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與春分、夏至、冬至齊名的四大節氣之一,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6個節氣,也是秋季第四個節氣。“秋分”一詞有兩種含義,一指平分秋季,也就是說,到秋分時,秋天已經過半;二指平分晝夜,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到達黃經180°,太陽光幾乎直射赤道,地球上大部分地區晝夜均等。,中華先民很早就對秋分節氣有了認知,《尚書·堯典》記錄了帝堯敬受民時神話,說:堯派遣世代掌管天文曆法的羲氏與和氏家族的四位成員分別去往東南西北四方觀測天象以制定曆法,他們尋找到了四季的中點作為制定曆法的基本時間點。秋季中點仲秋(即秋分)的特點是“宵中星虛”,即晝夜等長,虛星於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的天空中。到了先秦時期,古人不僅更清晰地認知到秋分均分日夜的特點,並且總結出了秋分節氣的天象、物候特徵:“是月(仲秋之月)也日夜分,雷始收聲,蟄蟲壞戶,殺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乾涸”(《禮記·月令》)到了秋分,基本聽不到雷聲,將要蟄伏的蟲類在洞穴四周培土,因降水減少河湖之水開始乾涸。,秋分是一個內涵相當複雜的節氣,涉及到農事、天文、人事諸多方面,集中表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熱愛生命的態度和情感。,感恩自然的秋報社稷,秋分首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農業節氣,是秋收、秋種、秋耕的“三秋”大忙時節。,一方面,“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文子·上仁》),秋分是大多數作物的收穫時節,比如東北地區於秋分時開始收割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和甘薯,而華北地區的秋收農事已近結束;另一方面,秋分也是冬小麥等作物的播種時間,華北地區有諺語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白露時節氣溫往往高於20℃,此時種小麥會造成麥苗冬前恭弘=叶 恭弘莖過於繁茂,越冬時容易受凍害。寒露時節氣溫常常低於10℃,此時下種會造成麥苗冬前細弱,既不能積累養分,也不利於返青;同時,秋分還是南方多地雙季晚稻抽穗揚花,決定其能否高產的關鍵時刻,需要加緊田間管理。因此有農諺說:“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經歷過春耕、夏耘之後的古人,在秋分前後迎來了農業豐收。為了感激大自然的恩賜,他們舉行祭祀土地神(社神)和穀神(稷神)的隆重儀式,稱為“秋社”。秋社與春社對稱,春耕開始之時古人向土地神和穀神祈求豐收的儀式為春社。兩種儀式合稱為“春祈秋報”“春祈秋祀”“春秋祈賽”等,其歷史相當悠久。《詩經》中的《良耜》就是記錄秋社儀式的篇目,其中既有“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這樣對豐收場面的描述,也有“殺時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這般對準備犧牲進行祭祀的傳統習俗的描寫。秋社通常在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舉行,“立春后五戊為春社,立秋後無戊為秋社”(宋《歲時廣記·社日》引《統天萬年曆》)。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組合紀日,干支組合遵循一定的方法,每兩個天干日之間相差十日。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與立秋至少相差五十日,正值秋分前後,秋社也因此成為秋分節氣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些地方就在秋分當天舉行秋社。,傳統秋社分為官社與民社兩種,後者又稱“里社”。官社即官方祭祀社稷神,其儀式規範而肅穆。民社靈活熱鬧,不僅表達了民眾在喜獲豐收之時對於自然的感恩之情,同時也是一種自發的集體娛樂活動,以緩解秋收之疲乏。《東京夢華錄·秋社》曾這樣追溯北宋首都開封舉行民社的情形:秋社舉行之日,民眾互相贈送自己製作的社糕和社酒。達官貴人、皇親國戚等製作一種用豬羊肉、腰子、動物乳房、肚肺、鴨餅、瓜姜等製作的豪華版“蓋澆飯”——社飯,用以招待客人和充作供品。出嫁女在社日白天回娘家省親,晚上回來時往往攜帶外公、姨媽和舅父贈送的新葫蘆、新棗,據說會給外甥帶來吉祥。教書先生們還會提前收取學費作為秋社慶祝活動的資費,主要用於雇傭餐飲服務人員和表演藝人,讓他們在秋社中效力。,熱愛生命的天體崇拜,秋分又是一個重要的天文節氣,是古人祭祀月亮與老人星的重要節令。,秋分過後夜漸長,晝漸短,陰氣日盛,陽氣逐步讓位於陰氣,古代天子選在此日代表國家在晚上舉行祭月儀式,稱為“夕月”。《國語·魯語》載:“天子少採夕月。”韋昭注曰:“夕月以秋分……少採,黼衣也。”也就是說,天子祭月要穿着一種特定的禮服,即綉着黑白斧形花紋的黼衣。唐玄宗時,天子祭月禮的規格由中祀升格為大祀;宋真宗時,西郊被確定為祭月禮舉行的固定地點。甚至少數民族政權——遼與金,都舉行祭月儀式。