方法。,“現在的一些乾果、茶恭弘=叶 恭弘禮盒非常複雜,外面是一個紙袋,裏面是一個紙盒,然後還襯上絨布、墊着塑料,東西放在金屬罐里,有些甚至使用木材。這是非常不便於回收的,積累起來就是驚人的浪費。”劉權說,在回收端,目前能做到比較好回收的,只有紙盒、金屬、塑料,一般回收點處理不了木材、布料。,隨着垃圾分類回收的工作不斷推進,已經有企業在生產源頭,開始注意到垃圾減量的問題。以往,飲料瓶回收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脫標,標籤、膠黏劑分離得越乾淨,瓶片的純凈度就越高,下游製品的品質也越高。近日,國內首款無標籤飲品低調上市。此外,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承諾使用綠色、減量、可循環的包裝。,“對企業來說,要從包裝綠色、減量、可循環上下功夫。對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就是改變一些消費觀。更注重禮品的內在價值,不過度追求禮品的外在包裝。”劉權說,在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的情況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同樣會影響到企業,當大家都不再追求華而不實的包裝,年禮等禮盒包裝的浪費現象,也會逐漸好轉。
01
2022.03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4914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