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為何越來越多年輕人在博物館里“過大年”

20

今年春節,許多年輕人選擇在博物館里“過大年”。首都博物館推出《畫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館館藏明清道釋人物畫像展》,帶領觀眾體驗“春節大吉 瑞兔拜年”“紙藝體驗——爆竹聲聲辭舊歲”;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舉辦“張燈結綵過兔年”新春燈彩會活動,匯聚多地非遺傳承人作品,展現種類豐富、絢麗多姿的燈彩之美……,“去博物館逛逛”逐漸成為年輕人常見的生活方式,不少“斜杠”青年在用一種時尚的方式分享着中華傳統文化。,“別人逛博物館,我們在博物館里上課。”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陳麗麗的研究方向是中國少數民族史,出於專業需要,學習場所就在學校的民族博物館。在她看來,不管是研究歷史還是逛博物館,都是一個立體還原歷史的過程,“中華傳統文化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讓新時代的青年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是一件極具吸引力的事情”。,跨越萬水千山,搜集陳列在博物館里的“寶貝”,“不僅要在書本上學,更要在現場中去體驗中國歷史。”民族博物館是一座以56個民族的文物為主要收藏、展示和研究對象的民族學專業博物館,包括各民族的生活用品、民間傳統服裝、古器物、樂器……與眾不同的是,這裏還收藏着上千件雲南民間文書。這些文書是館長張銘心跨越萬水千山,奔赴雲南搜羅回來的“寶貝”。,2015年,張銘心在雲南收集馬幫文物時,偶然間在一戶村民家發現一批文書,當時大家對這批文書非常不重視,甚至還當成了廢紙。張銘心看在眼裡,疼在心裏。對他來說,這些東西也許不值多少錢,但是如果湊在一起,就可以恢復清朝到民國時期的馬幫文化。,從此,張銘心便重點徵集雲南文書。帶着青年學生整理、拍照、錄文,從零開始認識,再到做學問、做論文。如今,師生們已徵集清代民國時期的文書1.5萬多份,全部收藏在民族博物館中,“博物館里的每一件文物都不可替代,新時代的博物館更需要堅守專業性和特色”。,“民間社會生活的百態都體現在文書中,儘管總會遇到‘知識盲區’,而恰恰這些就是指引自己去田野、去調查、去研究的動力。”陳麗麗曾多次跟隨張銘心去往雲南進行田野調查,從最開始的文字識別到聚焦於具體問題研究——文書怎樣進入當地、在當時的社會起到了什麼作用……“我們喜歡逛博物館,不僅僅是為了科研或者消遣,而是體會觸摸文物時,所感受到的歷史厚重感和好奇心”。,高校博物館里珍貴的藏品也出人意料: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里有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等名家作品,蘇州大學博物館里陳列着徐悲鴻的《馬》,中央美術學院的博物館鎮館之寶是李叔同等名家的書畫,四川大學博物館中有大量三星堆的文物……,“博物館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是加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載體,既有歷史的又有現實的教育功能。”蘇州大學博物館館長李超德是該校藝術學院教授,他經常把自己的課堂安排在博物館中。講到工藝美術史時,學生們可以看到價值連城的定窯瓷器,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講到重要歷史人物時,學生們可以從晚清重臣吳大澂的一方硯台中,體會他代表國家與沙俄談判時據理力爭的家國情懷……,在李超德看來,一座高校博物館所承載的豐厚歷史底蘊,不僅在告訴學生應該如何熱愛自己的學校,同時還告訴他們如何熱愛自己的國家,“高校博物館作為歷史場域,不僅是對教學科研的支撐,更能帶來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這是高校博物館存在的意義”。,發出時代青年講解員“新”聲,“每一次講解既是講述校史又是講述中國發展史,這個過程讓自己逐漸理解了‘國之大者’的內涵。”浙江理工大學絲綢博物館里有一支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專業宣講團隊——博遠文化,承擔著博物館的講解、場館運維及實踐活動指導等工作。王琳就是其中的一員。,讓王琳印象很深的是,在“國禮華章”展廳中收藏着曾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外國元首的織錦書《孫子兵法》、世界上最大的獨幅織錦畫《金貴妃》、世界最大獨幅全真絲織錦五星紅旗、G20杭州峰會的絲綢國禮,“每次介紹這些展品背後的高科技,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觀眾反饋”。