天子秋分祭月儀式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明代嘉靖年間,世宗下令修築了專門用於祭祀月亮的祭壇——夕月壇,此後明清兩代皇帝都在秋分時於此祭月,就是現在的北京月壇公園。,祭月行為起源於對月亮的天體崇拜。對人類來說,月亮是僅次於太陽的重要天體,對早期人類的曆法、數學與生產生活等都產生過重要影響。首先,根據月相變化規律總結出的月亮歷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曆法。在此曆法中,新月之日(朔日,即初一)、滿月之日(望日,即十五)因肉眼清晰可辨而成為舉行重要儀式和進行歡慶的時間點。直到現在,我們不少傳統節日還是在農曆十五日舉行,比如正月十五元宵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其次,中華創世神話中早已有天帝帝俊之妻——常羲生十二個月亮,並給她的月亮孩子洗澡的神話(《山海經·大荒西經》)。為什麼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這可能代表着先民在月相變化規律中總結出一年有十二個月的知識,進而發現了十二進制。第三,月亮的圓缺變化會影響潮汐,從而影響在江河湖海邊謀生的先民的生產生活。,但秋分祭月儀式並未能深入民間,而僅僅保留在皇家。因為節氣屬太陽曆知識體系,體現的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位置,與月相變化並無必然聯繫,所以秋分當天不一定能看到滿月。祭祀非滿月的行為並不那麼令人滿意,後來民間祭月之日就選在可以見到滿月的八月望日,最終形成了八月十五祭月的習俗。,雖然每年秋分不一定能觀賞到圓月,但一定能觀賞到老人星。老人星即壽星,學名為船底座α星,它是全天第二亮恆星,僅次於天狼星,距離地球約640光年。老人星是一顆相當吉祥的恆星,《史記·天官書》載:“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常以秋分候之南郊。”位於天狼星下方,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有一顆很大很亮的星,稱為南極老人星。老人星如果出現,天下就太平無事,人民就安居樂業。如果看不到老人星,天下就會戰亂四起。,作為一種天體崇拜,老人星崇拜反映了天象影響人世盛衰的觀念。老人星在秦漢時期被認為具有掌控國運長短的能力,後來其崇拜中逐漸增加了“壽”的含義。唐代學者張守節為《史記》作注時解釋說:“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極,為人主占壽命延長之應。常以秋分之曙見於景,春分之夕見於丁。見,國長命,故謂之壽昌,天下安寧;不見,人主憂也。”唐人認為老人星能決定皇帝的壽數,術士為了延長皇帝的壽命,必須向老人星占卜、祈禱。祭祀老人星的壽星祠、老人廟等出現的相當早,《史記·封禪書》載,秦時“於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壽星祠”。《後漢書·禮儀志》載:“仲秋之月……祀老人星於國都南郊老人廟。”對老人星的祭祀規格曾相當高,屬於國家祭祀的行列,東漢明帝曾親自主持過一次老人星的祭祀儀式。他不僅親自奉獻供品,宣讀祭文,還安排了一次古稀老人參加的宴會,同時敬奉天上的老人星和人間的長壽老人。,老人星崇拜中體現了中國古人對長壽的嚮往,表達了他們對生命的珍視和熱愛。壽是中華傳統生命觀的核心理念之一。《尚書·九疇》相傳為天帝賜給大禹治理天下的九種大法,其中提到“五福”為“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康寧”“考終命”都是“壽”的同義詞或近義詞,“壽”放在最前面,說明五福以“壽”為核心。《莊子·天地》記錄了堯到華地巡視的神話。當時,華地駐守邊界的人曾三次祝福他說:“使聖人壽……使聖人富……使聖人多男子。”這便是著名的華封三祝,表現了古人多壽、多富、多子的幸福觀,“壽”也是“三多”的核心。,基於月亮天體崇拜的秋分祭月儀式,也體現了古人對於生命的熱愛。月亮有從新月到滿月再到消失不見的變化,犹如人的生命從幼年到盛年再到年老而死的過程。但是月亮消失之後會再現,呈現出周而復始的變化,永遠不枯竭,屈原曾發出“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天問》)的疑問,意思是月亮有什麼特性,使它消亡了又再長起來?人類的生命能否如同月亮一般,死而復生呢?圍繞着死生這一終極問題,先民展開了想象和思考,他們創造了在月宮中搗葯的玉兔神話。玉兔搗葯神話至晚在東漢中期之前就產生了,在安徽淮北、河南嵩山等地出土的畫像石上都出現了持杵搗葯的月中玉兔形象,漢樂府《董逃行》中也有“採取神葯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葯蝦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葯可得神仙”的詞句,都表現了玉兔搗制不死葯的神話。相傳嫦娥也是服食了不死葯飛升月宮的,“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未及服之,羿妻嫦娥盜而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淮南子·覽冥訓》)。如果個體的不死無法實現,那麼能否保證種群的繁衍呢?於是先民又創造了蟾蜍為月精的神話,如“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淮南子·精神訓》),多地出土的漢畫像石上都有月中蟾蜍的身影。因為蟾蜍繁殖時產出很多卵,被先民認為是多子的象徵,由此還產生了古代女性拜月的儀式,其重要目的就是祈禱子嗣繁盛。,順應時節的秩序建構,“秋已平分催節序,月還端正照山河”(《八月十五夜待月》),秋分同時還是一個表現中國古人順應時節建構社會秩序的節令。,秋分具有晝夜平分、陰陽均衡的特點,因此秋分時節的人事活動也要維護公平合理的原則,所以古人選擇在秋分時檢校度量衡,正如《禮記·月令》所載:“日夜分,則同度、量,平權、衡,正均、石,角斗、甬。”秋分時檢定長度單位和體積單位,使秤錘和稱符合要求,使鈞和石沒有誤差,使斗和斛符合標準。當然,秋分檢定度量衡並非出於毫無依據的主觀聯想,相反它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因為秋分時節晝夜溫差較小,氣溫冷暖適中,校正度量衡器具時不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如溫度變化)的影響,因而比較準確。,檢校度量衡對古代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古人將度量衡制度視為權衡萬物的基本準則,《淮南子·時則訓》說:“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繩者,所以繩萬物也。准,所以准萬物也。規者,所以圓萬物也。衡者,所以平萬物也。矩者,所以方萬物也。權者,所以權萬物也。”只有準確的度量衡才能精確地權衡萬物,因此在秋分檢校度量衡的行為,其實是在幫助建立一種度量衡秩序。,秋分之後處決死刑犯,同樣也是一種刑法秩序的建構。古代死刑日期的設定體現出則天應時的觀念。古人將認知物質世界的分類知識體系——五行與四時相配,得出“春屬木,木主生,夏屬火,火主長,秋屬金,金主殺,冬屬水,水主藏”的結論,其中的“秋屬金,金主殺”是古人選擇在秋分之後實施死刑的重要原因。《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載:“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恤民不倦。賞以春夏,刑以秋冬。”這是依據時令的變化採取相應的統治手段,春夏是萬物孕育生長的季節,適合施行仁德,而秋冬草木肅殺,正是用刑之時。周代的司法官司寇就以秋命名,“乃立秋官司寇,使帥其屬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國”(《周禮·秋官司寇》)。將司寇稱為秋官,表明其職責是與肅殺的秋天相順應的刑罰。唐代規定在秋分以後處決死刑犯,秋分前不行刑,否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從立春至秋分,不得奏決死刑者,違者徒一年。”(《唐律疏議·斷獄》)。,不僅人間在秋分之後處決犯人,相傳“神界”也在秋分時節舉行聚會,決定凡人的生死。宋代道教類書《雲笈七簽》卷一百五載:古人以秋分之日為秋判之日,“秋分之日,乃會九天八地眾真人神、上皇至尊,三日三夕,共定萬民之命,所聚議者咸多,而神尊並集故也。”很明顯,“神界”聚會定凡人生死的敘事受到了秋分以後處決死刑犯的人間刑法時間安排的影響,也是一種順應時節的秩序建構。,“金主殺”實際上是因為秋分過後,隨着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到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導致地面熱量散失加速,氣溫迅速降低,容易讓人產生肅殺之感,因此秋氣也稱為殺氣。“秋屬金,金主殺”僅僅是秋分后處決死刑犯的邏輯而非原因。客觀原因在於秋分以後農事活動漸歇,百姓有空閑時間“圍觀”行刑,官府可以藉此達到廣泛警示、預防犯罪等目的。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規定:“凡決大辟罪皆於市”。也就是說古代處決死刑犯是公開的,而且專門挑人多的地方行刑,北京的柴市口、西四牌樓、菜市口等交通要道都曾是元明清三代官方行刑問斬的地方。明朝權宦劉瑾就是在西市被凌遲處死的,當時“都人鼓舞稱慶,兒童婦女亦以瓦石奮擊,爭買其肉啖之”(《震澤紀聞》)。,總的來看,秋分節氣既是一個秋報社稷的重要農業節氣,也發展出了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天體崇拜內涵,還表現了中國古人順應時節建構社會秩序的努力。在上述秋分節氣內涵中,我們充分領會到了中國古人對自然的尊重,對生命的熱愛。,到了當代,因為秋分時節處處可見累累的碩果,最能體現春華秋實的豐收喜悅,因此從2018年開始,國務院將秋分這一日設立為“中國农民豐收節”。中國农民豐收節是國家層面為农民設立的第一個專門節日,既延續了古老秋社的秋報傳統,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情感,又能服務於當代鄉村振興戰略,提升农民的榮譽感和幸福感,有利於傳承和弘揚中華農耕文明。,作者:畢旭玲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民俗與非遺研究室主任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論評論專委會副主任
23
2022.09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5766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