,王琳舉例說,《金貴妃》在織造技術上運用了數碼仿真彩色絲織技術,只用紅、黃、藍、黑四色絲線為緯線,以白色絲線為經線,通過5種顏色絲線的交織,就能幻變出4500種色彩,“每每介紹到這些展品時,自己感受着每一名参觀者傳遞的情緒,這些震撼匯聚起來就會迸發對祖國科技和文化越發自信的力量”。,“高校博物館相較於社會博物館的優勢在於高校青年學生的青春熱情和創造力。”在浙江理工大學博物館館長葛建綱看來,當博物館遇上青年的無限創意,博物館里的文物就會“活”起來。他認為,如今的博物館已經是傳統與時尚、科普與學術、陳展與互動的結合,是越來越活態開放的場所。,每年,蘇州大學博物館都會招募大量志願者參与博物館講解等相關工作。“對於青年學生來說,博物館是傳統與現代的‘雙面綉’,一方面可以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悠久,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現代化發展帶來的幸福感和舒適性。他們能在這裏尋找到一種內心篤定。”李超德說。,講解員的工作要經歷腦力與體力的雙重考驗。王琳從一名初出茅廬的講解“小白”變成收放自如的領隊,她用了3年時間去學習和成長,反覆修改演講稿、擴充博物館展品的背景資料、面對鏡子訓練表達能力……從單純“講”演講稿到準確“解讀”背景資料,王琳覺得這是展示中國傳統文化風采、發出時代青年講解員“新”聲的過程,“親眼見證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理念、藝術創造結合起來,讓我們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視覺震撼之中,更有去學習、去分享中國力量的衝動”。,年輕人為一座博物館而奔赴一座城,“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博物館不僅要定期更新主題展,還要通過新媒體手段吸引觀眾多次打卡。”近幾年,葛建綱明顯感覺到,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將参觀博物館的經歷通過網絡分享出去,高校博物館也從之前的輔助性教學場所,逐漸成為思政教育、大眾科普的教育場所,“通過策展,可以讓絲綢博物館每樣陳展物的展陳,都有邏輯思考,有故事有內涵,做到月月有變化,周周有新意”。,如今,絲綢博物館已舉辦了一系列特展。書畫展“風流千古——蘇東坡生活美學書畫跨年展”,國家級非遺和藝術展“東方藝術之花——百年杭州織錦上的紅色印記”,反映百年“衣飾變遷”的“紅色浪漫——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服飾映象展”……這些精彩的展覽,也讓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在社交媒體“曬”出照片。,葛建綱覺得,博物館最大的功能是知識科普,觀眾用文字、照片、短視頻的方式把博物館的参觀經歷分享到社交媒體,就是用新時代的方式傳播博物館文化,可以起到更廣泛的科普作用。,這一點也得到李德超的認同。他認為,高校博物館具有典藏、研究、展覽、教育等功能,高校作為社會公眾資源,並不僅僅屬於大學校園,還應該面向社會開放,讓更多的人從高校博物館中汲取營養。,隨着越來越多的高校博物館“破圈”,年輕人開始為一座博物館而奔赴一座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博物館,高校博物館不再是“藏在深閨”的文物陳列室,而是成為社交媒體上融合著現代潮流與文化積澱的網紅地標。,“高校博物館在愛國主義教育、美育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特殊性使得高校博物館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在與青年學生的接觸過程中,李超德發現博物館正從小眾走向大眾,逛博物館逐漸成為青年文化生活的支撐,年輕人對待傳統文化的認知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變,這反映出新時代青年對於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的強烈需要。,“00后具有運用人們熟悉的語言形式和表達方式來展現傳統文化的優勢。”隨着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成為“網紅”,“中國風”的設計理念越來越流行。李超德對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非常有信心。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